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团结奋斗文化根脉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时间:2023-03-08 01:03:34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詹慧龙 刘渊 字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世界文明发展的新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人类现代化的新路径。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需要发扬团结奋斗精神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只有团结才能胜利,唯有奋斗才会成功。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团结奋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发展路径和推进方式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中国经济总量已达世界第二,但人均占有水平距中等发达国家还有一定距离。与此同时,巨大的人口基数,放大了我国人均资源少、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矛盾,战胜这些困难,需要我们团结一心、努力奋斗,把巨量人口规模带来的严峻挑战转变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底气和强劲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的全体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团结奋斗。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建共享的现代化。要做到“一个都不能少”,也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者的主体作用,激发全体中华儿女的积极性、主动性,朝着民族复兴伟大目标团结一致、同心奋斗。

  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团结奋斗。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从未走过的现代化新路。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沿袭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实践也证明,西方现代化的道路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的发展。这就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然具有诸多探索性和开创性,既不能照搬现成经验,还要避免发达国家遇到的各种陷阱。在光辉的前景和巨大的挑战面前,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团结起来,积极探索、奋勇向前。

  中国式现代化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团结奋斗。短期看,我国面临着疫情防控、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多重平衡的巨大压力,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我们还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抬头,许多国家现代化进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国际社会某些势力不愿接受中国的发展进步,企图以讹诈、遏制、封锁、极限施压等手段阻挡中国走向现代化。在此背景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凝聚全党智慧,团结依靠全体人民,凝心聚力战风险,奋斗拼搏图发展,以伟大斗争赢得伟大胜利。

  从中华农耕文化中

  汲取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团结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实践主线,也是中华农耕文化的价值主线,其博大思想和优秀品质,成为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精神内涵至少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勇于探索的创造精神。燧人取火、仓颉造字、伏羲教渔,这一个个故事都生动演绎了上古初民顽强探索、不断创新的艰辛历程,阐释了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也增强了我们筑梦圆梦的精神底气。这种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精神一脉相承,并为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提供了借鉴。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华民族敢于直面困难、勇于征服自然、积极创造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不论神农尝百草,还是女娲抟土造人,故事虽不同,内在精神却一致,那就是积极了解和把握自然规律,努力将自然存在之物为己所用,从而争得生存发展的主动权。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发展,这种精神已经成为历代中华儿女不畏艰险、奋进求索的文化基因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行为动力,为我们建设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现代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与实践基础。

  贵和尚中的团结精神。古人为了生存,以群体形式聚集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猎采,共享收获,合力与大自然抗争。在群体活动中,他们体悟到以包容忍让为特征的“和”文化是维护集体团结统一的重要基础,并逐步演化出“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的伦理观念和处事原则,形成贵和尚中的群体文化与崇尚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与我们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一理相通,与和平发展的理念一脉相承。

  不怕牺牲的追梦精神。在与自然的抗争中,先人虽然难免遭遇失败,但在强力面前不退缩不低头的果敢奋斗,形成了不惧艰险、不怕牺牲,为实现崇高理想勇毅奋争的逐梦精神,是引领我们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坚定向前的不竭动力。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

  大力传承和发展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主体。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创新做好农耕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使其焕发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

  加强保护,稳固农耕文化根脉。一是健全管理机构,强化和完善农业农村部门有关农耕文化管理的职能,同时设立专门研究机构,系统收集、发掘、研究、传播农耕文化,夯实农耕文化传承弘扬的基础。二是在深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农耕文化保护和发展规划,使农耕文化保护工作有的放矢、有章可循、稳步推进。三是切实加大农耕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和财政支持,扭转仅仅停留在遗产认定、媒体宣传等基础层面而缺乏系统、有力政策措施的局面,扎扎实实出硬招,设立财政专项,完善机构设置,健全工作队伍,使农耕文化“硬件”得到有效保护,“软件”得到改进完善,人才得到培育

  供养。

  抓好利用,彰显农耕文化价值。一是让农耕文化“活”起来。通过农耕文化进课堂、进讲堂、上媒体、登舞台,使其进入人们的视线、进入人们的头脑,融入生活,融入时代。二是让农耕文化“用”起来。推动农耕文化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发挥其教化、管理、怡情、健身等多方面功能。三是让农耕文化“驻”下来。加强古村落、古民居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公园、广场、各级文化馆、博物馆等地设立农耕文化专区,将公共文化场所建设成传承弘扬农耕文化的载体和阵地。四是让农耕文化“富”起来。挖掘农耕文化内含的经济价值,对一些适合市场化的内容进行产业化开发,利用“看不见的手”,推动农耕文化发掘保护、传承传播和持续发展。

  促进创新,推动农耕文化发展。一是从固本的角度,创新农耕文化管理的思路和体制机制,强化农业农村部门在农耕文化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改善农耕文化发展的环境条件。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农耕文化历史价值和时代功用的认识,稳固确立农耕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应有地位,使传承弘扬优秀农耕文化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二是从内化的角度,对传统农耕文化进行有效整理,摒弃其中的错误观点和陈规陋习,积极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人类文明新成果,以此改造、丰富和提升农耕文化的思想内容,使其更符合时代潮流、更符合科学规范、更符合社会现实。对农耕文化经典进行阐释完善,进行逻辑化、系统化、清晰化表达,提高农耕文化的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时代性,增强其亲和力、说服力和感召力。三是从外化的角度,大力建设和完善农耕文化的平台载体,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创新农耕文化传播媒介,优化其存在状态和展现形式,使优秀农耕文化中深刻隽永的哲理、异彩纷呈的物态、丰富多元的价值更易于为人所知、为人所信、为人所用,以此促进农耕文化的传播推广和创新发展。

  (作者单位:詹慧龙,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刘渊,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