中华文明植根于农耕文明,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国已有8155个传统村落列入名录、实施挂牌保护制度,53.9万栋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得到保护,4789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和价值最丰富、保护最完整、活态传承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
但是,我国传统村落的现状仍不乐观,保护改造的任务依然艰巨。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不少地方乡村形态城市化,破坏了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传统乡村正在失去其应有的特色,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村落文化也在快速消失。如何激活传统村落生命力,使之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承载起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如何使传统村落既让村里人感受现代文明的芬芳,也让城里人在这里找到更美的“诗和远方”?笔者以为,必须坚持“七个融合”。
塑形与铸魂融合。传统村落虽然仅占我国村庄总数的1.7%,但它是中华农耕文明遗存的集大成者。虽然时光越千年,古宅已陈旧,农机代替了牛马,电灯取代了油灯,但“相见无杂音,但道桑麻长”“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勤劳节俭”“耕读传家”的价值观念没有变,它仍是乡村之魂、乡愁之基、文脉之根。因此,传统古村落改造一定要守正创新,古为今用,厚植乡村历史文化底蕴。既要实现乡村经济富强,又要推动乡土文化传承;既要抓物质文明,又要抓精神文明;既要在“硬件”上追求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又要在“软件”上着力塑造人心和美、和睦安定的乡村风貌。要把乡村治理与家风乡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改造保护与城乡统筹融合。在城乡统筹的大趋势下,传统村落保护一定要打破单兵独进思维,坚持城乡融合、传统村落与周边村庄协调发展。应借鉴浙江省“千万工程”的做法,坚持系统论,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把传统村落保护纳入县域规划大棋局,通盘考量县域土地空间利用、产业转型升级、历史文化传承、村落民居建设等要素,高质量统筹传统村落连片规划保护利用,加强规划引导,强化规划管控,落实保护措施,让“多规合一”实用性规划编制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有效衔接,统筹布局、一体推进传统村落环境的基础设施。要打破城市规划建设的惯性思维,立足传统村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域文化特点,突出保护和提升传统村落的自身独特性、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尊重传统村落的自然肌理和在地性文化,对待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要望闻问切,辨证施治,实行以养为主,切不可简单使用同质化的建设标准裁剪、改造传统村落,为了统一风格而“大拆大建”、为了突出风格而“生搬硬套”。
现代生活品质与历史风貌融合。在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中,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传统建筑的保护传承是一组突出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按照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要求,充分尊重原住民的生存需求、发展诉求,做好传统村落的“活化”改造和保护。要强调宜居性,在传统的基础上合理注入现代元素,做到“外面五千年,内里五星级”。村落改造从布局到外观到选材,都要尊重传统村落的自然肌理、特色乡土文化,理性科学有创新性地延续传统,内部设施应满足人们追求生活的舒适性和对自由审美的需求,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统一。注意加强教育引导,提升村民对传统村落和古建筑的价值认知,促进村民自发地参与传统建筑的保护,自觉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瞄准未来乡村目标,实行“三物循环”,抓好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推进污水、垃圾、厕所“三大革命”,增强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把传统村落打造成诗意栖居的乐园。
产业振兴与文化振兴融合。传统村落保护应推动产业和文化同步振兴。要因地制宜,从供求两端着力,量身定制一村一策,科学发展在地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别具一格的农耕文化、乡土民俗、风光体验等旅游活动,推动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培育美丽经济、健康农业、新型消费等新业态,推进产业“向下扎根”,深度激活传统村落的生命力。现在很多传统村落特色产业、文创、旅游已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既有“颜值”又有“气质”,吸引村民返乡就业安居,正焕发出青春活力。
村落风貌与大自然融合。我国经典的传统村落民居无不在历史长河中形成自身独特风貌,并与当地自然生态融为一体,每一条道路和街巷,每一处建筑与家屋,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蕴含着丰富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文明智慧。要把保护和修复传统村落的环境本底始终作为重要内容,突出村落个性,以独特的自然生态撬动乡村发展的魅力资源和比较优势,使其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以生态为底色,加强古村落周边环境的打造,维护好山水体系、田园风光、森林湖泊等自然景观,保护大地景观原真性、整体性和乡土性,优化村落、田园、植被、道路等空间要素,使山水林田湖草沙有机相融,打开“两山”转化的通道。以文化为亮色,在村庄原有的基底上,进行微提升、精改造,融入当地古建筑营造技艺和风格,保留乡村空间肌理,还原古村落场景,尽最大可能保留村落的原始传统风貌,留住乡愁乡韵乡味,展现出独特魅力和时代风采,让传统村落的“地平线”媲美城市的“天际线”。
产业化运营与农民参与融合。近年来,一些地方成功探索出了“政府投入、市场运作、社会资本参与”等途径,使一些原本老旧破损、群众无力修复的古民居有了保护和利用的机会,遏制了传统村落急剧消失的趋势。但也有少数地方,在所谓的产业化经营中运营商独大,甚至强制原住民搬迁,出现了社会资本进村水土不服、村里人不配合、政府一倡导村民就被动式“等靠要”等现象。传统村落的产业化运营要确保原住民的话语权与参与权,让原住民与运营商共生共享。各地政府应站在乡村振兴的全局,高屋建瓴做好顶层设计,落实和完善传统村落保护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创新传统村落改造的产业化模式,撬动社会资本有序有度、有用有效地进入传统村落保护领域。
实体保护与数字技术应用融合。互联网正在加速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升级,传统村落的保护改造应搭上产业互联网高速列车。一是深挖传统村落独特资源要素,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发展六次产业,推进特色产业与旅游、影视、体育等产业的融合,打造产业、美食、民俗、艺术等IP,唤醒“沉睡”的乡村文化,助其走出“深闺”、走向大众。二是利用互联网高效率、高精准度、实时便捷、丰富生动的特点,采用实体店+电商、直播带货、网红推介等方式,推广优质特色农产品。脱贫地区传统乡村应借助消费帮扶政策,建立稳定的农产品出村进城渠道。三是利用5G、3D、VR影像、元宇宙等先进技术,通过视频、互动、音效的结合,给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策划线上线下结合的创意活动,预测客流目标细分,以多平台媒体矩阵进行系统营销,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打卡。四是将传统村落纳入“数字空间”,对其风貌、建筑的历史材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手稿、声音等信息进行数字化转换,采用数字建模、建库,让文物遗产实现数字化传承。对易损经典砖木古建筑遗存采用视频监控、热感应等技术手段,健全预警机制,确保全时段安全,使数字化成为传统村落的守护力量。
(作者单位:朱金艳,成都艺术职业大学环艺学院;刘雨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胡桂芳,安徽大学农研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