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积极担负三农工作新使命,补上三农短板,夯实三农基础,建设和美乡村,促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坚持“三高” 建设显成效
突出规划引领,绘就乡村美好蓝图。立足地域特征和资源禀赋,坚持区域化布局、差异化发展。建立乡村振兴规划师制度,县级聘请了乡村振兴总责任规划师,为乡村规划编制、项目策划包装落地、决策咨询服务等工作提供智力支撑。
壮大富民产业,夯实乡村发展基础。做强传统产业,以“三品一标”为抓手催动生产方式深刻变革,实施科技强农、品牌强农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经济、联农带农经济和集体经济,以“五新”果园建设为引领,推进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坚持科技赋能,依托现代农业平台,先后实施现代农业机械化装备及技术的研发示范、商业化育种联合体等项目百余个,建成防灾减灾科技平台和果业大数据中心,形成了从苗木脱毒繁育到种植、加工、储存、销售的全产业链条。
完善基础设施,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坚持质量第一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0%、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0%。持续加强农村水、电、气、路、暖、讯、房基础设施建设,1797个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农村住房安全问题全面“清零”,4G网络覆盖率、电力入户率均达100%。聚焦公共服务均衡化,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大力推进乡镇卫生院提标提级、村卫生室提质改造,乡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建成。
注重内涵发展,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完善网格化整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深入挖掘乡土文化,持续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化文明村镇全域创建,深入开展培育文明乡风活动,坚持举办评选表彰活动,推进移风易俗,乡村文明焕发出新气象。
瞄准短板 刷新乡村颜值
宜居塑形。一是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四好农村路”,加强乡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建设。推进宜居农房建设和饮水安全工程,提高通信网络“补盲强弱”覆盖面,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二是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探索城镇一体化办学,大力推进乡镇卫生院提标提级、村卫生室提质改造,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建成。三是坚持不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自然村比例稳定在90%以上。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工程,有序推进城镇天然气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供气。
产业富民。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强化资源整合,实施分层分类帮扶救助。二是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实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紧扣“一县一策”事项清单,做大“一镇一产”产业强镇,提升“一村一品”专业村。三是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分级包装、净菜配送、中央厨房等经营模式,建立农产品流通营销网络,促进乡村特色产品出村进城、卖上好价钱。
和美铸魂。一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健全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推动乡镇扩权赋能,夯实村级基础。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应用积分制、清单制、网格化等方式,推广基层治理创新。二是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传承优秀农耕文化结合起来,增加更多乡村文化产品。持续开展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农民丰收节”等活动,组织“村晚”、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活动。三是因地制宜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提倡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扎实推进高价彩礼、封建迷信等突出问题治理,引导农民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大学政管学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