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蔚县,位于张家口市南部140公里处,从张家口出发驶入蔚县,一路向南,可以看见窗外的风景不断变化,从北部延绵的丘陵到中部平缓的河川,再到最南部便可看到郁郁深山。蔚县地理环境复杂多变,被恒山、燕山、太行山三山环绕,独特地理位置造就了蔚县多样化的产业生态,却也曾成为当地人难以翻越的“贫困大山”。
2019年底,蔚县翻过这座山,圆满完成了脱贫摘帽任务。全县8122户13644人稳定脱贫,80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66%。如今,要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抓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个首要任务,还必须在人才、市场、资金等方面下功夫,挖潜力、扬优势、补短板。为此,蔚县从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以及文化振兴出发,努力交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优异答卷。
选好领路人 治好一个村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在人。打造一支有觉悟、有热情、有能力的乡村干部队伍,发挥头雁效应,才能带着乡亲们走向富裕之路。
“2021年农村‘两委’换届,在人才选拔上,我们扩大视野,鼓励治村能人、退役军人等群体积极参选,为咱们村里选好领路人。”蔚县县委组织部研究室主任苏海涛介绍。正所谓“选好领路人,治好一个村”,通过各方协调联动,拓宽选人渠道,蔚县最终选派了43家国企高管、293家民营企业家、14名致富能人,通过一帮一、一帮多形式,到全县560个村和社区担任产业书记或主任,这项工作也是县委书记抓的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产业书记(主任)不仅带领着村“两委”干部“走出去”推介本地风土人情、特色资源,还将投资企业“请进来”,搭建起村企双向招商交流平台。产业书记(主任)下派以来,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公益捐赠、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累计撬动各类帮扶资金11.8亿元,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4319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812个,实现乡村劳动力就业8000余人。
“从去年开始,蔚县还开展了争先创优行动,从每个乡镇选三个党建示范点,形成了10个具有特色的支部,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老兵支部。”苏海涛说。蔚县是革命老区、兵员大县,有退役军人13152名,位于县城南5公里处的吕家庄村更是有“退役军人多、退役军人党员多”的特点。过去吕家庄村曾长期处于村庄管理难、产业发展难、群众动员难、党员发挥作用难的“四难”境地,如今吕家庄村旧貌换新颜,产业发展起来了,生活富裕起来了,精神面貌也好起来了,这些变化都离不开这支“老兵支部”。
退役军人吃苦耐劳、听从指挥、乐于奉献,村党支部看到了本村退役军人多的优势,将40名党员和退役军人聚集起来,混编组成“吕家庄老兵突击队”,为老百姓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此前有一名村民开拖拉机侧翻被压在车下,接到求救电话后,‘老兵突击队’立即展开了救援,后来这名村民还来送了锦旗呢。”宋家庄镇组织委员孙亚男说。
近年来,蔚县坚持“乡村振兴退役军人先行”理念,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搭平台、设基金、创模式、搞服务,全力激发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高涨热情,创新探索出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的“1135”工作法,示范催生出“老兵支部”“老兵突击队”“退伍不褪色”合作社等一批退役军人团体组织,成为助推全县示范区建设的生力军。在老兵支部的统一带领下,吕家庄村摸索出了一套“党建+班排制”的服务群众模式,将全村划分12个排36个班,班长、排长由党员、退役军人、村民代表担任,以班为单位实行党员联系群众、群众互联互助的“双联”机制,全面全天候服务群众。在老兵支部的带领下,吕家庄村土地流转4000亩,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
延长产业链 带富一批人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过去,蔚县通过产业扶贫,发展了一批自己的优势产业,带动贫困群众摘掉了“穷帽子”。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更大程度地发挥产业优势成为蔚县探索的新方向。
为持续发挥产业的带动作用,蔚县安排了衔接资金2250万元,在21个乡镇45个村每村投入资金50万元,用于发展农产品加工、家具生产、特色旅游产品经营、特色养殖等项目,发展新型村集体经济。有了资金,便有了发展机会,各个村集体立足资源禀赋,差异化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全县结合农业发展实际,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了优质谷子、麒麟西瓜、道地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产业,开辟了一条“短平快”的致富路。
