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农业新蓝海的战略起点——广西加快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3-12-18 09:25:52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中国农村杂志社采访组 字号:【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对广西提出“五个更大”重要要求,为建设壮美广西寄予了更高期望。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新征程中,作为粮食产销平衡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广西农业起笔落在何处?如何展现“八桂力量”?

  本期特别报道带您走进广西,看这片“宝藏”之地,如何探路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探寻特色农业发展之道,走出一条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蝶变迈进的农业强区之路。

  秋末冬初,八桂大地依然生机盎然,氤氲着收获的气息。

  在贺州市平桂区羊头镇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的一排排新式蔬菜大棚里,彩椒、水果椒、番茄结满枝头,种植户们正忙着采收;在北海市银海区向海大道产业示范带大棚基地的智能温室里,果蔬享受着恒温“空调房”,长势喜人……

  这,就是广西现代设施农业的魅力!

  步入新发展阶段,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聚力现代设施农业、加快建设农业强区的重大决策,提出要把设施农业作为一项战略工作来抓,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广西现代设施农业从少到多,从小到强,从点到面,在一栋栋新式果蔬大棚、一间间智能禽畜棚舍、一片片现代海洋牧场的建设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幅幅“盈车嘉穗禽健畜壮,田园四季瓜果飘香”的瑰丽画卷正在八桂大地渐次铺展,为全面建设农业强区写下生动注脚。

  牢记嘱托、勇毅破题,

  八桂大地启新篇

  思想之旗领航向,人间正道开新篇。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新征程中,作为粮食产销平衡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如何展现“八桂力量”?广西正以深邃的思考、扎实的实践,回答好时代之问。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战略使命

  全国每3勺糖就有2勺来自广西;全国人民每吃4个柑橘,就有1个来自广西;全国人民每吃掉5个火龙果,就有1个产自南宁;全球10朵茉莉花,6朵从横州市发货……物产丰饶的广西,除了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糖料蔗、蔬菜、水果、蚕茧等特色农产品产量也位居全国前列。

  党的二十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对广西提出“五个更大”重要要求,对建设壮美广西寄予了更高期望。

  殷殷嘱托重千钧,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中,广西农业发展起笔落在何处?

  “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设施农业大有可为,要发展日光温室、植物工厂和集约化畜禽养殖,推进陆基和深远海养殖渔场建设,拓宽农业生产空间领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成为广西勇闯农业新蓝海的坚强指引。

  一年来,广西牢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空间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桑则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设施渔业,向设施农业要食物,不断满足全国人民对肉、蛋、奶、菜、果等食物需求。

  “2022年底,全区设施农业产值2200多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新一轮规划,设施农业将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在前不久召开的广西全区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现场推进会上,自治区党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厅长、乡村振兴局局长黄智宇信心满满地说。

  ——实现农业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考量

  北回归线横跨下的广西,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但同样面临“看天吃饭”的困扰。比之传统农业,现代设施农业却能突破地域与四季的“自然限制”,让“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从祈盼成为现实。

  对此,广西有着清醒的认识:当前,正处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船到中流浪更急,站在新的起点,要下定决心,加快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不进则退、非进不可——

  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转型升级,下大力气开展高效绿色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核心攻关,切实保护好壮乡“金不换”的生态优势,提高农地集约化利用水平;

  打造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高端设施农业引领科技方向,中、低端设施农业联农带农,因地制宜、博采众长、“百花齐放”;

  补齐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短板,不断延伸产业链、畅通循环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一道农业增产提质和农民增收的靓丽风景线……

  一系列措施背后,是广西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战略思考和科学定位:设施农业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农业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广西在推动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上迈出新步伐,既是战略笃定,又是战术选择。

  思想解放向前一步,高质量发展便更进一步。站在高质量跨越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高度谋划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让广西农业更美好。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战略举措

  今年秋天,南宁市马山县乔利乡果蔬产业示范区的火龙果丰产丰收,红彤彤的火龙果将村民的日子映照得愈发红火。“以前家里只能种玉米,一年收入只有2000多元,现在一年的收入有1万多元,日子越过越好了。”六达屯村民韦荣乐对现在的新生活很满意。

  集“老、少、边、山、库”于一体的广西曾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要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继续支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对广西工作提出期望要求,对壮乡儿女寄予深情厚爱。

  亲切关怀温暖人心,殷殷嘱托催人奋进!为落实“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注重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让农民挑上‘金扁担’”的要求,广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激发脱贫地区振兴发展内生动力。

  就在不久前,广西再次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狠抓秋冬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加快推进一批设施农业项目,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丰收,并将其作为冲刺全年目标“六个攻坚行动”的首要任务。

  走进壮乡大地,现代设施农业项目像“星星之火”,正坚定而持续地“燎原”开来。立足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积极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壮乡儿女开启了乡村振兴新篇章。

