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都市田园综合体锻造特色产业链
时间:2023-06-27 01:00:40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王玉珍 字号:【

  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大力推进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工程,建设了强聚集空间和强经济带动的多功能复合集聚区,成为乡村振兴“武汉样板”的标志性工程。通过以点带面、多点提升、整体发展,全市构建了以都市田园综合体为核心,“三生同步、三产融合、三位一体”联动发展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努力探索出了一条超大城市都市近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有益经验。

  主要做法

  围绕“为何建”,科学谋划高位推动。强化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市综合体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强化规划引领。市级出台支持综合体创建系列文件,明确创建方向,制定奖补标准,强化考核结果;区级结合实际,发扬首创精神,引导各创建主体科学制定综合体建设规划、年度实施方案和项目清单。强化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部门协作、市区街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农业、发改、财政、自然资源、城建、金融等部门各司其职,各区成立区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街道成立工作专班,狠抓落实。

  围绕“谁来建”,多方参与合作共赢。坚持政府引导。各级政府负责政策引导和规划引领,搭建好用地保障、人才支撑、财政支持等发展平台。注重龙头引领。围绕创建区域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大力引进大项目、大资金、大企业,通过竞争性立项把创建条件最优的市场主体遴选出来,打造综合体建设主力军。深化群众参与。引导、支持综合体成立种养殖专业、土地股份、劳务合作、资金等农民合作组织,吸引农户将土地、资金、技术等入股加入合作社,形成“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汇聚专家力量。搭建综合体交流平台,邀请农业产业、文化旅游、规划设计、土地管理等专家加入,定期举办座谈交流会、业务指导会,为创建工作汇聚智慧力量。

  围绕“建什么”,挖潜特色集聚资源。挖潜农业资源。综合体深入挖掘地域特色,选准特色农业产业并规模经营。集聚旅游文化资源。综合体立足于山水田园资源、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和美乡村环境、乡土文化底蕴,大力推进乡村休闲旅游、农事体验、果蔬采摘、科普研学、生态康养等产业发展,促进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传统文化传承。集聚数字信息技术资源。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综合体的应用,推动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在综合体落地。

  围绕“怎么保”,整合要素强化服务。强化土地保障。市级三部门联合出台点状用地政策,有效满足综合体产业融合用地需求,指导综合体获批6宗点状用地,面积280.72亩,价格低于商服用地平均水平。强化资金支持。加强财政支持,市级对综合体连续3年给予不超过5000万元的奖补资金,区级1:1配套奖补,共争取市级奖补资金1.68亿元,指导各区整合奖补资金3.25亿元。加强金融支持,搭建融资平台,助力综合体融资4.29亿元。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支持综合体依托科研院所、市区农业技术机构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专家服务体系,优先安排新型职业农业培训计划。

  围绕“怎么响”,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借助网络、报纸、电视台等媒体宣传综合体,扩大市场和社会影响力,今年已专题报道100余篇。10个综合体均已开通抖音号、公众号,拍摄了宣传片,影响力和知名度大幅提升。策划丰富活动。组织综合体在节假日、黄金周、旅游旺季等重要节点,策划线上直播、短视频推介、网文推广等系列活动,吸引游客消费。今年五一综合体成为市民休假近郊游的“黑马选项”。创新整体包装。组织行业专家对市级都市田园综合体LOGO标识进行专家评审,统一综合体标识并对外发布。

  创建成效

  “四链同构,三产融合”,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样板。通过资源聚合、功能整合和要素融合,田园综合体打造成集农林牧渔、加工、餐饮、旅游等行业的三产融合体和城乡复合体,城与乡、农与工、传统与现代在综合体中相得益彰。综合体以粮食、水果、蔬菜、茶叶、特色水产和花卉苗木等农业产业为基础,延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高价值链和强化创新链,四链协同发展,有效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成为激活乡村经济文化繁荣的新动能。10个综合体创建成1个国家田园综合体、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乡村旅游景点,引爆出花乡茶谷“花+茶”经济,紫薇观光休闲、科普研学经济,花博汇花卉展销、农事体验经济,木兰花乡夜游、民宿经济,仓埠靠山生态小镇康养休闲经济,景秀大地果蔬采摘经济,未来家园大健康经济等增长点,2022年10个综合体共产出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畜禽等农产品4200多万斤,实现农产品销售额3.29亿元,接待旅游人数8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83亿元。

  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成为践行两山理念的新路径。将低碳生态、绿色发展理念牢牢根植于综合体创建,推进生产、生活、生态统筹发展。木兰花乡推进水肥一体化应用,园区节水70%,施肥使用减少80%以上,生态环境大幅改善。景秀大地建设2000亩生态园,十几个专业园区囊括四季果品,成为市内大型商超、重点果脯商店的稳定供应商,年产出蔬菜、水果、畜禽等农产品400多万斤,其中果蔬采摘100万斤,游客20万人次,年产值3000余万元。创建综合体为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赋能,为回乡能人、大学生提供展示三农情怀和雄心抱负的舞台,为原住民提供丰富就业机会和更好精神及物质生活,为市民、游客提供“诗和远方”般的田园休闲体验,农村经济创收、农业丰收、农民增收,真正实现了“三生共赢”。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成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新载体。武汉市创新实施“三乡工程”,并在此基础上深化综合体建设,以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为突破口,盘活农村闲置农房、农地、宅基地等资源,用活投入农村的财政、社会、金融等资金,实现综合体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增收致富“三赢”。10个综合体共流转土地4.3万亩,带动农民就业5800多人,发展共享民宿、共享经济238户,组建各类合作社27个,实现农民人均年增收1.2万元,14个村集体年均增收6.5万元。

  街道、片区、村党组织“三级联建”,成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新示范。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综合体建设。木兰花乡组建杜堂片区联合党委,下辖5个行政村、7个党支部,有效整合杜堂村、崇杰村、北门村的土地、资金、资源要素。未来家园新建乡村振兴红色党建馆,探索“基层党校+实训基地”教学模式,培育优秀技术人才、党员致富带头人、优秀党务工作者。花博汇探索“党建+产业发展”“党建+旅游休闲”等模式,坚持党建统领,引导农户、党员致富能手主动参与旅游开发。紫薇构建“1+2”(运行1项协商议事机制,建立服务清单和协同联动2项制度)党建联盟共商共建议事体系,让更多民众共享发展红利。

  (作者系湖北省武汉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