“我们村从种传统白菜改为种有机白菜实现了脱贫,现在我们在种植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养殖业,实现种植、养殖两手抓。”白家庄子村党支部书记白刚说。白家庄子村地处太行山余脉的高寒深山区,过去依托蔬菜产业“发家”。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振集体经济,白家庄子探索“依牛入股”模式,将村民们分散养殖的牛羊托管给蔚县志国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业有了火车头,过去村民散养变集体圈养,“村民不仅不用费心养殖,还不用担心销路,到了年底还能分红,大伙儿都很乐意。”白刚说。
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找问题、补短板,从“扬长避短”变为“扬长补短”。此前,产业链短一直是蔚县的一块“心头病”。为了治好“顽疾”,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蔚县立足本地农业优势,精准招商,延链、补链,引进了一批集种植、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形成了现代农业产业链与产业循环链。
林和畜康养殖场是邢家庄村为拓展集体经济增收渠道而引进的,走进林和畜康养殖场,一辆运输机驶入,将刚从田里收回来的玉米秸秆运送进养殖场,秸秆打捆机正在加工玉米秸秆,发出轰隆隆的响声,一台推土机在一旁协作,时不时地推进没被充分碾压的秸秆。林和畜康养殖场董事长王合介绍,在这里被捻碎的秸秆将会被制作成为饲料,送往不远处的牛棚里,“我们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闭环,村里发展了玉米产业,玉米收割后的秸秆可以做饲料,供应给养殖场,养殖场里的牛羊生成的粪便又可以成为玉米种植的肥料。”林和畜康养殖场董事长王合介绍。产业兴则乡村兴,提振集体经济,补足产业短板,需要凝心聚力、久久为功,蔚县正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抓文旅融合 促文化振兴
蔚县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是全国文化先进县,还是著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古堡已成为蔚县的文化符号,有“八百庄堡八百戏楼”之称,保存下来的古城堡就有300余处,被誉为“河北省古建筑艺术博物馆”。2021年5月,蔚县县委、县政府提出“古堡振兴”,组建古堡振兴“七支队伍”,按照“一城为中心、两路连一带”旅居产业发展思路,推动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特色民宿、文化康养产业发展;2022年11月,申报实施“翠屏山片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将文化旅居产业作为带动群众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的着力点,打造特色品牌,赋能乡村振兴,南山小院、铭悦觉醒城等20家精品民宿建成运营。
有村便有堡,见堡则是村。翠屏山脚下的邢家庄村古堡资源丰富,地理环境优美,小兵张嘎、亮剑等30余部影视作品曾在此取景,是中国传统古村落,河北历史文化名村。此前,许多古堡年久失修,有的只剩下一道堡门和几根柱子,还有的墙体坍塌,墙皮脱落。而现在邢家庄村的古堡焕然一新,被“唤醒”的古堡充分发挥它的潜力,以文带产,争取到了古堡民宿旅游项目,打造了文旅综合体——铭悦·觉醒城项目。觉醒城以民国文化为依托,在这里人们可以体验住宿、采摘、研学、瓷器制作等沉浸式、穿越式的民国文化之旅。“觉醒城带动了村里的就业,很多姐妹都在这里工作,以前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现在村里发展好了,大部分年轻人都回来了。”邢家庄村妇联主任张永平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充实钱袋,也要丰富脑袋。同样在翠屏山脚下的郑家庄子村,打出了一套“白+黑”组合拳,提出了“让村民坐着学懂文化”的口号。
在郑家庄子村,有一个柳树下的微讲堂。天气暖和时,村民最爱坐在微讲堂旁的台阶上晒太阳。村委成员翟亚芳说:“我们村是全省的民主法治示范村,为了让大家坐着就能把法学好,我们专门在村口建了这微讲堂,平时还会有志愿者来做各种分享。”微讲堂抓住村民白天休闲时间,让文化入脑入心。针对部分村民白天要忙工作的情况,为了满足大家的学习需求,村党支部又创办了“南山夜校”,组建13人讲师团,举办 “每周一讲”,多角度、常态化提升村民产业发展能力和创收致富技能。现在,村里有了图书室、文化站、村民广场,老百姓还志愿组建了舞蹈队、锣鼓队,根据村里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事迹,编排各种文化节目,小小的村庄里到处都能看到洋溢着快乐的笑脸。
党建引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产业振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文化赋能,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蔚县正铆足干劲,做好衔接,让乡村振兴有劲头,农村建设有奔头,农民生活有盼头。
(采访组成员:苑体强、王雪梅、徐明、王婷婷、常晓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