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融合发展 打造现代生猪生产全产业链
时间:2023-12-04 13:34:02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张定安 苗俊锋 字号:【

  近几年,牧原集团集中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大力发展设施畜牧业,扎实推进生猪全产业链发展,实施三产融合发展模式,以河南省内乡县为大本营,瞄准生猪产业制高点,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谋划了包括肉食综合体、农牧装备产业园、牧原智慧物流园和肉食品产业园等在内的15个生猪稳产保供建设项目,实现了生猪产业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集团养猪智能化设备涵盖5大类,30余种;目前自有物联网平台接入设备超过190万台,覆盖全国1700多个场,日均9亿条信息接收量,支撑牧原实现智能化、数字化,实现降本增效。

  以发展设施畜牧业为目标

  创新驱动生猪全链条转型升级

  养猪智能化。牧原公司通过科技创新,集约化、机械化生产已应用到每一个养殖场,特别是河南省内乡县楼房肉食产业综合体项目已实现在“云端”上进行生猪养殖。该项目集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屠宰、肉食品加工于一体,总占地面积2800亩,总投资约50亿元,将在内乡县建立起国际领先的从粮食收购、饲料生产、生猪养殖、生猪屠宰到食品加工的全产业链体系,实现“粮进肉出”“农头工尾”。它以大数据应用集成为基础开发出高度智能化的新型应用平台,充分应用自己开发的智能环控通风系统、智能饲喂系统、智能清粪系统、智能识别系统、智能中水回用系统、智能生猪屠宰加工系统,实现了从生猪饲料生产到猪肉产品的生产各个环节和生猪各项生理指标有效监控。该平台与设立在牧原集团总部的大数据中心相连,能够与国内先进畜牧大数据平台合作,对生猪生产进行全方位指导,做到“云端养猪”。项目全面融合智能化生产运营,智能设备涵盖5大类30余种,总接入量8.5万套。全区域5G覆盖支撑信息畅通,将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基础上的智能设备与软件技术应用到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完善生猪产业链条。积极打造农牧装备和智能化装备产业园,直接拉动投资150多亿元。不断延链补链强链优链,拉长拉宽拉粗产业链条,加快构建“饲、养、加、农、工、贸”于一体的生猪全产业链体系,推动牧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集饲料、养猪、种猪、屠宰和肉食为一体的企业。围绕生猪产业快速布局,推进完善区域生猪产业体系升级,实现粮食到猪肉的高效转化。

  打造生猪全产业链。围绕生猪养殖环节,实施豆粕替代工程,牧原集团联合西湖大学开展生物合成氨基酸研究,上马了生物合成氨基酸项目,为内乡创建生猪产业科技高地夯实了根基。围绕生猪屠宰环节引进了河南千牧肝素钠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投资15亿元,利用牧原巨大规模的猪肠资源,上马了4000万头猪小肠肝素粗品加工、肝素与小分子肝素原料药项目,为生猪产业向科技纵深延展打开了新空间。围绕牧原肉食综合体,在配套建设养殖区、饲料厂、食品加工厂、屠宰厂、星级职工宿舍、无害化处理厂、有机肥厂、污水处理厂等基础上,配套建设了物流园、公路港、铁路港和下游相关产业。

  发展循环农业。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思路,围绕畜禽类污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全面推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模式,就地就近施用粪肥,规划了高标准建设数字化种养循环示范区项目,拟投入20亿元,规划建设30万亩高标准农田,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一期建设6.7万亩,1.5万亩已经建成运营,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六减三增三提”目标(六减:减水、减肥、减药、减人工、减物流、减碳排放,三增:增地、增产、增效,三提:提高抗灾能力、提升作物品质、提升耕地等级),每亩地减投增收至少200元。种养一体按年出栏400万头计,每年可减少1200万吨污水排放,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以完善经营体系为目标

  加快仓储冷链物流发展

  以提升价值链目标,牧原集团不断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带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发展枢纽经济。打造物流陆港、粮食陆港、冷链陆港、快递陆港四大陆港。规划建设智慧物流园,为生猪养殖上下游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建设牧原食品城,开展生猪深加工,加快形成600万头生猪屠宰产能,打造全产业链、全过程可追溯的冷链生产、加工、配送基地。产值有望在3年内突破300亿元,把内乡打造成全国肉食品加工基地县,吸引国内著名的食品加工业、餐饮企业、生物制药企业洽谈入驻。建设农牧装备园,已有10家牧原供应链企业入驻园区,企业链接更加紧密。围绕国家“运猪变运肉”的要求,建设立体库共2.5万吨,带动冷链运输签约车辆300多辆。

  发展订单产业。打造提升聚爱优选电商平台,建设数字化食材采购系统,配套智慧物流、自动化分拣、智慧监控等现代化设备体系。规划建设内乡县高标准“中央厨房”项目,实现统一管理运营,打造配送标杆,提升中小学生餐饮食品安全标准,助力内乡食品产业升级。三是发展电商产业。打造提升牧原聚爱优选电商平台,实施“农村便民超市+聚爱生鲜自提”运营模式,乡村电商服务站提标升级加快。建立完善电商孵化园和村级服务站,供、产、销实现无缝对接,推动企业互联互通,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以提升产品竞争力为目标

  建立联农带农富农机制

  牧原公司围绕优化供应链,努力形成产业上下游之间深度融合,实现了“无缝对接”和“链上共赢”。

  优化金融服务。坚持实施金融高地和数字赋能战略,着力打造大数据中心和生猪产业链数字化金融平台,助力内乡实现“全国现代猪产业第一县”战略目标。搭建了由政府、牧原集团、金融部门组成的生猪产业链数字化金融平台,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2021年全县直接融资达106亿元。建设金融街项目,逐步形成以牧原集团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打造“一廊一街四中心”,实现未来二十年金融商务服务。

  加强科研创新。牧原肉食综合体创新“三防智能猪舍”,实现5G全覆盖,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有效应用,科技促进养猪实现产业化、系统化和工业化,打破了传统养猪方式,挑战了养殖密度、物流成本、产出效率三个极限。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已出现170日龄140公斤全球领先的超级成绩。投资建设牧原职业学院,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运用现代化农业实用技术的能力和从事二、三产业的就业能力。加快盛达专用汽车发展,积极研发涉及洒水车、吸污车、饲料车、运输专用车。牧原股份基于“混合云的智慧养殖综合服务平台”成为企业上云典型案例,牧原食品成为创建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内乡县大数据中心,打造数字综合服务平台和物联网智慧物流中心,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为内乡县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以牧原肉食综合体为例:一是通过流转土地,长期租赁农用地,增加当地农民收入。二是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人均工资8万元/年,间接带动就业5000余人,为当地提供高收入的就业机会。三是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养殖综合体年可出栏210万头生猪,平均30头猪涵养1亩地,区域内化肥减量达到50%~70%,亩均增产10%,降低农民种地投入成本,达到了“猪养田、田养猪”的链网重构生态模式。

  (作者单位:张定安,河南省内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苗俊锋,河南省内乡县畜牧局)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