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菠萝产业带 为振兴提供“徐闻方案”
时间:2023-02-23 06:22:01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广东省徐闻县委书记 罗红霞 字号:【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2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再次表明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

  广东省徐闻县将结合实际,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层层压实县域三级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责任,切实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奋力开创徐闻县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全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发展、农民全面进步。

  聚焦乡村发展

  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徐闻县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农业资源十分丰富,菠萝、香蕉、良姜、黑山羊、甜玉米、对虾、火龙果、荔枝8个特色农海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乡村产业具有较好的基础。徐闻县将继续立足农业农村特色资源禀赋,依托数字化赋能,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着力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做好农业种植业。突出抓好主导产业发展,以菠萝产业为龙头,致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菠萝产业带,把徐闻菠萝打造成为乡村振兴具有标本意义的典范,为实现乡村振兴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徐闻方案”。突出抓好特色乡村产业发展,深入实施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持续推动特色乡村全产业链发展。突出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稳步提升水稻、玉米等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有增无减;调整优化蔬菜水果品种结构,确保蔬菜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有增无减;调整优化养殖业,大力发展生猪、黑山羊、对虾等养殖产业。

  做强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农海产品精深加工业,实施菠萝食品化工程,培育壮大鲜切小菠萝新兴产业,发展中央厨房菠萝预制菜,推出热门菜品“菠萝烤鱼”、菠萝茶、菠萝咕噜肉、菠萝饭等菠萝预制产品。着重发展菠萝干、凤梨酥、菠萝酒、菠萝酶、菠萝衣物等深加工产业,延伸菠萝加工产业链。发展良姜精深加工业,大量生产良姜饮料、良姜干片、良姜精华素、良姜精油、良姜速溶茶等产品。

  做优乡村服务业。大力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扶持生产服务企业发展,不断完善乡村物流体系,实现乡村快递全覆盖。大力发展乡村信息产业,经营好青年互联网创业园,成立电子商务协会,创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加快建设“菠萝的海”、中国大陆南极村A级景区,创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培育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乡村民宿示范点,开发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滨海休闲旅游目的地。特别是要利用“菠萝的海”广阔无垠的田园风光,打造世界级田园美学度假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聚焦乡村建设

  打造农村美丽家园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徐闻县将加快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创建美丽宜居示范镇、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全面整治乡村人居环境。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现全域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村和美丽宜居村标准。大力整治农村违法占地建房问题,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做实“三清三拆三整治”,巩固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成果。全面推进乡村风貌提升,重点打造沿G15沈海高速沿线、县城至“菠萝的海”沿线、“菠萝的海”景区等3条风貌示范带(片)。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因地制宜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实现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100%。全面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完善乡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实行“户分类、村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方式,实现乡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面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全部完成污水收集和雨污分流。

  完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特别是要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全面完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实现全县所有自然村自来水普及率100%,全部用上安全卫生饮用水。实施村级卫生站和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工程,实现乡镇(街道)综合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村级综合文化中心全覆盖,5G网络覆盖率达100%,全面完成村内硬化道路建设。

  聚焦乡村治理

  维护基层和谐稳定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徐闻县将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突出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落实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责任,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有力有效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作为根本目的,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设平安法治乡村。全面建设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完善防范和整治“村霸”等扫黑除恶长效常治机制,创建“无黑无乱”村(社区)。健全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广“老戴调解工作室”调解经验,不断深化“平安夜访”活动,及时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引导农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继续创建全国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示范性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大力培育一批以村干部、人民调解员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

  深化乡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扩权强镇,完成管理权限下放,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建立集综合治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公共服务等于一体的统一平台,实现村级“粤自助”政务服务自助机全覆盖,行政审批流程可视化、群众办事便利化。认真落实广东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完善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体系,强化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增强村级集体造血功能。

  积极营造文明新风。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品德教育。大力开展文明村镇、农村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扎实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示范建设,实施乡风文明培育行动,弘扬崇德向善、扶危济困、扶弱助残等传统美德,培育淳朴民风。依靠群众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提倡把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弘扬孝道、尊老爱幼、扶残助残、和谐敦睦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引导农村群众移风易俗,崇尚文明,改变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