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8500万亩小麦丰收在望
时间:2022-06-22 01:10:05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 字号:【

  小满刚过,河南农田麦浪滚滚,一派丰收景象。以麦收开始为标志的 “三夏”工作正在展开。今年,河南省夏粮面积保持在8500万亩以上,与上年基本持平。河南省积极作为、精准施策,分区域、分地块、分品种、分节点,环环相扣加强小麦生产田间管理,奋力夺取夏粮丰收。

  全面压实责任,有力有效推进。一是全面加强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成立“三夏”工作指挥部,设立综合、气象、疫情防控、交通、农机五个专班,负责统筹协调推进疫情防控形势下的“三夏”生产各项工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三夏”生产工作方案》。各市县成立了相应指挥机构,县级指挥机构由县委书记、县长任指挥长。二是坚决完成“三夏”生产目标任务。围绕“三夏”生产防疫保障服务、机收会战、夏种夏管等重点工作任务,各地各部门要高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三夏”生产,确保“三夏”工作进度不受疫情影响;确保全省8500万亩以上小麦机收率稳定在99%以上,小麦机收平均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确保种足种好秋作物,10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落实到地块,秋粮播种面积稳定在7600万亩以上;确保夏种作物做到“种子下地、管字上马”;不折不扣落实夏粮收购;确保秸秆禁烧零火点。三是抓好小麦后期管理。开展技术指导,落实“一喷三防”等增产措施。针对“干热风”、“烂场雨”、冰雹等气象灾害,提前制定防灾预案,做好针对性防范。四是扎实做好助农惠农服务保障。省农业农村厅会同11个部门单位和制订了“三夏”生产助农惠农10条政策措施。

  工作做细做实,打赢机收会战。省委省政府对做好夏收机收会战工作高度重视,计划投入各类农业机械400万台(套),其中联合收割机18万台、播种机80万台。一是供需对接工作做细做实。组织对全省各县域农机保有量和作业需求量进行详细摸底,逐一统计建档。加强作业对接。各县、乡(镇)、村明确专人负责机收作业供需对接服务工作,把机收需求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做好信息引导。麦收期间,还将及时发布小麦机收作业需求和机具供给动态信息,引导收获机械有序流动。省、市、县设立跨区机收服务保障热线电话212个,并向社会公布;组织市、县农业农机部门在高速路口及交通干线设立跨区机收接待站400多个。二是应急抢收工作做细做实。省、市、县三级均制定了《三夏跨区机收应急预案》,做细做实机收保障工作。各县、乡(镇)均成立了应急农机抢收队,对疫情封控区和管控区,因疫情无法返乡农民、收割困难家庭,组织开展代收代种代管等服务。三是服务保障工作做细作实。加强部门联动,联合省交通厅,发放农机跨区作业证5万张,落实免费通行政策;会同中石化、中石油河南销售公司在全省1460个加油站,设立联合收割机专用加油点,并给予3%以上价格优惠;联合省气象局为2.2万名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跨区作业领队以及基层农机工作人员及时推送农机作业、气象等信息,引导农机合理流动;会同省卫健委,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三夏”跨区机收工作。四是把机收减损工作做细做实。开展线上线下粮食减损、安全生产培训,全省有66万人参与“粮食机收减损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发放10万份《粮食减损,农机先行》机收减损宣传页。

  抓好夏种夏管,打牢生产基础。针对今年生产形势将重点采取以下措施,抓好夏种夏管,打牢生产基础。

  抓早夏种,种早种足。一是抓面积落实。2月将全年粮食面积任务,分解下达到市县,作为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的重要内容,压实地方责任。同时,落实好中央一次性农资补贴、稻谷补贴等政策,推动玉米、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二是抓结构优化。重点抓好10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落实。同时,引导农民稳定花生生产,积极发展高油酸花生,推进规模化种植和订单生产,促进优质优价。三是抓播种质量。发挥农机作业优势,组织农民抢时早播。

  抓好夏管,早管细管。一是制定技术意见。省里制定印发技术意见,指导各地分作物制定秋粮生产管理技术手册。二是搞好田间管理。组织18个专家组和农技人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类搞好春播和夏播秋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指导。三是做好减灾工作。坚持抗旱防涝两手抓,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会商。继续实行秋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周报制度,抓好迁飞性、爆发性害虫监测防控,遏制爆发流行,确保生产安全。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供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