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好“丰”光,瓜果满园粮满仓。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当前全国秋粮收获接近尾声,秋冬种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建设农业强国,首要任务就是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当前世界风云变幻,保障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算的不仅是经济账,更是实现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沉甸甸的政治账。
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是端牢中国饭碗的重中之重。今年我国克服“烂场雨”、干旱和暴雨洪灾等不利气候条件,实现夏粮丰收、早稻增产,又冲过台风、霜冻、病虫害等多个关口,全年综合算大账,增减相抵,粮食产量将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抢”回好收成。各地压实政治责任,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多措并举“以秋补夏”。秋粮面积连续第四年增加、达13.1亿亩,比上年增加700多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500万亩。“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项目稳步推进,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10亿亩,今年1~8月建设完成4470万亩,充分发挥了抗灾减灾增产稳产作用。今年我国极端异常天气多发频发,防灾减灾形势严峻复杂,夏季灾害过后,农业农村部采取十项举措推动农业灾后恢复生产,各秋粮主产区抓紧修复灾毁农田和农业设施,加强农资供应保障力度和农技指导,积极组织补种补救,及时赔付受灾农户,最大程度减少农业损失;11月初又安排加快秋收扫尾、避免出现“雪压粮”,“抢”回了好收成。
“拼”出丰收年。保丰收,关键要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真正落实到位。今年我国积极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加强黑土地保护,推进酸化等耕地治理,改善地力条件,有序复垦复耕撂荒地,加快适配品种选育和应用,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土地潜力进一步释放。同时,农业农村部启动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把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粮食生产“头号工程”,以100个大豆、200个玉米主产县整建制示范带动,针对性制定实施好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集成组装的综合性方案,充分利用国家技术集成创新和推广平台,精准管控各生产环节,提高关键措施到位率,奠定丰收基础。在秋粮生产关键时期,中央财政及时下拨农业防灾救灾资金、玉米大豆“一喷多促”补助资金,做好重大病虫害防控,加强监测预警与田间指导,农业农村部派出多个工作组下沉一线,分区域调度秋收进度,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干群一心“拼”出丰收年。
“激”发积极性。为让粮农挎好“米篮子”、装满“钱袋子”,国家不断健全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政策体系,早稻和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稳中有升,下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100亿元、加大大豆玉米生产者补贴支持力度、增加绿色高产高效资金规模、保持农机农资等补贴稳定,农业保险政策逐步完善,农民种粮激励更足、保障更实、抗风险能力更强、积极性更高。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3%,全国已有超过107万个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面积超过19.7亿亩次,建成专业化粮食产后服务中心5500多个,“田保姆”“粮保姆”助力秋收秋种无缝衔接、压茬推进,机收减损率和耕种管收时效大大提高、种植成本有效降低。粮食“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协同发展,各地在引导农民科学储粮的同时,加大粮食市场价格信息发布力度,及时帮助农民对接大型粮食收购企业,让好粮卖出好价;各级金融机构积极开辟秋收支农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确保卖粮款第一时间发放到农户手中;今年国家还支持建设了一批粮食油料产业园和产业集群,更多小农户分享了粮食产业链增值收益。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时下,夏季粮油作物播种扎实展开,我们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一招不落地抓紧抓实粮食生产,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稳定经济社会大局筑牢坚实支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