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肉蛋奶产量达到1.68亿吨,比2012年增长14.6%,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0%以上,增长20.5个百分点。我国居民肉类消费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奶类消费差距更大,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畜产品消费仍有不小的增长空间。近些年,畜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资源环境约束越发趋紧,耕地从“可以使用”变为“严格控制使用”、从“备案制”变为“审批制”、从“不需要占补平衡”变为“落实进出平衡”,畜牧业用地难问题进一步凸显,解决好“在哪养”的问题成为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向设施农业要食物。探索发展智慧农业、植物工厂、垂直农场,有效缓解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约束势在必行。近年来,各地在发展楼房养猪、肉鸡蛋鸡叠层笼养方面涌现出不少典型,在节约用地、提高生产效率上效果明显,但也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此次,配合《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的出台,专门制定《现代设施畜牧建设专项实施方案》,就是要围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助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进一步明确今后一段时期设施畜牧业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加大设施畜牧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构建高质高效畜禽设施养殖体系,为保障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总体思路和目标
发展设施养殖,总的导向是实现“三个提升”,即提升劳动生产率、提升资源利用率和提升畜禽生产力。本次专项建设方案,根据我国畜产品生产消费结构,聚焦生猪、蛋鸡、肉鸡、奶牛、肉牛和肉羊6个畜种,推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智能化”,实现先进养殖设施设备与现代管理技术的有机融合,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的设施畜牧业发展新格局。
建设重点
针对我国不同畜种的生产实际,不同畜种建设重点任务有所区别。
生猪。目前,我国猪肉自给率基本能稳定在95%左右,发展设施生猪养殖,主要是进一步实现节约集约用地,提高生猪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水平,稳定猪肉供给保障能力。重点任务是建设立体多层规模化生猪养殖场,集成先进技术与设施设备。在建设布局上,以“市场主导、自愿申请、因地制宜”为原则,优先考虑生猪主产区、土地资源紧张地区和保供压力较大地区,重点集中在生猪生产和调出大省,如湖北、湖南、河南、广西、安徽、山东、河北、江西等,以及广东、浙江、江苏、北京、天津、上海等主销区省份,兼顾产销平衡区域。
家禽。我国自80年代开始发展家禽集约化设施养殖,相对其他畜种,家禽养殖设施化发展水平较高,但也面临部分生产设施设备老旧、更新缓慢的问题。发展家禽立体高效设施养殖,重点是改造提升,因地制宜推广叠层高效笼养等集约化养殖模式,显著提升养殖效率。在肉鸡蛋鸡养殖优势区(山东、广东、广西、安徽、辽宁、河南、江苏、福建、四川、河北、吉林、湖北、黑龙江等省份),加快更新使用先进的生产设施设备,配套自动化、智能化养殖信息控制系统;在肉鸡蛋鸡养殖潜力区(山西、内蒙古、江西、湖南、云南、重庆、贵州、海南、浙江、陕西等省份),加快新建一批家禽立体高效设施养殖场,加快普及肉鸡蛋鸡立体多层笼养模式,推广应用精准营养、智能环控、降耗减排、全机械化作业等高效技术;在肉鸡蛋鸡特色养殖区(西藏、青海、宁夏、甘肃、新疆等省份),重点发展地方特色品种,结合当地自然条件,配备适合的设施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肉牛肉羊。我国肉牛和肉羊的养殖规模化率分别仅为33%和45%,养殖效率较低、生产成本高,也是设施养殖支持的重点。发展肉牛肉羊设施养殖,主要思路是通过支持高效集约养殖场建设,创建一批肉牛肉羊养殖提质增效标杆养殖场,带动社会资本参与肉牛、肉羊产业发展,提高养殖效率,推动提升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强化肉牛肉羊增产保供。在区域布局上,根据现有生产布局和饲草资源情况,各有侧重。肉牛,在草原牧区,推行“天然草原+人工草地+适度规模养殖”相配套的养殖模式,建设标准化畜棚和配套装备、饲草料库房、饲草收割青贮等设施设备,因地制宜建设过冬暖棚和人工饲草地;在东北和中原等传统肉牛肉羊养殖优势区,稳步扩大养殖规模,提升养殖场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改建升级智能化养殖设施设备,提升土地等生产要素利用效率;在草山草坡资源较为丰富的南方地区,推行种草养畜,提升养殖场基础设施条件和标准化生产水平,促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肉羊,在内蒙古、新疆和青藏高原等牧区,加强地方特色肉羊品种保护,以草畜平衡为基础,推广科学轮牧,探索智能放牧技术应用,发展现代家庭生态农牧场;在东北和西北农牧交错带和农区,发挥区域丰富的粮食饲料和秸秆饲料资源优势,推进肉羊养殖方式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推动肉羊高效养殖成套设备的应用,提高机械化水平;在中原地区,拓宽饲草料多元化供给渠道,推广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改建升级智能化养殖设施设备,提升土地等生产要素利用效率;在西南地区,因地制宜开发利用草山草坡和农闲田资源,探索多元主体联合的肉羊集约化养殖新模式,提升养殖场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特色养殖,促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
奶牛。目前我国奶牛养殖规模化率已达到72%,在畜牧业中仅次于家禽,整体设施装备水平较高,但也存在生产成本偏高、饲养管理粗放等问题。发展奶牛设施养殖,主要思路是以节本提质、智能高效为导向,通过建设现代化奶牛智慧牧场示范场,推动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智能统计分析软件终端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推进产奶数据采集的物联化与管理软件的国产化,加快奶牛养殖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并因地制宜推广适用于不同气候资源条件和养殖特点等的现代化集约化奶牛养殖模式,强化奶业生产全链条精细化管理水平,示范带动奶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布局上,在东北和内蒙古产区、华北和中原产区、西北产区等三大主产区,重点开展规模奶牛养殖场新建项目和养殖场数字化改造升级,通过设施化水平提升带动产能扩大;在南方地区和大城市周边产区,重点开展圈舍自动喷淋、环境控制,物联网、大数据汇总分析等智能化管理终端应用,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对挤奶及储运等设施设备进行物联化、智能化改造升级,配备智能化管理终端与在线乳成分分析仪等软硬件设备。重点是通过支持奶牛智慧牧场示范场补短板、强弱项,引导提升规模养殖场草畜配套比例、资源利用效率和数字化应用水平。
保障措施
强化政策扶持。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依据规划布局畜禽养殖用地,合理保障用地空间。加大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农业产业发展、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等政策项目支持力度。
强化科技支撑。做好设施畜牧业相关学科群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开展设施畜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智能饲喂、精准环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健康养殖和绿色高效设施装备技术示范,集成推广设施养殖成套技术模式。
强化金融支持。总结推广地方活畜禽等抵押贷款成功经验,引导扩大实施范围。探索建立畜禽圈舍、养殖设施交易平台,为养殖企业顺利贷款提供支撑。大力推进设施畜牧养殖保险。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