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利用
时间:2023-05-25 00:39:08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申峥峥 字号:【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铸魂工程。当前,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愈发被各方所重视,成为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大乡村文化产品供给、助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数字技术

  有效盘活了乡村文化资源

  乡村作为我国许多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资源。近年来,不少地方依托数字技术,对传统村落、乡村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戏曲剧种、农耕文明遗址等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的挖掘,实现了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的保存。与此同时,数字乡村博物馆、数字乡愁档案馆、村庄主页等数字平台,使村史村志、文学艺术、文化名人、传统技艺等乡村文化资源通过文字、图片、音频或者视频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在一些数字化平台,人们甚至可以通过三维、全息等沉浸式体验场馆,全方位了解乡村传统文化。

  资料显示,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已建设超400个村落单馆,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和可视性于一体,以全景漫游、三维实景、图片、文字、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现村落的独特价值和丰富内涵。比如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八尔湖镇建成传统文化体验感受平台——数字乡村馆。人们可以通过充满科技感的“时间隧道”从古蜀穿越到古代、近代、现代和未来,在不同的场景中享受不一样的视觉盛宴。

  利用数字技术盘活乡村文化资源,需要继续加大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资源,缩小区域化的差异,为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开发和利用创造更为便利的基础条件,让更多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能够借助数字技术得以保存和流传。

  数字技术

  催生了乡村文化新内容

  自然秀美的乡村山水、氛围浓郁的市井烟火、原汁原味的乡村美食,借助信息技术,通过一条条生动的短视频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爆红网络的乡村博主,通过拍摄乡村美食、传统习俗、非遗文化或者记录日常,用鲜活的视听语言挖掘乡村生活细节、描绘乡村人文风情,在丰富乡村文化内容供给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乡村文化的吸引力、传播力和影响力。2019年爆红的李子柒,便是通过优质的短视频,将乡村田园生活场景化传播,将中国乡村文化传递到全世界。近些年,乡村短视频创作者和作品数量大幅增加,2021年快手乡村短视频高达2亿条。

  信息化时代最不缺少的就是各种信息和咨询,缺少的是更优秀的、更有价值的传播内容。以乡村文化为主题的短视频,可以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传播内容提升上,挖掘乡村优秀文化及其背后的故事和不朽的精神。这其中,不仅可以展现乡村地域风貌、彰显农村美食、突出乡村人文情怀等,还可以通过调查问卷、门户访谈等形式打造出传达乡村文化整体风貌、精神实质的精品力作,彰显地方文化和民族自信。特别是可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增强有关三农题材的优质数字文化创作和产品供给,以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新需求。

  数字技术大力促进了

  乡村文化产业的新发展

  数字技术为乡村文化旅游带来了新体验,为乡村文化产品的销售搭建了新平台。基于5G、4k/8k超高清、VR/AR、全息互动投影、夜间灯光秀等数字技术,立足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景区、特色小镇等,开发文化旅游新场景,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项目,开拓了旅游市场发展新空间。乡村生产、消费的进一步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帮助优质农副产品和乡村文创产品的销售从电子商务跨越到视频带货、直播带货新阶段。更具文化内涵的商品推荐、线上直接的交流互动、精准的销售推送,助力云端、网络逐渐成为乡村文化产品销售的重要阵地。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可以通过云端,在了解各地风俗、欣赏当地美景甚至学习知识的同时,一睹乡村好物、下单心仪产品。

  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当地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打造具有本土独特性的品牌产品,避免内容的同质化,以延续大众对于乡村的消费热情和消费红利。数字技术激发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活力,更需发挥文化产业综合带动作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智库中心)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