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确保稳产保供,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9年聚焦三农,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坚定不移重三农、抓三农的战略定力,为做好今年三农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关键之年。浙江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坚持数字赋能、变革重塑,迭代升维新时代三农工作“369”行动(3大定位、6项要求、9大重点工作),持续擦亮三农金名片。
锚定“两者一兵”,持续擦亮三农金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准确把握工农和城乡关系特征,对农村改革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深入思考和探索实践,形成了“千万工程”等一批三农金名片。做好浙江新时代三农工作,要以持续擦亮三农金名片为牵引,争当“农村改革探路者、城乡融合先行者、乡村振兴排头兵”。
一是压实一个责任。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必须全面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各级党组织书记作为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要亲自谋划、亲自研究、亲自推动,“一竿子插到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把责任清单落实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刚性要求,树立起重三农、抓三农、兴三农的鲜明导向。
二是守住两条底线。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是必须牢牢守住的两条底线。浙江作为全国第二大粮食主销区,土地资源禀赋有限,但也要负起政治责任,压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尽可能多产粮,做到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浙江虽然早在2015年就率先基本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绝对贫困现象,但按照收入在低保1.5倍范围内全部纳入低收入农户的帮扶标准,仍有低收入农户47万户、71万人,要想方设法兜好底、促增收。
三是实施三大行动。聚焦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三条跑道”,大力实施农业“双强”(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乡村建设、农民共富“三大行动”,重构三农工作业务体系、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努力在这场三农变革大局中找准定位、对准跑道,推动从传统格局下的乡村发展到共同富裕大场景下的乡村振兴、从“小三农”到“大三农”、从业务部门到综合部门的转变。
四是擦亮十张金名片。高效生态农业、千万工程、农民创业工程、山海协作工程、城乡统筹配套改革、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后陈经验、万村文化阵地工程、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农民信箱工程等三农金名片,是习近平总书记留给浙江三农的宝贵财富,是浙江农业农村发展守正创新向未来的重要遵循。要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路子走下去,持续擦亮三农金名片,打造更多具有浙江辨识度的三农标志性成果。
把握六项要求,推进全方位变革重塑
三农变革重塑,首要的是观念的变革和方法的重塑。浙江农业农村系统将把2022年作为变革重塑年,推进三农工作观念理念、方式方法融会贯通、迭代升级。
一是坚持系统观念、抓统筹。充分发挥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省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决策参谋等作用,建立三农统筹协调机制,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清单,调动整合各方力量,多跨协同、贯通联动。
二是坚持守好原则、保安全。确保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改变、农民利益不受损、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松动,严守确保粮食安全、耕地面积和质量等红线,严守生命财产安全等防线。
三是坚持聚焦难点、补短板。强化问题导向,谋划实施14项年度三农重大突破性抓手,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坚持不懈深化农业农村本质建设,补短板、锻长板,带动三农事业飞跃。
四是坚持创新赋能、促改革。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三位一体”合作经济、农村金融体制、乡村治理制度等农业农村领域重点改革,强化改革集成、系统谋划,持续推进思路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组织创新。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强队伍。持续实施农民素质培训计划,制定出台三农干部“现代化能力指数”评价办法,全力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人才队伍和“一懂两爱”三农干部队伍。
六是坚持锚定前列、创品牌。牢固树立“没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种风险”,围绕中心任务抓纲举目、打响重点工作品牌,把每项具体工作都作为品牌来做,确保全面过硬,打造更多三农标志性成果。
落实九项重点,全力打造标志性成果
坚持抓重点、重点抓,努力在事关浙江三农发展的大事要事上率先突破,打造一批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一是稳产保供。坚决打好粮食保卫战,细化分解粮油生产目标任务到村到户,建立种粮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抓实抓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确保完成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全面推行“田长制”,坚持清理腾退和调整补划“两条腿”走路,深化耕地“两非”整治,切实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以叶菜生产为重点的保障性蔬菜基地建设,实施水产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加快优质家畜、湖羊等浙系特色畜牧发展。
二是农业“双强”。聚焦重点领域,发布一批“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打造一批高品质科技示范基地。实施“农机服务中心+农机作业券试点+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基础设施(农田、山地)宜机化改造+农机具补贴+农机共享平台”的“六合一”全链条宜机化改造提升,创建国家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推广应用先导区。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建立完善农业“首推广”制度,打通农业科技转化“最后一公里”。
三是未来乡村。坚定不移沿着“千万工程”的路子走下去,一体推进宅基地治理、乡村规划建设、城乡规划建设和风貌管控、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围绕“一统三化九场景”,聚焦壮大主导产业、塑造主体风貌、培育主题文化,联动推进未来社区和未来乡村建设,建成200个未来乡村,推进美丽乡村向未来乡村整体跃迁。
四是强村富民。深入推进以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打好“标准地改革+农业‘双强’”“宅基地改革+乡村建设”“市场化改革+集体经营”“数字化改革+赋能创富”组合拳,加快激活闲置农房和闲置宅基地,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五是数字三农。迭代升级“浙江乡村大脑2.0”,优化打造“1+16”浙农系列应用,全面推广浙农码,建设“农业产业大脑+未来农场”,推进农业农村全领域、全主体、全周期数字化改革,打造全国数字乡村引领区。
六是“两进两回”(即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统筹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倍增计划、家庭农场培育提升计划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计划,深入实施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争创全国乡村人才振兴先行省。强化“项目库+高标准农田、农业双强重点突破、千万工程、生猪保供”专项建设,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
七是绿色发展。深度挖掘农业绿色价值,实施百链千亿计划,新打造一批重点农业全产业链、“品字标浙江农产”、农产品地理标志、绿色食品。
八是“四治融合”。适应“一肩挑”变革深化村级数字“阳光治理”,赋予“后陈经验”“枫桥经验”数字新内涵,构建“四治融合、整体智治”乡村治理新体系。深化平安法治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万村善治示范工程,常态化开展农村扫黑除恶斗争,全力推动化解信访积案和重大信访矛盾风险,切实维护好农村社会稳定。
九是本质安全。打响海上安全生产“春雷行动”,实施海上“千船引领、万船整治”工程,坚决打好涉渔安全生产主动战。织牢织密农村和海上疫情防控网,压实农业安全生产责任链,夯实农业农村本质安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