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省灵台县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统揽,持续在固根基、补短板、扬优势、激活力上下功夫,坚持牛、果、菜优势特色产业链式开发,坚持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同步推进,走出了一条农业提质、农民增收、农村和美的协同发展道路。不断“升级”的农业大县正迈着强劲步伐,向农业强县阔步前行。
规划引领
绘好农业发展新蓝图
进入6月,百里镇西部川区崖湾新村50户集中搬迁安置房大部分已经竣工,道路以及广场等配套设施正在紧张的建设之中。
今年以来,全村拆除危旧房10户27间,实施抗震改造5户,改造进户路26户,新建院墙近300米,铺设排污管道1500米,维修水渠800米、硬化路面130米,栽植开花树种340棵,种植花草6.8亩,建设钢架蔬菜大棚19座,栽植朝天椒200亩,抓建集中连片千亩全膜玉米示范点1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00亩。
“我们给每个村都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每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灵台县百里镇镇长何腾龙说,灵台县百里镇详细编制了“一轴、四区、三带”乡村振兴规划,“一轴”即以达溪河干流为主的建设发展轴;“四区”即生态田园观光区、密须历史文化区、湖光山色景观区、深林牛影展示区;“三带”即以森林资源为主的自然生态景观带;以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商周文化为主的历史文化探踪带;以新集水库、邓家川水库为主的休闲娱乐体验带。
近年来,灵台县对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精心谋划部署,制定了清晰的奋斗目标,紧盯建设农业强县这一目标,着力守牢防止规模性返贫和保障粮食安全“两条底线”,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提升、产业龙头培育、乡村建设示范、乡村治理提质、园区创建突破、农村改革深化“六大工程”,努力实现项目攻坚、科技赋能、精品培育“三个新突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努力建设宜居宜业陇原和美乡村。
围绕这一目标,灵台县大力推进牛、果、菜三条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建设和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加快建设北部塬区节水高效现代农业园区、灵台县省级平凉红牛现代农业产业园、灵台苹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同时,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为灵台农业走向现代化奠定基础。
党政同责
守牢粮食生产安全线
为了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全县69.95万亩耕地面积、77.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20.4万吨粮食产量“三个不减”,灵台县科学调整种植结构,持续稳定种植规模,有效解决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争地矛盾,坚决有力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压实粮食安全责任。灵台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粮食生产目标责任书》,压紧压实粮食生产属地责任、层级责任。今年以来,县农业农村局抽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30余名分赴全县各乡镇,指导群众落实一喷三防、化促化除等冬小麦田间管理措施,完成中耕除草8.2万亩,耧施化肥、根外追肥及喷施叶面肥26.3万亩。抓建千亩以上全膜玉米核心示范点13处2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千亩核心示范区4处4000亩,完成顶凌覆膜18.6万亩,为秋粮丰产增产和确保“三个不减”夯实坚实的基础。
坚决守牢耕地红线。灵台县强化耕地种植结构管控,持续整治耕地“非粮化”,深入开展撂荒耕地专项清理整治,大力推行“五个一批”整治措施,复耕撂荒地3.53万亩,清腾荒废苗木地560亩,确保良田粮用。持续构建耕地质量管控体系,大力推广土地深松、配方施肥、休耕轮作、秸秆还田等耕地养地措施,实施深松整地4万亩,秸秆还田36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达到95%以上。建立国家、省市县耕地质量监测点22个。深入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提升,坚持整流域、整山系规划,今年实施的2.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1000亩节水灌溉农田已全面启动。
优种精耕提高粮食产量。聚焦“良田、良法、良机、良种”四个关键,全面实施粮食生产“一优四化”工程(优选主栽品种、栽培技术标准化、经营管理产业化、生产过程机械化、鼓励适度规模化)。全县建成国家级种子科技攻关田500亩,引进冬小麦“三抗一丰”优势品种9个,应用本地自有知识产权的良种3个,主推铜麦6号、陇原235等优势冬小麦品种27个,集成推广优选良种、药剂拌种等关键技术14项。建办冬小麦良种繁育基地1.5万亩,年均冬小麦良种产量达到230万斤,全县冬小麦种源自给率达到93%。大力推广微垄覆盖、秸秆粉碎、氮肥后移等旱作农业成套技术,抓建北部塬区双垄沟播全膜覆盖技术示范基地18万亩。大力实施土地深松、宽幅匀播、减损机收全程机械化作业,全县粮食耕播防收全程机械化率达到85.24%。
链条赋能
打好产业发展优势牌
“优然牧业灵台万头全群高产奶牛牧场项目的引进和实施不仅带动农民致富、催生产业发展、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能,而且通过牧光互补等模式,对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进行了有益探索和示范,也是我县以工业化思维抓农业战略实施的一个缩影。”灵台县副县长柳刚说,“我们按照‘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要求,深入推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加大招商力度,强化科技赋能,打造精品品牌,加速推进现代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体系建设。”
平凉优然牧业灵台万头高产奶牛牧场项目占地1180亩,概算总投资3.2亿元,计划建设存栏6000头全群高产奶牛牧场一处。项目于2022年6月开工建设,12月首批奶牛进场,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进牛。同时,中电建山东公司同步投资2600万元,利用牧场3.3万平方米牛舍屋顶资源,建成总装机容量5.7兆瓦的光伏电站。牧场场长刘润年介绍,该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均可生产优质原奶4.2万吨,提供646.7万千瓦时清洁能源,带动地区生产总值增加1.8亿元以上,可提供近500个就业岗位。牧场每年需消耗全株玉米青贮饲草4.8万吨、精饲料1.4万吨,将带动全县种植粮饲兼用玉米3.5万亩,可利用牛粪加工生产的生物有机肥发展7500亩有机蔬菜,每年淘汰母牛和新产公牛犊1200头左右,可带动周边群众发展肉牛养殖。