  内提外拓、履践致远,

  砥砺深耕勇担当

  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是广西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破局之举。如今,以人才、科技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驱动壮美八桂大地坚定迈向农业强区。

  ——躬身领跑振兴路

  “今天我养牛,明天牛养我”,在崇左市天等县乡村随处可见这条标语,十分提气。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78%,可谓八山一水一分田。在天等县委书记麦成柱眼里,这里的山谷、稻草、玉米秸秆和甘蔗尾叶,都是发展肉牛现代化规模养殖的天然优势。

  麦成柱书记的想法与广西农业农村厅派驻天等县工作队队长黄树丛的专业经验不谋而合,依托农业农村厅11个定点帮扶村“十四五”特色产业规划项目,肉牛现代化养殖落地开花:全县一百多个肉牛养殖小区、几千头肉牛的大型现代化养殖场陆续兴起,兴宏牲畜交易市场补齐养牛产业链最大一环……厅县共牵一头牛,同步“犇”富路。

  这,被广西称为“组团式帮扶、抱团式发展”。这个“组团”不简单,“从畜牧养殖到林果产业、从基层党建到人才‘引育留用’,打出定点帮扶‘组合拳’,保障全覆盖,凝聚农业农村系统专业力量,围绕党建、人才、项目等方面优化整合资源,助推天等县产业转型升级。”黄树丛介绍。

  实招不仅于此。从2022年开始,广西大力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千雁万群”“头雁”培育五年行动计划,依托知名农业院校,每年培育700名国家级“头雁”和2000名自治区级“头雁”,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与广西农业农村现代化相适应,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乡村产业振兴“头雁”队伍。

  光有“头雁”领航仍不够,还需“群雁”齐飞,形成“雁阵”效应。广西持续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壮大工程,依托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大力扶持现代设施农业经营主体,为现代农业发展组建起“主力军”。

  ——强化保障增“质智”

  天气渐凉,在来宾市兴宾区小平阳镇,元凌渔业田园综合体、新三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皇氏乳业现代设施农业等各项特色产业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年产10万吨的“非粮型肉牛专用秸秆颗粒饲料”项目也已顺利落地。村民们看在眼里,喜上眉梢。

  小镇巨变,只是广西为设施农业用地用海“导航”的缩影。广西专门出台加强和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文件,简化设施农业用地备案流程,全面实行设施农业用地“上图入库”,充分保障设施农业现代化、多样化及生态环保的合理用地需求,为设施农业用地用海合理需求“松绑解套”。

  农业现代化要破局,抓基地是基础,建设施是重点。从简易土棚到连栋钢架大棚、智能温室,从传统禽畜舍栏到立体化、自动化、智能化养殖工厂,从开放式挖塘养鱼到陆基高位圆池循环水养殖、重力式深水网箱养殖……广西现代设施农业技术日新月异,生产设备不断迭代升级。

  升级设施只是第一步,关键是增加含“科”量。现在,一大批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在广西各地破土而出:果蔬“三避”种植、蔬菜集约化育苗、生产管理自动控制、新型水肥一体化、生物生长动态监测,高层楼房养猪、家禽叠层高效笼养、植物工厂、鱼菜共生立体工厂等集约化种养模式……“科技芯”正源源不断地迸发“硬核”力量。

  ——蓝图指引开新局

  支持现代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广西可谓不遗余力,政府、科研、金融、市场等各方力量共同发力、同题共答、同频共振、一体推进。

  广西印发了《广西加快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从用地、财政、金融等多方面加大扶持设施农业发展。《广西设施蔬菜基地建设规范》《广西设施农业项目建设流程指南》《关于实施2023年支持牛羊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为设施农业发展指明方向、保驾护航。

  设施农业项目不能“建而不成、成而不用、用而不好”。一方面,开展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招商活动,招引设施农业全产业链企业,另一方面,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个方案”的设施农业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在主题教育中开展专项帮扶行动,真情实意服务项目落地。

  设施农业投入大、周期长,需要示范引领。广西将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作为样板,先踩“慢三步”,再跳“圆舞曲”,划分阶段、循序渐进地推动示范区由点成线、连线成面。数年来,区市县乡四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看得见、摸得着、学得来、用得上,成为现代农业新样板。

  财政金融活水也在精准滴灌。仅2023年上半年,广西就统筹落实11多亿元支持设施农业发展。“桂惠贷”贴息、政金企融资对接、设施农业重点项目“白名单”……不断拓宽的金融支持渠道为设施农业发展注入源源活水。

  广西还大力实施农业品牌强农行动,打造“桂字号”农业品牌603个,绿色、长寿、富硒农产品品牌转型升级成效突出,品牌价值超过5250亿元。2023年,广西有14个农产品进入全国农业区域品牌百强榜。

