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围巾、肩扛锄头,下田取土、化验,指导施肥……在吉林省梨树县四棵树乡三棵树村,有这么一批年轻人,他们看似是当地农民,其实是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一群大学生。
梨树县是农业大县,80%以上的耕地种植玉米。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与梨树县共同成立科技小院,推广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米国华教授就是在2009年进入到梨树的。他带着学生们与当地的农地推广总站接洽、入驻农民家、逐步建立起梨树科技小院,他们在小院中独立生活,依托科技小院开展社会调研、科技创新、“四零”科技服务,被新华社报道为“小村里的智囊团”。
如今,梨树科技小院已经走过了14个年头,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从这里毕业,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而科技小院,也见证着涉农人才为当地农业、农村、农民带来的改变,和梨树农业的发展。
“不只做农学生”
村头的一幢白色二层小楼,就是梨树科技小院,其中一层是办公室、实验室、厨房,二层是学生们的宿舍。每年4月到10月,一批批中国农大的师生们会来到这里,跟着农民们一起下田地。
“不仅是农学研究生,更是优秀的厨子、管家、调解员。”硕士研究生徐海星如此描述自己在科技小院的工作。在科技小院,生活和工作都要完全靠自己。自己买菜做饭、自己交电费、自己找人维修电和网络;安排试验时,从实验地的租用,化肥、种子等农资的购买,到农机手的协调沟通也都需要学生自己完成。有一次,博士生陈延玲在田里测定光合时,急性肠胃炎发作,几乎晕倒,但她硬是坚持,要求把医生请到田里为自己打点滴,坚持测完了光合数据。
梨树科技小院建立起“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服务三农”的发展模式。让人才扎根农村,与三农亲密接触,与农民做朋友,真正了解农村发展存在什么问题、农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技术,培养高水平研究生,是科技小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建立初衷。通过田间调查,徐海星和同学们发现,无论是作物生产技术,还是农业经营模式,梨树的农业生产离现代农业还有很大差距,存在田间种植密度不合理、病虫害防治意识淡薄、抢收早收等问题。而科技小院师生的任务,就是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尽可能地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益。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我们的学问到底能不能用,怎么才能用”,是米国华教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是他来到梨树建立科技小院的初衷。
科技小院建立在农村、农民中间,是农业科技推广的良好平台。教授与学生是科研创新的主体,通过这个平台,教授与学生可以更加了解三农发展的需要,培养立志改变三农的情怀;通过这个平台,专家与农民可以建立良好的联系,农民不仅学习农业科学知识,还可以了解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增强发展农业的信心和决心。
陈延玲是较早一批进入梨树科技小院的博士生。2009年,陈延玲随导师米国华到梨树考察,次年3月,自愿报名进入梨树开展玉米种植实验,指导当地农民高产高效种植。
2012年8月,陈延玲和几位师弟师妹在田间调查时,在草地上发现了不少虫子,他们当即拍下了照片,回到科技小院进行仔细观察和鉴别,初步确定这可能是一到二龄的二代黏虫。这是一种近10年没有在东北境内出现的害虫,二代黏虫一旦长到三龄就进入暴食期,将会大量啃食玉米叶子,造成粮食严重减产。
科技小院的成员分赴12个乡镇展开调查,发现每个乡镇都有田块不同程度地出现二代黏虫,很多农民却不知道。甚至有严重的地块,玉米叶子被吃得所剩无几。陈延玲和几位师弟师妹连夜制作报告,在凌晨两点递交到县农业农村局。
事后,县农业农村局为科技小院送来锦旗,上面写着“虫口夺粮,功不可没”。
这是梨树科技小院服务三农的例证。科技小院给梨树农业生产带来的改变不止于此。针对当地玉米种植品种复杂、密度低、收获较早的问题,科技小院的师生们通过科学研究,对玉米生产的多个环节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春玉米种植的高产高效技术规程,解决了目前田间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针对梨树土壤气候条件,用模型预测了这个地区的高产与资源利用潜力,创新了测土配方施肥、增密高产、免耕直播、水肥一体化、农机农艺结合等10余项技术,增产增效20%以上。
“与农民交朋友”
与农民建立密切联系,是科技小院更好地服务当地三农的前提。东北地域辽阔,农户居住分散。想要与农民密切接触,就需要一个很好的组织形式,提高工作效率。
2009年,初到梨树时,中国农业大学与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吉林农业大学合作,举办“农户玉米高产高效竞赛”,通过鼓励农户注册参与活动,把分散在各地的农户组织起来。竞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竞赛,师生们更了解农户的生产需求,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技创新;建立了科学技术的高效传播渠道;发掘出一大批真正爱农业、懂农业、想在农业上干出大事业的农民,他们与科技小院密切联动,又将技术传播到梨树县广大的区域,起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作用。
在过去的14年里,米国华教授走遍了梨树县的各个乡村,结识了一大批科技示范户。科技小院的学生最早就住在王家桥村第一位高产状元崔忠武家里。高产亚军张汉鹏,是一个对农业生产非常投入的老农民,每次都把别人丢弃的有机肥捡拾到自己的田地里。科技小院师生与他们一次次交往,到他们地里调查、一起讨论农业生产问题,久而久之,建立起一个农民朋友圈,这个朋友圈的建立也为一代又一代科技小院的师生创造了与农民接触的条件。
真心与农民交朋友,自然也会得到农民真心的回报。有一年秋天,科技小院师生到农民王淑杰家中测产,工作完成后天已经黑了,她非要留师生在家里吃饭,被婉拒后,她抓了自己养的两只大鹅,装在编织袋里,硬塞给师生们带回去吃。“这种感情很难用语言表达。”米国华教授说。目前,通过微信群,科技小院师生可以和1000多农户保持联系。
(本刊综合整理)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