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要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形势任务、定位方位和目标愿景,努力走出一条把握时代大势、符合发展规律、体现贵州特色、服务国家全局的贵州现代化建设之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举办,“英超”与“村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加强贸易投资合作。从“村BA”到“村超”,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答卷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从“村BA”到“村超”的启示
两大激情四射、极具“烟火气”的乡村体育赛事,不仅点燃了夏日欢乐气氛,也极大促进了赛事举办地台江县和榕江县体育、特色文化、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县域经济融合互促发展。从“村BA”到“村超”,也为创新推进乡村振兴和探索乡村的中国式现代化带来了一定启示。
“村BA”到“村超”带来经济效益。通过这两项活动提升贵州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保护和开发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文化体制改革之路,培养和推介优秀的民族艺术家,更好地对外宣传贵州。展现了从远古流传至今的原生态民间习俗,表演了神秘莫测、令人震撼的民间绝技,再现了贵州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了贵州多民族艺术风情。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多彩的贵州,一个发展的贵州,一个生态的贵州,一个充满魅力的贵州。截至7月23日,榕江吸引游客25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39亿元,其住宿业营业收入达3714.8万元,同比增长172.6%。
盘活了贵州千年文化古资源。“村BA”和“村超”凭借民族文化形态占据人们的审美视野,表现出深刻的文化力量。打造和浓缩了民族之都文化胜景,充分展现贵州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代表着近年来关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艺术如何发展的理性旨向。
深刻认识发展体育文化产业经济的现实意义和作用。体育文化产业作为新兴朝阳产业,已经在世界范围迅猛发展。美国的影视业已成为全美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可与其航空航天业和现代电子业并驾齐驱;软件和娱乐产业出口销售1996年超过其他行业,迪斯尼娱乐业等文化产业1997年就进入世界企业前十名。英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均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
发展体育文化产业经济是推动相关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实现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体育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体育文化对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呈现出经济体育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趋势。体育文化正日渐成为企业之间、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竞争的核心力量,是未来国际竞争的焦点所在。
培育现代体育文化产业经济市场体系的有益实践。培育现代体育文化产业市场经济体系,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新课题。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完善现代流通体制,建立健全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体育文化产业经济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折射出体育文化产业经济的迅猛崛起,标志着人类社会新阶段的来临。以往物质产品生产和消费已经逐渐被精神产品生产和消费所融合。这种需求转型反映出体育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以体育文化与经济相互结合的形态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人类社会发展正在逐渐走向文化经济时代。
切实增强对贵州文化的认同感。贵州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如红色文化、民族文化、民间文化、历史文化、地质地理文化、生态文化,以及十分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等。贵州文化具有4个特点:喀斯特地貌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有千瀑之省、漂流之省之称;多民族的原生态文化魅力无穷,苗、布、侗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形成多彩贵州独特的文化大观园;长征红色文化举世无双,贵州是当年红军长征经历时间最久、路线最长、故事最多的省份;天然的大氧吧,凉爽的大空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佛朗加利高度称赞“贵州是文化之州、风光之州、生态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推动文化的认同感,有助于树立信心、增强志气、下定决心,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村BA”到“村超”
看乡村振兴的优势与困难
贵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三大战略行动,建设三大国家级试验区,“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完成,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五年减少贫困人口507万,易地扶贫搬迁近200万人,减贫人数、搬迁人口全国最多,全面解决74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成农村“组组通”硬化路7.87万公里,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四年综合评价为“好”,在贵州大地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
战胜新冠疫情。坚决落实“四早”“四集中”等措施,率先实现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全覆盖,率先放开省内交通管制,率先复工复产复学,贵州成为疫情防控好、经济恢复好的省份之一。
当前贵州已经具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较好的基础条件,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是不同的历史阶段,目标不同,要求不同,内容不同,如何形成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协同推进、相互配合、深度衔接的良好格局,在产业发展后劲、生产要素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及优秀文化传承、乡村治理、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方面仍需要继续努力。
从“村BA”到“村超”
看全面推进现代化的路径
“十四五”时期,贵州将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从产业入手,做好发展衔接;从机制入手,做好政策衔接;从治理入手,做好服务衔接。顺应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智慧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坚持市场主导。充分运用市场对要素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走市场化、开发式的合作路子。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大力推进区域之间全方位的经济技术合作,把发达地区的资金、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与贵州的资源、市场、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产业布局。抓住对口帮扶的机遇,努力把自身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
提振发展信心。全力扩大内需,提振市场信心,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抢抓中央宏观调控和产业转移机遇,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抓住机遇,上项目、争资金、促发展。达到目标不变,任务不减、力度不减、速度不减,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实行倒逼机制。定向争取,提高争取项目、融资的针对性。
抓好民营经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贵人服务”品牌,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经济发展;加大金融机构对民营经济扶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增加有效信贷投放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加快建立中小企业扶持体系,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办法,搭建创业融资平台,资本引入乡村,激活乡村资源。
推动旅游复苏。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持续丰富旅游业态,下大力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努力实现旅游业恢复性大幅增长。发展乡村旅游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最新趋势之一,也是贵州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关键所在。通过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最佳效果的机制与模式,推动旅游发展转型升级。
全力扩大内需。全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重点产业、基础设施网络、城市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安全保障、民生工程等领域建设;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着力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改善消费条件;聚焦旅游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深入推进旅游产业化“两大提升”和“四大行动”。
推动产业调整。中央确定了促进产业转移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的政策措施,明确强调东部沿海地区的部分产业必须转移出来,转移的方向是中西部地区,同时还明确了近期要尽快拿出若干重大项目帮助中西部地区建设有利于产业承接的基础设施工程,这都为贵州争取项目、资金,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带来更多机遇。
全面乡村振兴。一是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时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二是加快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做好“土特产”文章,优化种植养殖结构,提升产品品质,打造特色品牌。三是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全覆盖,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
关注百姓民生。加快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行动计划,着力抓好以小康水、小康路、小康电、小康讯、小康房、小康寨等为重点的民生工程建设。逐步改善边远山区、民族村寨群众的出行、饮水、住房、教育、卫生、信息等基础设施条件,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增强关注乡村百姓的民生问题。
创建长效机制。要通过媒体专栏、宣传橱窗、知识竞赛、文艺宣传等方式,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创建入脑入心,激发干部群众建成乡村振兴社会活力。挖掘、提炼在抓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管理等工作中的新做法、新经验、新成果,及时予以宣传报道,创建民间自发的长效机制。
防范化解风险。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统筹好防风险与稳增长的关系,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断提升疫情防控能力,优化防控措施,不断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努力实现最好防控效果;坚决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加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用足用好国家支持融资平台公司化解隐性债务风险的政策机遇,牢牢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着力维护社会稳定,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维护社会大局安全和谐稳定。
(作者单位:贵州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