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历史机遇 打造种业优势企业集群——全国种业企业扶优工作推进会观察
时间:2023-11-21 10:08:34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秦睿 字号:【

  粮安天下,种为粮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推动种业振兴,而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无疑是种业振兴的骨干力量。

  自2021年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种业企业特别是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10月31日,农业农村部在北京召开全国种业企业扶优工作推进会,总结企业扶优工作进展成效,交流典型经验做法。会议邀请了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各省种业管理机构、金融机构和科研单位等多位同志进行发言。在种业振兴即将由“三年打基础”进入“五年见成效”的转折点上,企业扶优进展如何?在新形势、新背景下,企业将会如何发挥主体作用?全国种业企业扶优工作推进会给出了答案。

  势头足 成效优

  扛起种业“国家队”使命担当

  “2021年以前我国白羽肉鸡种源100%被国外企业‘卡脖子’,国外企业完全掌握种源的定价权,价格、数量都由他们说了算。”说起这段经历,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凡感慨万千。

  如何改变种源受制于人的局面?

  十年间,面对极其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圣农冒着被断供停摆的风险,在远离人烟的大山深处持续育种。终于在2021年底,其自主培育的“圣泽901”白羽肉鸡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与其他两个白羽肉鸡品种一同,彻底解决了中国白羽肉鸡种源“卡脖子”问题。

  福建圣农对白羽肉鸡的育种探索,只是众多种业企业发展的缩影,要实现由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的转变,必须逐步形成由领军企业、特色企业、专业化平台企业共同组成协同发展的国家种业振兴企业集群。

  2022年,农业农村部从三万余家企业中遴选出270家种业企业,形成一批有组织、有优势、有特色的攻关战略力量。各地响应号召,积极谋划支持政策,建立与国家阵型企业“一对一”联系机制,江苏安排3.78亿元支持种业企业承担“揭榜挂帅”项目,湖北每年安排1亿元支持培育壮大种业龙头企业,温氏集团联合广东种业集团、现代种业基金,打造国内一流生猪育种企业,中国农业大学围绕蛋鸡、奶牛、北京鸭等主要畜禽种业,与首农、大北农等企业开展智能育种、营养健康农作物、畜禽重大新品种培育等领域深度合作。

  两年多来,阵型企业乘势而上,以隆平高科、宁波微萌、华智生物为首的领军企业、特色企业、专业化平台企业加速发展,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22年,国家农作物种业阵型企业资产总额突破600亿元,研发投入超过17亿元,219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资产实力更加雄厚,科研投入显著增加,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为高质量推进种业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强保障 促合作

  集中力量支持阵型企业发展

  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常年用种100亿公斤,养殖业每年需仔猪6亿多头、雏禽150亿羽、水产苗种6万亿尾,绝大多数来自企业。因此,种业振兴应当让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唱主角”。

  培育优势种业企业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需要久久为功,全面布局。以安徽省为例,省委一号文件连续把“企业扶优”列入种业振兴的重点任务,细化扶持种业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合肥市出台《种业之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加快优质资源向企业聚集,重点推动种业企业全产业链发展。及时了解企业诉求,加大力度纾困解难,为企业当好“店小二”、做好“贴心人”。

  企业有所呼,政府有所应。2022年7月,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关于扶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发展的通知》,将推进科研单位、金融机构和种业基地与阵型企业“三对接”作为企业扶优的重要平台,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会上,4家企业代表与金融机构和科研单位现场签订合作协议,展现了“三对接”新成果。

  贷款融资是种业企业的普遍需求,也是多数企业面临的难点问题。人民银行等多部门联合发文,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种业阵型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和再融资。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文鼓励保险机构开展制种保险试点。农发行加大对种业领域专精特色企业支持力度。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创新推出活体牲畜抵押、植物新品种权质押等担保方式,解决融资担保难题。多措并举,打通金融支持的“最后一公里”。

  抓机遇 谋发展

  打造更多种业“百年老店”

  今年6月,由北京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自主培育的高产蛋鸡品种“京红1号”和白羽肉鸡品种“沃德188”父母代种鸡首次走出国门,出口坦桑尼亚,参与国际竞争,这意味着国产畜禽品种进入国际市场迈出了历史性一步。

  近年来,中国种业在世界舞台上不断迸发活力,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先正达、隆平高科稳居全球种业前十强,北京峪口禽业稳居世界蛋鸡育种前三强,一跃成长为世界最大的蛋鸡制种企业。杂交水稻种子出口数量、推广面积持续稳定增长,花椰菜种子在南亚地区已形成品牌。随着海南、杨凌等自贸港(区)种业支持政策完善落地,企业国际交流平台进一步拓展。

  从发展形势看,种业领域正逢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市场预期稳、发展空间大,种业企业迎来了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好时机。抓合作就是抓机遇,2021年起,先正达集团(中国)与14个县级政府合作共建基地,探索优化“大品种+大基地”长效机制,通过合力打造现代供应链中心,实现种子生产质控体系全覆盖,研究推广先进制种技术,有力带动了当地制种产业升级和农民增产增收。

  企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强大的人才储备是种企发展的坚实支撑。2022年,农业农村部举办种业发展战略人才高级研修班,针对企业扶优扶强的根本需求,开设了10余堂培训课程;中国农业大学面向种业企业一线需求,专门培养育种工程博士,支持“中国种业菁英班”“牛精英”等实践型人才培养,为种业振兴打好人才基础。

  良好的市场环境是种企发展的“保护网”。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种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特别是近期,农作物种子认证制度的正式启动实施,对于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种业品牌具有重要作用。

  “种业企业扶优行动虽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也只是开了个好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很多难题要破解。”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二级巡视员谢焱表示,目前,多数种业企业仍存在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下一步,将持续深入实施种业企业扶优行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一体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机制创新,加快培育种业振兴的骨干力量。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