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监测分析作为一项了解网情民意、服务社会民生、评估宣传效果的专业性工作,对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三农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辅助作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筑牢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加深对网络舆论工作的认识和把握,在三农网络舆情工作中弘扬斗争精神,解决实际问题。
做好三农网络舆情工作的
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网络舆论管理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举措,为做好三农领域舆情工作指明了方向。
加强主流舆论宣传引导,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安全”一词贯穿全篇,共出现了91次。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国内也同样面临多方面风险挑战和考验。“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意识形态和舆论引导工作对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网上舆论斗争,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消除生成网上舆论风暴的各种隐患;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尽管十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但仍需清醒认识“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继续开展意识形态和舆论斗争任重道远。
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推进自我革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自我革命”,和我党历史上提出的“人民监督”,都是对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重要回答。广开言路,尊重和听取民意,一直是我党鲜明的政治底色。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前,党中央通过互联网就相关工作征求意见,这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深刻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互联网时代,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要把及时掌握和研判网络舆情动态作为一项基本功,善于从网络舆情中了解实情、体察民情,把网上网下各类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三农青年工作者也要及时发现网络上有关农业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民利益诉求,为改善三农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胜利打赢脱贫攻坚战,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地区各部门加大乡村建设力度,农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再次得到强调。互联网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也越来越成为农民学习、娱乐、生活、参政议政、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要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用更多积极、正能量的网络信息和产品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帮助提高他们的政治参与感,不断提升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也要科学引导农民的情绪、认知、观念,引导其在网络上理性发声,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和美乡村。
认识新形势下网络生态
准确把握三农舆情特点
移动互联网普及应用和新媒体技术创新发展对全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治理提出新挑战,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涉农舆情事件对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和应对工作提出新要求。要进一步把三农舆情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握三农舆情特点。
网络空间承载情绪、观点,容易淹没理性、真相。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随时获得跨时空的“在场”体验,但网络空间的低门槛、匿名化、去中心化等特征,以及更加碎片化、片面化的信息,导致人们难以客观判断新知识、新观点、新事物,偏听偏信变得严重。网络空间逐渐成为情绪孵化器、观点集散地、多元思潮传播渠道,也是民生问题、政策执行问题、社会发展问题的放大镜,对强化思想引领、凝聚共识提出更高要求。
网络舆论生态加速重塑,主流舆论需强势入局。在网络空间中,主流舆论、正确导向、核心价值正不断受到商业利益、群圈文化等的冲击,网络治理难度提高,舆论斗争隐蔽性和迷惑性增强。社会各领域面临诸多改革转型的阵痛难题,矛盾冲突难以避免,负面舆情事件频现。只有精准抓住网民关注重点和反应痛点,才能针对性解决问题,为网络舆论场注入正能量。
三农网络舆情爆点多、燃点低、影响广、处置难。三农工作覆盖地域广,服务对象多,业务范畴大,近年来三农舆情在网络舆论场中占据重要位置,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人居环境整治等成为舆论关注重点。特别是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发生以来,三农的重要性明显上升,广大网民极为关心。粮油抢购、割青毁麦、疫情交通梗阻导致蔬菜滞销等相关舆情事件频发,对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的冲击效应明显,总体上呈现出爆点多、燃点低、传播快、影响广、处置难等特点。
增强能力
做好三农网络舆情工作
网络舆情是社会温度计、民意风向标。要准确把握领域内舆情特征,从思想认识、方法手段等方面提升网络舆情工作能力。
旗帜鲜明讲政治。做好三农网络舆情工作,需要切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网络舆论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高举思想旗帜、强化思想引领、坚持正确思想导向。必须准确把握网络传播规律,以党和人民的立场正确对待社会热点问题、敏感事件、突发事件等舆情信息,不回避问题,不忽略小事,不隐瞒大事,坚持问题导向、实事求是。
时刻以人民为中心。舆情工作既要关注网民反映的三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也要能准确衡量网民对三农工作的看法和态度,了解民意。能否做好三农舆情工作,关键在于青年干部是否自觉为人民服务,是否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基本依循。应以了解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纾解人民情绪,减少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作为工作目标。
力求科学精准有效。舆情工作是一项科学事业,在工作实践中,一是全面精准监测。做好舆情应对工作的前提是发现舆情,面对海量复杂的网络信息,仅靠人力难以全面筛选、准确识别,也很难全方位了解媒体和网民的观点,因此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技术必不可少,建设舆情监测系统,作为“雷达站”“探照灯”。二是科学精准分析。要善于从蛛丝马迹中甄别出有潜在风险、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以高度政治敏锐性和专业敏感性把握舆情态势,关注领域内舆论动态。三是导向科学合理。坚持以“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为导向,强化风险意识,以灵活有效的应对措施阻止舆情发酵。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