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 “五微一大”促进景美业兴人旺
时间:2023-10-31 10:56:00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 字号:【

  近年来,沅陵县深入学习践行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认真贯彻落实“我的家乡我建设”“湖湘千万工程”和市委市政府建设美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乡土味、乡亲味、乡愁味为特色,聚力打造“百村万户”示范载体,突出“五个注重”,实现了“五个转变”,实行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提升。

  高点定位

  从“脏乱差”到“乡村美”

  坚持高站位推进、高品位规划、高定位部署“三高”标准创建和美乡村,着力打造点上精致、线上精彩、面上精美的乡村风貌。一是高站位合力推进。坚持县级领导联村办点示范,县、乡、村三级书记齐抓共管,形成了县级统筹、乡镇主抓、村组落实、农民主体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高品位规划引领。从2022年开始,每年县财政奖补3000万元,示范创建100个“和美村寨”和10000户“美丽庭院”。注重借力赋能,引进清华大学等设计团队,高起点、个性化量身打造,组织干部深入长沙等地学习,以“他山之石”,为“和美乡村”建设汇入新元素、新理念。三是高定位周密部署。坚持以民意基础为引领,充分考虑村庄规划、资源禀赋、示范优势等因素,聚焦公路干线、溪河两岸、传统村落和集镇郊区等重要节点村落,按照整治一批、提升一批、巩固一批、示范一批的原则,将369个村分类打造,创建了一批“美丽庭院”和“和美村寨”,实现栋栋特色民居错落有致,座座村居院落干净整洁,乡村步步皆景、处处如画。

  发动群众

  由“独角戏”到“大合唱”

  创建“党建引领、乡村主导、群众主体、乡贤参与、群团助力”新模式,凝聚全民参与的强大合力。一是党员联户暖民心。在和美乡村建设中,党员干部带头改,每人联系3~5户,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村,热心帮助群众改变落后卫生习惯。二是全员参与聚民力。农村“五老”“乡贤”牵头示范,以大屋场为单元,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换物品活动。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牵头,通过“屋场会”等形式发动志愿者16000多人,建立保洁队伍3000多人。三是创新载体树民风。率先在马底驿乡牧马溪村和东溪村打造集法制宣传、法律服务、纠纷调解为一体的“智慧屋场”;在深溪口隆兴村和桂竹潭村打造宣传清廉文化的“清廉乡村”,并在全县范围全面推广。四是塑形铸魂树典型。坚持“塑形”与“铸魂”并进,涌现出一批整治提升的先进典型。

  长效治理

  从“突击应对”到“常态管理”

  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以“五微”措施,“靶向”破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一是以微网格破解庭院卫生整治难题。针对少数群众卫生习惯差的问题,以“微网格”实现精准治理。落实党员干部“五个到户”,推行“党建+微网格”模式,压实微网格“一长两员”工作职责,督促指导群众管理好个人庭院卫生。二是以微整治破解农村脏乱差难题。实施“三清一改”整治提升,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村内塘沟、畜禽养殖粪污等生产生活废弃物,重点改善农村“路水电气房厕及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条件。三是以微改造破解住房安全难题。针对农村空心房多、木房多、破旧猪栏厕所多、菜园杂乱无章等现象,按照政府奖补材料、群众自建、专业人员打磨刷漆的方式进行拆除和微改造,升级改造成村中“微菜园”“微景观”。四是以微服务破解公共建设难题。对“空心房”、猪栏厕所拆除后的闲置空地,通过土地置换或村组签订权属协议,将其作为公共区域统一规划使用,建设微公园、停车场等公共设施。五是以微分类破解改厕难题。分类实施“缸体式、现浇式、湿地式”和“单户单体+人工湿地、多户连片+人工湿地”改厕模式,“一组一样,一户一策”,有效破解改厕难题。

  打擂比武

  从“面上治标”到“全面治本”

  坚持横向打擂台,纵向抓攻坚,推行“以考促治、科学评价、以奖代补”的评估推进机制。一是强化打擂比武。一季度举办一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打擂台”考核评比,对先进单位和“三佳”村居在推进大会上现场授红旗,对后进单位和“三差”村居在大会上现场授警示黄旗并表态发言,同时现场兑现奖罚。全县上下擂响战鼓,各乡镇、村居相互比拼、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形成了“比学赶超”浓厚氛围。二是强化VR暗访。充分利用VR视觉系统,组织人员不定期对全县各乡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进行暗访拍摄,对“脏乱差”问题进行分类编辑,运用720度全景影像点对点标注,及时对点交办,限期整改销号,同时举一反三,追根溯源,提质扩面,确保彻底全面整治到位。三是强化示范创建。充分挖掘女性当家作主、尚洁爱美、勤俭善理三大优势,落实落细“美家美妇”大比武活动,切实有效发挥了广大妇女在农村人居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卫生整治中的践行者、主力军作用。截至目前,集中开展宣传活动场次230次,开展志愿服务9000余次,评选出“六美家庭”“清廉家庭”“最美家庭”等各类示范家庭户2000多户。

  产村融合

  从“干净整洁”到“生态宜居”

  统筹和美乡村与产业振兴,推动茶叶、油茶、中药材、果蔬等产业项目融合发展,促进和美乡村建设提档升级。一是“生态文旅+和美乡村”融合发展。打造“茶园茶乡+金文化体验,水寨渔乡+渔家体验,果蔬苗乡+农耕体验,景色山乡+亲情体验,文化书乡+民俗体验”等特色村寨、产业基地和精品旅游线路。先后打造凉水井“果蔬特色镇”、楠木铺蓝莓综合休闲产业园、太常沅陵酱酒高粱原料基地等综合体,创新“三合一体”茶旅、工旅、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二是“中药材+和美乡村”同步发展。围绕打造中药材百亿产业链,规划实施一批美丽乡村项目,先后建成清浪天湖池万亩药场、麻溪铺五千亩药场、杜家坪三千亩药场等生态药场,打造了齐眉界、盘古生态康养基地等一批中药材产业融合发展综合体,建设乡村药园、花园,为美丽乡村增姿添彩。三是“四好农村路+和美乡村”带动发展。把“四好农村路”与全域旅游、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相结合,让所有脱贫村通上了等级公路,带动沿线发展林果、采摘等休闲农业。四是“新型经营主体+和美乡村”联动发展。创新和美乡村投入机制,培育提升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创客和农业服务组织等经营主体,鼓励“产业项目+和美乡村”联动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村建设特色产业园、小微创业园,利用闲置厂房、农房等建设共享办公、共享创业空间,吸引年轻人回来、城里人进来。加快三产融合、产村融合,做优做强农家乐民宿,壮大电子商务、养生养老、文化创意、运动健康、乡村旅游等业态,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湖南省沅陵县农村人居办供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