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托管为山区农业现代化破局
时间:2023-05-06 00:43:14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李秀川 郭荣珖 字号:【

  山西山多地少、地貌多元。全省实有耕地面积5851万亩,其中20%的川地、台地,80%的丘陵山区,户均耕地8.6亩。历史上,山西农民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秋收会战”“南征北战”等多种多样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形式,农业生产托管在山西具有广泛的实践需求基础。2017年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聚焦粮食作物,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6年来,农业生产托管试点服务小农户由2017年8.1万户发展到2022年262.9万户,试点辐射带动服务规模经营面积由2017年567万亩到2022年3009万亩。

  托管成效

  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培育托管主体,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一方面培育“企、社、场”多元主体带动小农户,另一方面推动多元主体联合协作,成立服务联盟协会,提供全链条优质服务,实现托管服务县域全覆盖。

  解决怎么种地问题。农业生产托管有效集聚生产要素,将高性能农机、高素质农民、高科技农艺有机结合,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推动农民种粮高收益。近六年,全省推广40项集成配套技术,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

  解决种粮效益问题。通过生产托管,带动小农户集中连片耕种,消除田埂、利用边角荒地、减少季节性抛荒等增加了种植面积,改进种植方式提高了亩产,粮食增产增效明显。据测算,通过耕、种、防、收等全程托管服务,粮食亩均增产20%以上,农民亩均增收350元以上,托管组织年收入增加20%以上。通过标准化种植,农产品品质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售价有所提高。

  解决绿色发展问题。农业生产托管实现了统一耕种防收、统防统治、统一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引导农户深耕深松、减肥控药、秸秆还田,增强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培肥了地力,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加快了新技术集成推广等,提升了绿色生产意识。全省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四年负增长,农膜回收率8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91%。

  典型模式

  “六核心服务、三环节套餐”的屯留模式。长治市屯留区创新推出“六核心服务”和“三环节套餐”的托管服务菜单。其中,“六核心服务”包括机播、机收、秸秆还田、深松深耕、旋地、烘干服务。“三环节套餐”即在平原乡镇推行包含以耕种防收、机械化烘干、储藏、销售为主的全套作业环节;在丘陵、山区乡镇推行包含秸秆还田、深松深耕、旋耕等部分核心作业环节;推行以玉米机械化烘干、工厂化育苗等服务环节的关键环节综合托管,实现了全模式托管。

  “4统一、3菜单、2套餐”的黎城模式。黎城县深入挖潜服务主体、资本、技术、装备和管理等现代农业资源要素,创新“4统一、3菜单、2套餐”(“4统一”即统一实施标准、统一农产品销售、统一农资采购、统一农机服务,“3菜单”即农资服务菜单、农机服务菜单、农产品优惠菜单,“2套餐”即全托管、半托管农机服务套餐)农业生产托管模式。以多元化服务带动适度规模经营,强化县政府、县农经部门、乡镇、村“四级联动”机制,形成推进农业生产托管工作合力,以立体化保障农户省心高产,“托”出提质增效好前景,“管”出乡村振兴好风景。

  “智慧监管平台+农业循环经济”的永和模式。永和县结合地域特点和农业生产实际,以点带面辐射推广,以玉米为主,全方位推进“耕、种、防、收”四个环节托管服务,蹚出了“智慧监管平台+农业循环经济”的农业生产托管“永和模式”。建好“一个平台”,精准开展托管。建立永和县智慧农业生产监督平台,通过PC客户端或手机APP,实时监测监控机械作业详细情况,实时查看和统计深耕、旋耕、播种、除草防治、收割、秸秆粉碎、秸秆捆草等相关数据,提升农业生产托管信息化水平,切实解决统计验收困难、条块土地面积难以精准测算、托管主体与农民容易产生矛盾等问题。把握“两个结合”(即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相结合),坚持“三个统一”(即补助标准、作业标准、管理模式拓展统一),规范托管运行,形成了农、林、牧、果高效农业循环经济,带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

  制约因素

  “人”的制约。部分农户未充分认识到农业托管的重要性和对农业生产的保障作用,担心将土地托管后,服务收益得不到保障,不愿意参加农业生产托管。在托管实际过程中,不愿付服务费或少付服务费。同时,在托管面积上,也会与服务主体产生一些分歧。

  服务主体方面,现有组成成员基本以农户为主体,文化综合素质水平不高,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掌握不及时,无法熟练应用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技术集成配套不够,服务主体大多数为农机户,对农机熟悉,但对种植技术不熟悉,尽管一些主体也导入了一些新技术,总体比较粗放。开展全托管服务过程中,服务主体希望土地实现规模化,但是与一家一户协商存在较大困难。

  “地”的制约。平川地区的托管成本小、收益高,丘陵山区托管投入大、收益相对少。山西境内80%是山地和丘陵,立地条件和耕地地力总体较差,机械作业较困难,精细操作耗时费工,部分地区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再加上机耕路和田间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田间道路存在路面狭窄坡度过大的问题,大型机械无法到达地块,影响托管服务效率。

  服务主体用地保障难。中央提出各地在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可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并按规定减免相关税费。但在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下,尚无相应的支持和认定政策,在建设配套设施时各地仍存在较多顾虑,新型经营主体用地难的现象普遍存在。

  “钱”的制约。财政资金方面,中央财政补贴资金使用范围限定在生产范围,对烘干、储藏、加工、运输等环节缺少补助,而这些产后环节正是最为薄弱的地方。项目补助资金下达和兑付较晚,错过农时,服务主体有垫资风险。

  金融方面,随着托管面积不断增加,所需周转资金越来越大,而托管服务组织融资难融资贵制约了整体服务能力的提升。保险方面,农业保险覆盖不全面,产品单一,政策性保险保费低,保额也低,而且部分农产品目前还没有列入保险范围,对新型经营主体不能提供有效的风险保障。收入性保险保费高,农户或者主体难以承担。

  发展建议

  统筹安排服务主体发展用地。明确将保鲜冷藏、晾晒存贮、农机库房和分拣包装等辅助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切实保障服务组织的用地需求。也可以利用村集体中闲置的粮库、厂房等院落和荒地,在改建、扩建之后,租赁给托管服务组织存放农业机械。

  加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队伍建设。大力培育服务主体,建议每个县培育2~3个龙头服务组织。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面向小农户的托管服务。不能直接开展托管服务的,可以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统”的功能,在农户与服务主体间进行托管居间服务,允许向服务主体收取一定服务费用。加强从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队伍建设,将优秀农机手、无人机手培育成为种粮技术能手。加大农业类信息技术培训力度,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加强各类生产经营带头人等农业生产经营专题技能培训,培育一批具有新农思想、具备新技术能力的时代新农人。

  加大农业生产托管金融支持力度。政府持续引导金融保险机构深挖潜在需求,积极与金融、保险机构开展合作,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量身打造以支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为导向的金融保险产品。对服务主体授信,推行“托管贷”。创新托管产品险种,扩大参保覆盖面,推出适合农业生产托管的各类“托管险”产品。建议省级财政配套资金补贴农业生产托管保险产品。

  (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农村厅三农政策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