项目是拉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引擎。灵台县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围绕牛、果、菜等特色产业链建设方面,积极谋划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以高质量项目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并举全县之力进行招商引资。
牛产业链以建设现代畜牧业为方向,坚持肉牛、奶牛齐抓,持续走“小规模、大群体”与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同步推进的路子,聚焦创建省级平凉红牛现代农业产业园,深入实施“万千百十”养牛计划,争创命名部级肉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处、市级肉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场3处、平凉红牛特色产业强镇1个、养牛专业村3个、窑洞养牛示范带1处,培育千头养牛村30个,发展百头以上新型经营主体34户,10头以上养牛大户3051户。截至5月底,全县牛饲养量达到9.75万头,存栏6.65万头,出栏3.1万头。
菜产业链以绿色、有机为发展方向,以延链补链强链为重点,抓好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产销链条延伸、优质品牌打造、科技示范引领五个关键环节,积极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完成投资1560万元,改造玻璃温室11000平方米、日光温室84亩、钢架大棚44亩,新建蔬菜生产设施115亩。推广蔬菜新品种30个、新技术5项、新材料4个,有效提升了产业科技支撑水平。目前,全县种植蔬菜达2.05万亩,产量2.12万吨,实现产值7800万元,分别占年度任务的50%、27%和39%。
果产业链以省级苹果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为总抓手,大力推广运用“四新”模式,围绕巩固提升、产学研共建、链条延伸、品牌创建、经营主体培育五大工程,投资2.8亿元,实施重点项目12个,着力推动绿色果品公司、钰圣等链主企业基地扩张,延伸链条。持续壮大矮化果园基地规模,新发展矮化果园0.5万亩,全县矮化果园累计达到9.5万亩,抓建标准化生产基地3.5万亩,搭建防雹网3000亩,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3.34万亩、苹果“保险+期货”项目10000亩。
随着平凉红牛繁育中心、平凉红牛专家(院士)工作站、灵台矮砧苹果技术规程进入省级地方标准以及各类新型机械的大量引进,不断进步的科技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利器,灵台的农业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特色优势产业链条逐步形成。
整合要素
扮靓农村发展新颜值
上良镇蒋家沟村现在成了网红村,一颗生长了480余年的古柳树吸引着八方来客。
今年,蒋家沟村紧抓和美乡村建设契机,将古树作为稀有资源要素列入村庄综合治理规划,以保护古树为切入点,修建村民议事台,布设“二十四”节气石磨摆件,修建文化墙、搭建菜园篱笆、打造幸福菜园,栽植金叶榆林、银杏带,以月季、牡丹等花卉点缀,以微景观打造增加了村庄人文气息,村庄外在观感和人文内涵明显提升。
邵寨镇干槐树村利用村内千年古唐槐、隋代鹑觚城门遗址等文化遗迹综合开发,将该村打造成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示范村、“最美平凉旅游乡村”。百里镇古城村利用“须弥古镇”项目建设的机会,修复密须古城墙、打造古商周文化融创街和“周游列国”文化体验园,建成料马台和古校场等野外拓展体验基地。
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灵台县遵循“一村一规”要求,本着“实用、管用、好用”目标,完成全县186个发展类村庄编制规划,以创建全省乡村建设示范县为目标,聚焦打造北部塬区乡村建设示范带,高标准制定省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抓建方案及“效果图”19个,批复项目建设资金1810万元,一场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行动在灵台大地上展开。
乡村振兴不仅要“面子新”,还要“里子实”。灵台县按照“一核突出、三治融合、四轮驱动”乡村治理模式,全面提升乡村治理质量和水平。去年以来,全县清理村级行政事务清单46项,健全完善村民协商议事目录4类35条,实现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创新村民说事、群众议事形式。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共建共享,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086个,全面推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法,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68件,现场办理群众诉求862件。创新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开展“三评三树”“凡人善举、身边榜样”等评选活动,抓建试点村(社区)35个,评选表彰最美家庭219户、最美村民255人,农民群众的精神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乡村治理水平的提高,推动着村集体经济发展。为持续巩固村集体经济“改薄倍增”行动成果,灵台县制定印发了《2023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安排意见》《灵台县打好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破十”攻坚战实施方案》,提出了发展路子,明确了发展目标。以县、乡两级产权交易分中心为依托,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引领,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道路。
截至今年4月底,全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家,规范提升17家,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量达到803家,新增家庭农场20家,全县家庭农场总数达到114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提供了坚强支撑,更是成为了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生力军,活跃在广阔的农村舞台上。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