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茄哆!”这是驻村工作队走进搬迁群众家听到的招呼语(音译傈僳语,汉语意为“请喝茶”),招呼客人坐下后随即拎起水壶准备倒茶。起身离开时,主人家说得最多是“阿克夏目”(音译傈僳语,汉语为“十分感谢”)用来表达内心的感谢。热情、大方的背后,来源于安置点群众收入不断增加、生活发生明显变化带来的自信。
云南省福贡县鹿马登乡赤洒底村阿路底安置点,现有71户310人,居住着本村阿地马底小组整组62户249人以及其他小组9户61农户。自2018年搬迁入住以来,当地从增加收入、激发内生动力入手,发展乡村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当地居民生活发生明显变化。
端起“生态碗”吃上“生态饭”
迁出地森林面积广阔,气候湿润,依托生态环境良好条件,因地制宜开展种植草果。“我们种下草果2000余亩,并进行提质增效管理,目前已进入挂果的将近1200亩,出售草果每年为搬迁群众户均增收1万元,最高的达到6万;只需开花前、采摘后花几天去除两次草,剩余时间干其他事情。”赤洒底村副主任余友邓说。同时,赤洒底村还大力发展茶叶、中草药、蜜蜂养殖,千方百计拓宽搬迁群众增收渠道。
搬下山后,村民世代砍柴的观念也随之慢慢改变。放下伐木砍刀,成为护林员,每月定期巡山、野外用火管控的“森林卫士”。“刚开始不理解,祖祖辈辈都砍树烧柴,怎么现在不让了?经过工作队耐心讲解,我现在慢慢转变了思维。保护好环境,地里草果长得更好,我前两年种下的5亩生态茶叶长势还不错,今年打算学习养蜂技术。”言语之间,村民批阿四流露出未来生活的憧憬。观念的转变,是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跟批阿四一样,42名护林员或种植草果或养殖蜜蜂,端起“生态碗”吃上了“生态饭”。阿路底安置点所在的赤洒底村,于2020年入围云南省第一批森林乡村名单。
楼上生活,楼下工作
针对部分家庭有小孩、老人无法外出务工的实际,阿路底安置点利用一楼铺面引进民族服饰加工车间,解决留守人员就业问题。“平时到楼下车间做活,有事情就在家做,时间比较灵活。此外,我也是保洁员,还有一笔收入;工作之余,能够兼顾家里和孩子,在家门口每月就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村民娜计仙说出了搬迁后满满的幸福感。
阿路底安置点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除护林员外,34名保洁员化身环境“美容师”,每周三、周六对周边环境进行大扫除,从事垃圾打扫、保洁、绿化等人居工作,每年增加0.96万元收入。
为使“稳得住”更加巩固,安置点在生活便捷上下功夫。太阳能路灯、超市、理发店、医务室、垃圾箱等公共服务全部到位;手机上下单楼下取件、家门口乘公交的生活已经成为现实,搬迁群众的民生需求得到有力保障。
村委成员、驻村工作队经常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打扫卫生、归置物品、讲解医保政策及用药说明等,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通过一点一滴的暖心服务,让在家的人暖心、外出的人放心。
家门口开起招聘会
结合劳动力富余的优势,赤洒底村鼓励搬迁群众外出务工。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培养他们“走出大山看一看”意识。
今年2月24日上午,“珠海市斗门区·怒江州福贡县劳务协作招聘会鹿马登乡专场”在阿路底安置点举行,来自珠海的10家企业14名代表、鹿马登乡辖区内求职者共350余人参加本次招聘会,涉及酒店服务员、动车检修、电子企业、食品生产、汽车配件、精密仪器等多个工种。
早在2月初,阔时节刚结束,劳动力转移就被提上日程。“阿哥,今年外出务工可以领三笔钱呢——稳岗补贴省外1500元,交通补助1000元以及新增加工资收益的10%奖补。像你这样能干耐劳的,全年保底挣4万元,就有4000元的奖补,挣得越多奖的越多,三项补贴算下来就是6500元,相当于免费领取一个月工资。你家是脱贫户,这三项都可以申请,程序不复杂,村委会帮你处理。另外,交通的事情不用担心,我们安排了大巴、动车、飞机运送。”村委会、驻村工作队组成的就业小分队向搬迁群众宣传务工政策。
据统计,安置点共有182个劳动力,截至3月22日实现就业169人,其中省外41人,多数去往上海、广东一带。如今,阿路底安置点越来越多的人实现“从走下大山到走出大山”的转变,通过外出务工实现就业增收。“走出去看一看”的观念不断深入,过上好日子的愿望更加强烈。
未来生活信心不断增强
在每一户搬迁群众家,最显眼的地方都会悬挂两个相框。一张是搬迁前的外景——陡峻的山坡搭建起简易木屋、屋顶铺上搭几块石棉瓦就是住房。那段艰苦岁月,以照片的形式被永久保存。另一张是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与独龙族“老县长”高德荣一行亲切交谈的场景。
“我打算阔时节过完就出去打工,挣点钱学个驾照,以后走亲戚、去哪里也方便,现在的摩托车不太够用了。”34岁的傈僳汉子普三农羞涩地说出自己2023年心愿,引来哈哈大笑。这是2022年四季度开展“三讲三评”活动的一个场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讲述着生活的变化、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打算。以这样拉家常的方式,进一步激发搬迁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此外,安置点结合身边人身边事开展感恩教育,讲得最多的是过去跟现在的对比:“过去出行基本靠人走,很多老人一辈子都没去过县城;住叉叉房茅草房,后来陆续盖了土掌房;吃饭也是个大问题,种点苞谷、豆子,吃苞谷稀饭还经常吃不饱;春节过后好多人家就断了粮!谈不上什么精神生活,背一背柴,找一篮猪食就熬过一天。”自从搬下山后,短短几年,出行有汽车公交,阔时节过完大家陆续出门打工挣钱,目光里充满对未来生活的憧憬。“通过切身感受,引导群众把感恩转化为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实际行动,在党的指引下朝着美好生活阔步向前。”村支部书记李忠成说。
目前,阿路底安置点开通了普惠金融服务点、修建了微菜园,蜂蜜、茶叶等土特产搭着电商“快车”陆续走出大山……赤洒底村正以全域旅游为抓手有序推进半山酒店、茶旅融合产业园项目建设,未来也将给搬迁群众生活带来明显受益。
(作者单位: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