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 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
时间:2023-02-23 06:24:32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吉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 汪学军 字号:【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任务,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吉林省委省政府明确了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目标任务,坚决扛起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吉林“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的重任,努力在建设农业强国战略全局中走在前、开新路、作表率。

  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建设农业强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压紧压实部门和地方责任。强化顶层设计。锚定“到2025年农业强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0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强省地位更加稳固”的目标,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明确任务分工,制定工作台账,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强化工作落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最突出的问题、最关键的工作,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落实、工程化推进,确保粮食生产、黑土地保护、十大产业集群建设等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强化考核评价。构建农业强省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考核评价办法,适时开展督导评价,将其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形成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动承接好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任务,推进吉林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努力实现再增加粮食产量200亿斤的目标。今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9000万亩,新增大豆油料播种面积25万亩,确保正常年景下粮食总产量稳定在800亿斤以上。抓好良田建设。按照整县推进、集中连片,编制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干一块成一块,今年落实新建任务378万亩,创建示范区15万亩。推动“梨树模式”等黑土地保护十大模式提质扩面,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用黑土地保护成熟技术,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3500万亩。深入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和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工程,高质量办好第三届黑土地保护国际论坛。抓好种业发展。统筹推进国家现代种业产业园、制种大县、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等基础建设,筹划建设耐盐碱水稻良种示范基地。强化作物育种联盟合作创新,开展玉米、水稻、大豆等优势品种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和突破性新品种联合选育。抓好生物育种产业化种植试点。大力推进育繁推一体化,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种业龙头企业。抓好农机装备升级。推进大马力拖拉机产业化项目产能提升,支持农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推进国家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落实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加大智能高端农机具补贴。抓好科技支撑。通过揭榜挂帅、择优委托、科企联合等形式,推进一批高产玉米、优质水稻、优质肉牛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启动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支持长春农高区开展“首创性”试验。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因地制宜细化技术标准,推广面积500万亩以上。推动农业数字化改造,持续完善“吉农云”平台功能,扩大“吉农码”应用范围,加快推进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和“数字村”建设。

  加快发展生态低碳农业,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生态强省建设要求,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集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技术,实现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分区域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型设施农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使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农药,扩大统防统治面积。加强灌溉水质在线监测,通过源头控制、过程拦截、末端治理等强化农村小流域污染联合防控。加强畜禽粪污“收储运”体系建设和资源化利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提升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水平。推进秸秆全量化处理和“五化”利用,抓好25个秸秆综合化利用试点县的全链条发展,促进黑土地保护与秸秆利用有机衔接。开展农膜回收和“绿色农资”行动,大力推广生物可降解地膜。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以两个“三品一标”为抓手,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供给更多绿色、有机和名特优新产品。加大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力度,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基本实现规模化农产品生产主体全覆盖。

  打造“万亿级产业”,提升全产业链发展水平。做好“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大文章,聚焦把农产品及其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打造成万亿级规模大产业,推动“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取得更大突破。补链条。谋划设计包装一批玉米、肉牛、人参、杂粮杂豆等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加大国内外500强企业引进力度。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平台作用,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县域布局、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强龙头。推动“十大产业”集群的每个集群加快培育10~15家规模大、带动力强、后劲足的骨干企业,加大对农业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全力推动“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上规模上水平。兴业态。建设一批“特色产业+休闲采摘、观光体验、农事研学、医疗康养”基地。发展网红经济和直播带货,让吉林好米、好菜、好肉更多出现在网络平台、摆在全国人民餐桌。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加快引进头部企业,提升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树品牌。坚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联动,办好长春农博会等活动,推广“农产品+宾馆、景区、交通枢纽”等模式,提升“吉字号”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促增收。加强返乡入乡创业园、农村创业孵化实训基地建设和农民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培育特色劳务品牌,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将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联农带农业绩作为享受扶持政策的重要条件,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提升村庄整体风貌。坚持规划引领,合理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强村风村貌整体管控,留住乡风乡韵乡愁。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补齐农村道路、供水、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短板,扎实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等设施建设。在卫生、养老、教育、文化等农民关心领域,集中力量优先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开展“千村示范”创建,启动“百村提升”行动,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开展厕所革命,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粪污等综合治理,完善收集、运输和处置体系,持续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行动。

  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以体制机制创新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加强改革系统集成,依靠改革增动力添活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抓好吉林市、延边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相关试点工作,探索可复制可推广延包模式。稳慎推进宅基地改革试点。推动九台、梅河口、通榆3个国家级试点县市探索、总结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经验做法,扩大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范围。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和龙、舒兰、通榆等典型经验,鼓励村级组织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租赁发包、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增加集体收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快培育多元化服务主体,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完善服务标准和技术规程,推动现代农业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对德惠等6个全国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市的支持力度。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