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湖北省潜江市运粮湖农场建场60周年。60年的发展历程和丰硕成果,凝结着几代农垦人的智慧和汗水。正是有了他们一代代的努力,才建设出了如今幸福美好的运粮湖绿色家园。
一代拓荒者:肩挑手抬建家园
李国安老人是友爱办事处机务队退休职工,当年从山东省东明县到湖北省人民大垸农场垦荒,后辗转到十里铺农场,于1961年来到运粮湖农场,从此扎根于此,一待就是60年。“我刚来运粮湖时,就是一名拖拉机手。”80岁的李国安回忆起当年奋斗的峥嵘岁月,非常感慨。当时这里是一片荒湖,他开着“东方红”拖拉机,在1人多高的芦苇丛里穿梭开荒。
基础条件差、生活环境恶劣是20世纪60年代运粮湖农场的真实写照。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运粮湖人迈出了大开发、大建设的步伐。
“当时机械很少,工程主要都是靠人工。”李国安说,荒湖排干水后,有厚30~40厘米的蒿渣腐殖层,腐殖层下又有1米左右的淤泥。为防止下陷,人们将蒿草捆成捆,铺在淤泥上,站在上面甚至是趴在上面作业。大家排成队,用盆子、水桶盛着腐殖层和淤泥接力向外传,十分艰难地开出一条条排水沟。
积水排出后,地表干了,但下面残留的腐殖层、淤泥却难以干透,拖拉机经常陷车。各分场均组建了三四十人的拉车队,专门去拉困在泥中的拖拉机。李国安和机务人员将自制的木链轨板安在链轨上,增加链轨宽度和地面受力面积。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一块块荒地被开垦出来。
就这样,到了1966年,全场累计垦荒43000余亩,开垦了可垦面积的90%以上。直到七十年代初,垦荒任务才基本结束。
今天的运粮湖农场,有总干渠、运粮河、新干渠三大水系,九条支沟、若干条南北沟,相邻支沟间隔1000米,相邻南北沟间隔500米,均平行排列,呈“井”字形分布。“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灌得上、排得出”的林田格局就是当时艰苦劳动打下的基础。
李国安老人现在已光荣退休,他身体硬朗,平时喜欢看看报纸,与一帮老友在广场上遛遛弯,在绿树成荫的休闲路上散步。“现在国家政策好,农场也越来越好,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日子安逸又稳定”,这就是老人眼中的幸福。
二代耕耘者:不断探索谋发展
一代开拓、一代耕耘。20世纪80年代,王代明从父辈手中接过建设的大旗,成为了农场的第二批建设者。
当时的农场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主要种植水稻。王代明承包了30亩地,起早贪黑地劳作,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困在田里。水稻价格不稳定,成本也不断上涨,经济效益不好。
90年代大家都种经济作物,王代明也开始尝试种棉花。种棉花最费人工,劳动强度大,除草、打药、采棉,要忙到11月底才结束。后来,国家取消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棉价回归市场定价,纺织企业需求萎缩,棉价持续下跌,卖棉又成了大问题。何去何从?王代明倍感迷茫。
后来,潜江市的虾稻产业在全国声名鹊起,运粮湖人也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大力发展“虾稻共作”,王代明成为了第一批受益者。2013年,他开始养虾,随后的两年时间里,虽没赚钱,但也未亏本。到了2016年,随着种养殖经验的积累和“虾-稻”产业的红火,经济效益凸显。“我现在承包虾稻田70多亩,一年有30多万元的收入,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王代明高兴地说。
三代发展者:创新转型绘蓝图
如果说第一代、第二代农场人是开拓者和建设者,那么第三代农场人则肩负着农场转型发展的使命,严仲黎就是其中之一。
严仲黎是友爱办事处军河队队长,他不畏难、不怕苦,大胆摸索搞特种养殖,是队里第一个掌握“虾稻共作”技术的,继而成为虾稻种养大户。在推广小龙虾育养分离技术的过程中,他又成功试验了“虾-鳖-稻”共作模式、“虾-黑鱼”复合养殖模式,并且一直保持高产出高收益。他不仅养殖技术过硬,还经常在队里走东跑西,给农户作义务指导,传输经验。2017年,他被潜江市农广校聘请为小龙虾养殖培训班“乡土教师”。
站在新的起点,“虾-稻”产业“走出去”是必由之路。严仲黎多次受邀到江西、江苏、河南、陕西等省授课,推广潜江龙虾的生产标准、安全标准、技术标准,指导当地虾稻养殖,帮助更多群众致富。
“我们这代人,是接力者也是传播者,希望通过努力,把运粮湖农场建设得更加美好。”严仲黎说,他希望通过“走出去”宣传,不断扩大潜江龙虾的影响力、号召力,为提升潜江龙虾知名度和含金量多作贡献。
历经风云变迁和时代进步,运粮湖农场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大发展。如今全场“虾稻共作”面积4.5万亩,亩平均收益保持在6000元以上,并且逐步形成了集生态养殖、冷链物流、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小龙虾全产业链,产值达10亿元。
农场整体面貌、人居环境、乡风文明不断改善,“实力农场、特色农场、花园农场、和谐农场”建设成效显著,近几年先后被确定为“省级生态乡镇”“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国家卫生乡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了切切实实的提高。
(作者单位:湖北省潜江市运粮湖管理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