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西槐庄村科技小院 “进村读研” 农民收入翻了番
时间:2023-05-25 00:51:36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 字号:【

  西槐庄村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中东部,全村共220户,总人口610人,常住人口540人。村庄现有耕地面积696亩,鱼池面积110亩,林地面积514亩,蔬菜面积180亩,村内主导产业是萝卜种植。

  过去,村里只种植萝卜一种传统作物,产业单一,曾是集体经济薄弱村。而如今,在科技小院的帮助下,去年村集体收入已提升到了70万元,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了,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了。

  大学生到村里建起科技小院

  2021年春天,吴林静、宁国法两位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生“进村读研”,建起了一个科技小院。这个落在田间地头的工作室,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指导农户科学种植。

  “我们也是好不容易申请到的,西槐庄村集体经济薄弱,可以说基本就没什么集体收入。能把城里的专家请到咱村里来,之前做梦都不敢想。”村党支部书记姜学武说,经过当时村里第一书记的牵线搭桥,科技小院落户在了西槐庄村。

  事实证明,科技小院给村子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科技小院的带领下,西槐庄村引进水肥一体化、雄峰授粉等先进技术、拓新樱桃番茄、水果黄瓜、甜糯玉米等优势品种,仅一年时间,村集体收入就实现了300%的增长,摘掉了经济薄弱的“帽子”,从此走上了品质农业转型之路。“以前村委会发工资都要四处借钱,村里种萝卜的历史虽然悠久但因为品质欠佳也陷入销售难题,科技小院的学生们驻扎村里之后,搞研究、试品种,帮助我们拓宽了农产品种类,2022年村集体收入达到70万元,这离不开科技小院的助力。”姜学武说。

  解决农业生产的急难愁盼

  西槐庄村是以萝卜种植为主要产业的村庄,但是这个远近闻名的老品种萝卜,却并没有带村民走上致富路。

  刚到村里,吴林静、宁国法敏锐地察觉到了村里萝卜产业发展的困境。“听说咱村种萝卜的历史将近一百年了,萝卜专业村的名声咱们要保留,但是萝卜的品质也需要提升,这样才能实现增收。”经过一周的查看和检测,吴林静发现,村里土质疏松、透气性强、排水性好,是典型的沙质土壤,特别适合萝卜种植。但是村里以前的萝卜种子都是村民自留的,虽然便宜,但品质肯定不如母代。经过一段时间的摸排调查,他们一致认为:“应该选择一些优质品种替代老品种了。”

  但让村里人改种新品种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只有让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大家才会转变想法。”于是,吴林静、宁国法和村委会一合计,决定先拿出几个大棚,分别种了老品种和新品种,做个对比试验。

  自此,吴林静和宁国法天天扎在大棚里,运用专业知识,设计了一套科学有效的种植方法。为了实现高产高效,吴林静和宁国法还引进了水肥一体化设备、病虫害防控等绿色生产技术。

  忙碌了几个月后,萝卜终于出棚了。“脆、甜,没什么辣味,水分还挺多,确实比咱们原来的老品种好。”品尝过后,村党支部书记姜学武给出了较高的评价,村里的几位村民试尝之后也纷纷点赞。

  眼见为实,在两位大学生优异的实验成果下,村里的萝卜老品种全部替换成了新品种。两位大学生同时也表示,以后每年还会不断引进新品种,让村里的萝卜始终走在市场前列。姜学武笑着说:“种萝卜这么多年,今年的萝卜口感最好。”

  种出了优质的萝卜,怎么让好吃的萝卜卖一个好价成为摆在面前的一个新问题。为畅通销售渠道,村党支部、科技小院、镇党委同时发力,村里联系了苏宁公司,参与“村企协同共赢发展”项目,村里的萝卜进驻了家乐福超市。与此同时,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也看准了互联网这一风口,线上发力,帮村里开通了微店,镇党委为村里联系了通州区融媒体中心的专业主持人,请他们为萝卜销售开直播带货,在抖音、快手等4个平台同时进行,开播当日,萝卜的销售量就达到了4000斤,还吸引了大批参观者直接来到萝卜大棚采摘和购买。

  “原来村里的萝卜30元一箱都不好卖,今年我们种的萝卜70元一箱,有网购的,还有开车来村里买的,就连村民都买来送礼用。”吴林静笑着说,“看来,我们的实验成功了。”

  传承接力,一批农业青年

  投身广大乡村“自找苦吃”

  张岩林和张晓恬是比吴林静小一级的师弟和师妹,接替了她在西槐庄的工作。这两天,他们正在谋划“共享菜园”这一个新项目。

  西槐庄村位于北京郊区,与城里相比,郊区越来越成为城里人周末休闲度假的一个重要选择。他们俩琢磨着吸引城里的顾客到这里租一块“科技”土地,从他们设计的“菜单”中选种五六种家常果蔬,收获的作物归顾客所有。

  因是初试,他们计划用一亩地打造20个“共享菜园”。这块地已经历蚯蚓粪培肥,配备了全程监控。而且,科技小院将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尤其是提升果蔬营养价值的富硒技术。

  “将这些菜园租出去,产值就能翻一倍不止,一亩达到十万元。”张岩林说,希望通过“共享菜园”尝试发展第三产业。“光靠种植、销售农产品,对集体经济增长而言还不够多。我们要尝试一产、三产融合发展。”

  不止吴林静、张岩林、张晓恬……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向农而行。这些农大学子此时正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科技小院“自找苦吃”,在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书写了一个个新时代农业青年的“五四故事”。

  据了解,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曲周县探索成立了科技小院,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知识、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目前,该校已在全国24个省区市的91个县市区旗建立了139个科技小院。

  “我们这届就有50多人。大家研一集中学习理论,研二就会根据研究方向被分配到全国各地的科技小院,一年半后再返校。”据张晓恬介绍,她的同学们有的正在江西种植橙子,有的则在四川研究火龙果,从东三省到云贵高原,从上海崇明到海南三亚。而且,该专业的招生人数从2021年的50人、2022年的60人到今年的100多人,还在逐年增加。

  “经过多年发展,科技小院已经发展成为涵盖‘五大振兴’内涵的3.0版本,科技小院对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国家行动,以及研究生的个人成长成才,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福锁表示。

  (本刊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