  从高山峻岭到广阔海洋,从都市郊野到边关村寨,各具特色的设施农业项目正在八桂大地上构成一幅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美丽画卷,蓄势实现向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一跃。

  光景日新、未来可期,

  “新”欣向荣势如虹

  广袤田野涌现越来越多的温室大棚,“二师兄”们住上智能化集群式楼房,鱼儿游进运用循环水的生态式圈养……广西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已然平稳起步,正一路高歌猛进。

  ——再攀新高地,夯实农业基石

  生态安全、高产优质高效,这是现代设施农业应有的模样。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扛稳解决设施农业发展种源问题的大旗。

  广西野生稻、栽培稻、甘蔗、糯玉米种质资源分别占全国保存总量1/2、1/6、1/2、1/3。广西上下牢记“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的重要指示,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

  历经数个寒暑交替,全区3家种质资源圃(库)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名单;新审定农作物(蚕)品种326个,总量全国排名第三,其中水稻199个,全国排名第二;芒果、桑蚕品种创新水平保持全国前列,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事虽难,做则必成。过去数年,广西农业产业发展成果丰硕。“10+3+N”产业体系加快构建。集中做强糖蔗、蔬菜、水果等十大千亿元级特色产业集群,做优现代种业、设施农业、数字农业3大现代农业,做精茧丝绸、芒果等N个亮点特色产业。

  目前,广西设施农业规模和产能正持续扩大。2023年全区实施了82个1000万以上的设施农业重大项目,设施蔬菜面积达61.3万亩,设施园林水果846万亩,推动水果产业规模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1位。畜禽设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62.5%,年出栏量稳步上升。设施渔业优势明显,占全区渔业养殖产量的65.25%,超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壮乡儿女挥洒汗水,化作端稳“饭碗子”、拎稳“菜篮子”、托稳“果盘子”的坚强底气。

  ——激活新引擎,畅通城乡循环

  从空中俯瞰贵港市港南区亚计山现代生态养殖(核心)示范区,群山怀抱、森林依旧、碧水长流,这里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种公猪站,而且正在“跨二进三”,变身农业观光旅游新景区,成为城里人的“诗和远方”。

  这里原本是广西扬翔公司投资建设的集群式楼房智能化养猪场。公司副总裁高远飞说,推进现代设施农业,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不仅指明了企业发展的方向,更坚定了加大投资养猪业相关技术研发的信心。

  不只是扬翔公司信心十足,广西现代设施农业正日益成为工商资本青睐的农业新蓝海。在不久前召开的2023年金融助力设施农业发展政金企融资对接会上,27家金融机构、近100家设施农业企业参加会议,当场签约项目14个,签约金额约200亿元,显示出现代设施农业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受现代设施农业吸引的还有各路能人。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方宏挣、方宏纯兄弟俩就是奔着果树现代化种植回乡,他们带回了种植、田间管理环节的先进农业技术,此外还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展电商,把本地水果卖到全国各地,解决了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

  像兄弟俩一样,近年来,广西各地农村涌现出一批“新农人”群体,他们中既有大学毕业生,也有城市白领。“新农人”采用先进农业技术发展规模种植,借助电商平台拉动销售,通过网络直播培育“粉丝经济”,这些元素为农业注入新的活力。

  ——开辟新战场,拓宽增收渠道

  走进天等县瑞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恒温恒湿菇房,只见一簇簇秀珍菇钻出菌包,村民农芳飘正在抓紧时间剪摘。她说:“我以前在外面打工,收入很不稳定,现在经过培训后在家门口上班,每月收入3000多元,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生活过得舒心。”

  无独有偶。贺州市平桂区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里瓜果飘香,从这里出发,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增加设施农业1万多亩、产值2亿多元,实现土地租金、务工薪金、入股分红、自主经营等方面的联农带农,务工家庭户年均增加工资性收入约3万元,直接带动30个村年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

  “菜篮子”连着“钱袋子”,从田头到餐桌的高效供给,对于促进产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至关重要。广西正加快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打通流通“毛细血管”,促进产销有效对接,广西“菜篮子”拎得越来越稳当,百姓“钱袋子”也越来越鼓起来。

  日益兴旺的设施农业,也让广西力推的“抱团式发展”有了载体。在南宁市青秀区刘圩镇现代设施蔬菜生产基地里,村集体共同出资注册成立的镇级平台公司,正在全链条服务设施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愈发扎实。

  广西始终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林果蔬畜糖特色资源优势,打造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强化农民利益联结,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这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好路子。

  “再唱山歌献给党,好似石榴籽抱团,万众一心奔前方……”一首新编歌曲《多谢了》道出广西干部群众的心声。新的征程已经起航,更加精彩的故事必定继续演绎。

  (采访组成员:雷刘功、何晓霞、周嵘)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