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连接京津石,处于雄安新区战略腹地,距北京140公里,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京雄保率先联动发展的核心区。保定是粮食生产大市,是京津冀最重要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基地。近年来,保定市立足“京雄保”一体化战略定位,勇担京津冀粮食安全重任,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在京津冀地区先行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为示范引领京津冀地区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树立“新标杆”,为进一步夯实区域粮食安全基础贡献“保定力量”。
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势明显
资源丰富,建设潜力大。保定市光热水土资源匹配度高,耕地平缓,质量优良,水源充足。市域内平原、丘陵、山区等各类地形地貌齐全。全市耕地面积797万亩,以水浇地为主,水浇地占比80%。2度以下坡度的耕地面积为703万亩,占全市耕地的88%。全市永久基本农田面积68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6%。耕地有机质含量,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耕地质量平均等级处于黄淮海区中上等水平。全市有沙河、唐河、易水等大中型灌区6处,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基本完成。
连年丰收,生产能力强。保定市是粮食生产大市,小麦、玉米主产区,粮食产量占河北省的五分之一以上,10个平原县为产粮大县。近年来,通过推进高标准农田“八大工程”建设,粮食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效益“四增长”。小麦最高单产突破800公斤,2022年粮食总产量419万吨,粮食调出量约50万吨。多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河北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与重要农产品保供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科技赋能,创新素质高。保定市现有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大学等高等院校17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全市建成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50家,积极推进100家“博士农场”建设,累积引进新品种、新技术654项。建成4万亩智慧农场,打造“1+22+35”数字农业发展格局,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率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推进,农业科技贡献率65%以上。
多点开花,示范场景多。一是党建引领示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基层党建紧密结合,由村党支部领办土地合作社,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社,实现“小田变大田”,集中连片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集体经济多方共赢。二是打造试点示范。近年来,保定市加强先行先试,已在清苑、徐水、安国、涞水4个县(市、区)开展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探索出“两次流转、一次委托、固定+浮动受益”的村企共建万亩生态智慧农场的“定兴模式”,解决有人干的问题。探索出社会保险参与高标准农田管护工作的“清苑模式”,解决有人管的问题。三是强化体系建设。建立了19个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构建了“村收集信息,乡服务站受理,县、市中心完成交易”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运营服务体系,土地流转规范化率达到100%,为农业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深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统筹推进,建设成效好。全市上图入库高标准农田面积494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72%,占耕地的62%。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57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67%。田间道路通达率丘陵区90%以上、平原区100%。积极开展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示范区建设工作,建立市级耕地质量监测点100个,农用地安全利用率100%。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96%,统防统治覆盖率77%,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40%,农药用量持续负增长。常态化建后管护机制全覆盖,管护责任落实率100%。
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路径清晰
保定市坚决落实“全方位夯实粮食生产根基”要求,紧紧围绕提升粮食产能,坚持新增建设与改造提升相结合,到2025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97.29万亩,在京津冀地区率先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坚持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到2025年累计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27.78万亩,高效节水灌溉覆盖率90%以上。
坚持整区域推进与样板示范区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今年率先将定兴县全域58万亩基本农田全部改造完成,并将高效节水灌溉、数字智慧农业与农田新基建紧密结合,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升级版”和“新样板”,示范带动河北省乃至黄淮海地区高标准农田高质量发展。
目标到2025年,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亩均粮食产能提升15%左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73,耕地质量提升1个等级以上,建后管护责任落实率达到100%,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效明显。试点期内,建设高标准农田335.36万亩,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203.21万亩,改造提升132.1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70.89万亩,占比超过50%。
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决心坚定
全组织保障。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专题部署,将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列入市委一号文件;市政府将“全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加大推进力度;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决定》,在京津冀地区尚属首次。市县全部建立了农田建设工作机制,部门配合密切顺畅,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责任。
全方位推进。市委、市政府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对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做出承诺。各县(市、区)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全要素支撑。创新政策举措,加快落地生效,充分发挥企业、农民积极性、创造性。持续加大在资金保障、金融服务、科技要素、人才引进等多方面的政策和资源投入,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河北省保定市农业农村局供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