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漳州市立足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立足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从三产融合、漳台合作、人才驱动、文化赋能、“生态+”多赢等方面着手,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漳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202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066.35亿元,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89元、比增9.4%、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三产融合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依托生态资源、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配套完善设施、规范生产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开发农业旅游、康养等多种功能,促进“一产接二连三”,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培育新的经济增长。云霄县下河村围绕杨桃产业,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将推广农业优新品种作为关键措施,不断提升配套种养技术,加大推广力度,提高良种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遴选引进水果、蔬菜、食用菌等9大特色产业100个适养适种、效益好的优新品种在全市推广,全市立项优新品种片区449个,新增产值4.56亿元。
培育融合发展主体。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为抓手,全面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参与乡村建设,提高带头人素质和合作社办公司等方面能力,增强其支撑产业功能。引导企业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发展思路带给农民,打造“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产业融合发展联合体。
实施品牌建设行动。严格农产品质量全程管理,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力度,整合地域相近、生产相似、产品类同、品质相当的不同品牌,打造区域特征明显、资源禀赋独特、产业优势突出、具有文化内涵、影响力强、知名度高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借力“三微一端”、直播带货等新媒介,加强品牌宣介,拓宽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支持龙头企业利用技术、资源、品牌、人才优势,围绕特色优势农产品延伸上下游关联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后处理、精深加工业,推进农产品系列开发,推动预制菜行业转型升级、高效发展,培育一批品牌影响力大、产品系列开发、产业链条完整、科技创新能力强、社会形象好、综合实力行业领先的农业龙头企业。
漳台合作 拓展发展空间
发挥漳台农业合作优势,加强对台农业产业对接,引进新模式、新品种、新技术,推动漳台农业产业向上下游延伸。
推进漳台农业融合发展。以《关于促进漳台农业融合发展的十条措施》的出台和国家级漳浦台创园、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漳台农业融合发展基地的建设为契机,加大台湾农业“五新”引进、普及推广,更新生产经营理念,提升漳州特色农业发展及农产品加工、种业、休闲观光等产业的对台深度合作。
推动两岸乡村共建共治。2022年,漳州在全省率先组织推进43个海峡两岸乡村振兴合作基地重点村建设,吸引更多的台商台农来漳参与乡村建设。引入台湾青年建筑师和文创团队来漳参与乡建乡创工作,在村庄规划设计、文创拓展、集镇环境整治、历史文化保护、农房建设、产业培育等方面进一步积累经验。
推动深化漳台交流互鉴。发挥农博会·花博会、海峡论坛、海峡(漳州)茶会、海峡两岸新型农民交流培训基地等平台作用,邀请台湾有关专家学者、农业企业、台商台农、台湾青年等参展参会参训,支持台商台农、台湾青年农民来漳投资兴业、就业创业。
人才驱动 引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乡贤人士、经济能人返乡创业,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通过资金投入、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等多种形式,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通过人才带动带领农民创业致富,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打好“乡愁牌”引导新乡贤返乡。建立健全乡贤网络,广泛开展举乡贤、颂乡贤、学乡贤活动,吸引在外企业家、专家学者、优秀退休人才等新时代乡贤回乡返乡助力乡村振兴。至5月底,全市统计乡贤累计18150人,累计成立乡贤促进会167个;长泰区、诏安县、平和县、华安县部分镇村累计筹集各类资金833万元,用于乡村建设及乡村公益事业。
栽好“梧桐树”吸引大学生下乡。针对农村生源学生的特征,对有意返乡创业的“农二代”大学生进行差异化、针对性的培训,落细落实返乡创业大学生的支持政策,对返乡创业成功的大学生进行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组建“智囊团”支持新农人助乡。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行动,将年满16周岁,正在从事或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农民以及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纳入培训对象,对11个市直部门的培训工作进行全面整合,凡是涉农培训均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点餐式”“实战化”开展全市范围农民大培训。2022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3182万元用于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开展培训668场次,新增培训农民64397人次。
文化赋能 乡村焕发新气象
挖掘整理土楼文化、红色文化、“海丝文化”等,弘扬优秀乡土文化,重唤乡土记忆,激发文化认同感,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华安县坪水村依托独特的畲族文化,将民族特性融入创优工程、创业工程、创美工程、创廉工程之中,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
整理保护当地文化。持续开展传统建筑修缮、传统街巷恢复等保护工作,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库,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讲堂,让普通群众了解、热爱、传承非遗文化。
加强文化创意结合。在讲好乡村故事、文化故事的同时,结合当地特色种养产业,引入新兴业态,同步推进农业种植、文化体验、研学旅游、休闲养生、文创产品开发等,做到多产业多业态深度融合、综合开发。
注重串点连线成片。坚持循序渐进、有序推进,通过“串点连线成片”,让乡村从“一村美”向“村村美”拓展,从“一域兴”向“全域兴”延伸。
“生态+”多赢
打造安居乐业美丽家园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完善农村生活设施,强化生态保护,为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创造条件,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平和县新建村突显生态宜居定位,实施农村环境整治民生工程,合理开发利用大芹山等绿色生态资源,进一步擦亮“福建省金牌旅游村”名片。
向生态要效益。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发力点,本地特色优势为落脚点,结合“五个美丽”建设工作,寓产业于环境之中、寓项目于自然之中,让产业、项目与周边生态自成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极致融洽。开发中药、日光、水疗、地热、海滨、森林、温泉等生态资源,将休闲度假和养生保健、修身养性有机结合,开展多元业态经营,拓展共享农业、手工制造、特色文化体验、农副产品加工、电商物流等综合业态,建设田园综合体,打造更多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等乡村旅游品牌。
变垃圾为财富。探索建立生态循环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联盟,联合省内外农业科研院所以及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龙头企业开展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做好秸秆、废弃地膜、蟹壳、虾壳、牡蛎壳等废弃物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以农民为主体。将村庄规划、农房建设、公共环境卫生、村庄保洁费的缴纳、村庄保洁监督等纳入村规民约,鼓励以工代赈、以奖代补,引导农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和运行维护,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形成高度自觉。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农业农村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