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年代总能牵起特殊的情分,在不少北京人儿时的记忆中,老字号的味道总能牵动人的味蕾。味道醇厚的三元鲜奶、细腻嫩滑的白玉豆腐、绵软咸鲜的王致和腐乳……这些北京市民舌尖上的美味,都同属一个大家族——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追溯历史,首农食品集团的前身之一——北京农垦一路乘风破浪,与时偕行。新中国成立伊始,作为城郊型垦区的代表,北京农垦就被赋予了示范引领京郊农业乃至全国农业生产的重任。虽经历多次改革重组,但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的道路。2017年12月15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对首农、京粮、二商三家市属国企实施联合重组,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应运而生。重组以来,集团以“食安天下、惠泽万家”为使命,坚持党建统领、战略纲领、文化引领“三位一体”治理模式,瞄准高质量发展“靶心”,以科技、品牌双轮驱动,逐步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现代食品产业体系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全产业格局。2022年,集团收入突破1800亿元大关,利润迈上50亿元台阶,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45位,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成为农垦企业当之无愧的“标兵”。
抢前沿赛道
攻关农业“芯片”
西去北京延庆十余里,几幢白色建筑坐落于广阔的苜蓿地间,这里是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奶牛中心种牛基地。整齐排列的牛舍里,一头头种公牛或悠闲地吃着饲料,或安逸地坐卧休息,还不时发出“哞哞”的叫声。据介绍,该中心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奶牛良种繁育及供种基地。
我国的奶牛育种工作始于新中国成立后,彼时,放眼全国,5亿人口仅拥有12万头奶牛,4家乳品厂。时任国家农垦部长的王震将军为发展乳业到处奔走,几乎逢人就讲:“要使人民健康,娃娃们长高一寸,只吃大米和苞谷是不行的,要多喝牛奶,要大力发展奶牛!”于是,在乳业资源极其紧缺的情况下,北京奶牛中心的前身——北京市种公牛站成立了。
从20世纪80年代建立种公牛站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到90年代建立我国首个奶牛“MOET”育种体系、依托中加项目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再到进入新世纪建立我国首个奶牛基因组选择平台、组建国家奶牛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奶牛中心始终身体力行,坚持种业自主创新,推动我国奶牛单产从2000年不足3吨达到2020年的8.3吨,核心群单产从7吨提升到12吨,成为我国奶牛群遗传改良,以及牛群整体水平提高的重要“功臣”。目前,中心依托首农食品集团9万头高产奶牛良种资源群体,建立了国内领先、规模最大的优秀种公牛自主培育体系之一,将冻精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至30%,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内冻精市场第一品牌。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北京烤鸭的原料——北京鸭,是首农食品集团旗下北京金星鸭业有限公司多年不断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早在2008年,金星鸭业就实现了全程质量可追溯,成为中国禽类产品第一个实现可追溯的企业。近年来,金星鸭业与中国农大加强育种合作,在原有“四系填鸭”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升级、优化选育,自主培育了“南口1号”北京鸭烤炙型配套系,成为优质烤鸭的正宗原料。
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农业“芯片”的种子是基础。除奶牛、北京鸭外,集团公司还拥有京系列蛋鸡全代次种质资源,三年来累计推广15亿只,国内市场占有率超50%,是目前唯一不受国外控制的高产畜禽品种;在种猪培育领域中,集团是唯一拥有北京黑猪种质资源的育种公司,麾下中育种猪公司基于全基因组选择、分子标记辅助等育种新技术,持续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中育配套系2.0,创建了分子育种技术体系。目前,集团已初步建成覆盖种类全、产业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的国内一流畜禽种业。
攻关农业“芯片”,抓源头、攻难题,更要育模式、搭平台。为有效聚合科研资源,放大自身在畜禽种业的优势,集团加大与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的战略合作,聚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构建起“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金三角”模式。联合众多科研院所和行业优势单位,牵头组建北京生物种业创新联合体,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的“1+N”模式。集团奶牛中心联合近20家企业和机构成立“奶牛育种自主创新联盟”;三元食品联合北京大学等10余家机构成立“乳品健康科技创新联盟”,构建起协同创新的“联盟”模式。
在领跑国内畜禽种业赛道的同时,首农食品集团还积极开辟全新赛道。其于2021年底投产建成的“翠湖智慧农业创新工场”正颠覆着人们对传统农业的认知。据介绍,这里的一期智能连栋温室是北京市最大、京津冀地区单体最大的蔬菜生产单体连栋温室。其消化吸收了国际先进技术,将设施设备国产化率提高到80%,比荷兰纯进口温室建设成本降低了30%,让更现代、智慧的农业技术走进了百姓的日常生活。
塑品牌文化
老字号掀“国潮”
北京西单更新场的一隅,人头攒动,“国潮风”的首农老字号联名文创产品摆放在展览区,引来众多年轻人争相打卡拍照。“90后”市民关先生仔细挑选后,拿起京华茶叶的新款袋泡茶说:“从外观上还有便捷程度上,这款茶都特别符合我的消费观。”
这是首农食品集团近年来激发老字号活力的一次品牌跨界尝试。重组以后,集团持有19个北京老字号,包括13个中华老字号,还持有15个中国驰名商标、24个北京著名商标。集团高度重视品牌建设,确立“安心品质、共享美好”的品牌核心价值,定位母子品牌关系,尤其注重老字号品牌转型,启动“保护传承、创新激活”老字号品牌发展规划。首农食品人敏锐地意识到,老字号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守正创新,不断尝试。
“集团近年来抓住新国潮契机,借助品牌集群优势,不断挖掘品牌内涵文化。”谈及老字号的转型,首农食品集团品牌有关负责人介绍,集团11家老字号企业出台一企一策发展规划,聘请专业机构制定实施《老字号激活报告》,促进老字号企业在品牌推广、产品创新等方面转型升级。
在品牌端,首农食品集团瞄准IP(知识产权)概念热潮,架起与年轻人沟通的桥梁,激发老字号活力。借力“出圈”,与《上新了·故宫》《跨界歌王》《最美中国戏》等热门综艺节目跨界携手,以热门IP打造老字号新形象。不仅借力,更主动发力打造IP。集团推出“首农美好拾光”老字号品牌集群IP,通过拍摄老字号微电影,在市区商圈举办快闪店,在新媒体端结合热点话题二次创作、传播等活动,为老字号注入国潮元素,插上时尚的翅膀。
品牌形象抵心间,新产品也直抵消费者的舌尖。王致和公司挖掘营养健康需求,创新研发上市低盐腐乳,降盐含量40%;六必居发挥前门博物馆前店后厂模式,跨界生产黑芝麻、黑蒜口味冰淇淋,吸引年轻人打卡;清真老字号品牌月盛斋顺应消费需求,推出“老汤羊蝎子”等预制菜产品,迅速成为引领行业的爆品……正是瞄准了消费者需求的转变,老字号品牌才能不断与时俱进,实现“逆生长”。
打造优质品牌更需营销抵指尖,首农食品集团积极拓展营销渠道,在线上线下全力开展市场推广。在物美、超市发继续举办“首农食品节”的同时,集团各企业全面入驻京东、天猫、盒马鲜生、美团等主流电商平台。在以数字化经济为主导的当下,引导各品牌抓住“直播+”场景化营销新趋势,持续创新营销方式。2022年线上渠道实现销售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10%。
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更高的附加值。根据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22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首农”品牌价值高达831.85亿元,名列77位。同时,首农食品集团旗下三元、古船、大红门也跻身品牌榜,品牌建设已经成为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重服务民生
“一站式”保供给
踏进首农食品集团旗下北京五环顺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园区,远处的冷链物流车正装配整齐,蓄势待发,满载着生鲜食品驶向市民的餐桌。这些车辆的湿温度、位置、行车速度、驾驶员状态,也都被园区数字化平台监控室实时掌握。“通过全天候的监控平台,能够做到订单管理、商品溯源,并从多方面保证食品安全。”五环顺通总经理秘书张美玉介绍。
走到园区主干道尽头,是公司销售事业部,这里承担着为政府机关、部队、学校、医院和大型企事业单位提供安全、优质的全品类食材一站式服务的任务。点开服务端手机小程序,糕点、酒茶、粮油、果蔬等农副产品被清晰分成八个专栏,每个栏目下货品丰富、价格清晰、操作简便。与之合作的机关单位客户,每天只需动动手指,就有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新鲜食材送货上门,既解决了对多家供应商的管理难题,又大大降低了食品采购的总成本。
“无论是海鲜时蔬,还是盐糖味精,只要是厨房里需要的东西,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们这里买不到。就算厨师长没想好今天吃什么,我们的项目经理也能按照客户平日喜好搭配出一桌营养丰富的饭菜!”五环顺通总经理王青林信心满满地说。这份信心来源于公司多年来对供应链专业领域的探索以及首农食品集团强大的自有产品资源、企业丰富的经销商品资源和高效的全球采购能力。从多年前聚积60多家企业的“小、散、乱”大杂院到如今以冷链物流为核心的新型供应链企业,五环顺通始终在学习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只为打通百姓餐桌“最后一公里”。
五环顺通只是首农食品集团新型供应链——“首农大厨房”的核心成员之一。重组以来,首农食品集团立足服务民生,构建覆盖北京、服务首都的全链贯通供应体系,全力打造“首农大厨房”平台,提供安全、优质的全品类食材一站式服务。在上游,协调货源,按照整合“自有产品+外部产品”的思路,集聚集团内外、京内京外、国内国外的优质产品;在中游,充分发挥公司仓储物流优势,利用数字化调度平台整合北京周边12个物流园区和运输力量,随时保供市场。在下游,全面对接大型商超、电商渠道、农贸市场、机关食堂等供应链下游B端客户,准确掌握客户消费需求,通过以销定产的模式,指导上游基地按需生产、按需供给,提高供给侧质量和效率,形成产地端—消费端精准有效链接的供应链完整闭环,全力保供市民餐桌。
作为承担首都食品供应服务保障的主渠道、主载体、主力军,首农食品集团圆满完成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建党100周年庆典、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历年“全国两会”、夏冬季奥运会、中非合作论坛、“一带一路”论坛、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大会议、活动的食品供应服务保障任务,新冠疫情期间,沿环京省际交界处建设3个生活必需品进京中转站,全力推进应急蔬菜进京货源组织、物资中转、物流保障各项工作,确保特殊时期首都市民“菜篮子”供得上、供得好。
集团不仅服务北京,更辐射全国,以新模式服务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期间,用自身种、养、加、销等全产业链优势,与北京市对口扶贫支援的7个省区近1600家基地、合作社、供应商“结对子”,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近29万人增收致富,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全国消费扶贫典型案例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一系列荣誉,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了农垦力量。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首农食品集团不放松、勇探索,争做新时代垦荒人。首农食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薛刚表示:“我们将持续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牢牢把握国企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用改革解难题、以创新促发展,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健康美好生活的现代产业体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