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物观正当其时
时间:2022-06-22 01:16:49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 陈萌山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大食物观,为我国农业发展转型指明了新的方向,为构建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开辟了新的战略路径。我们要深刻认识大食物观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切实为大食物观的践行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大食物观的历史背景

  理解大食物观,首先需要思考总书记为什么在这个时点提出这一重大命题。

  当前,世纪疫情本就令全球食物系统面临挑战,俄乌冲突爆发则加快了危机的脚步。乌克兰农产品出口对全球粮食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视。2021年全球粮食总产量27.61亿吨,总消费27.66亿吨,78亿人口人均354公斤。西方发达国家人均粮食实际消费超过1000公斤,而大量发展中国家粮食供不应求。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农发基金”、联合国儿基会、世界粮食计划署以及世卫组织发布的《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当前全球仍有近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占世界总人口的8.9%。由于俄乌冲突,乌克兰农业部预计今年春季作物播种面积比去年减少一半以上,这就意味着乌克兰粮食比上年减产50%左右。乌克兰2020年粮食产量6400万吨,减产50%即相当于减少粮食3200万吨,按照全球人均消费水平354公斤测算,即相当于九千万人口的年消费量。也就是说,俄乌冲突将直接导致世界九千万人口的粮食危机,使本就严峻的世界粮食安全形势增加了新的变数。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依靠国际市场来实现国内粮食供求平衡将更加困难、更加危险。面对这一情势,习近平总书记适时提出大食物观,就是要通过广泛开发资源要素,拓宽食物来源,增加食物总量,在牢牢端稳饭碗上继续发力,以游刃有余应对国际新的变局。

  同时,从我国的粮食安全现状看,现阶段我们的粮食安全,事实上主要是饲料粮的安全、蛋白质供应的安全,或者更直观来讲,不光是淀粉安全,而是在口粮安全、能量安全基础之上,如何保障营养素供给的安全。目前城乡居民人均原粮消费量已由1978年的247.8kg下降到130kg,而副食的比重大幅度上升。这表明,我们在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告别了吃不饱饭的同时,人们更加重视丰富多样、营养健康的食物消费。改革开放初期,老百姓的食物80%以上是主粮,一碗米饭配点咸菜、一点辣椒,甚至猪油、酱油拌饭,就是一顿。而现在,日常吃饭一小碗饭一大桌菜已很寻常。总书记提出大食物观,就是要通过合理布局、优化结构,从供给质量出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从满足人民群众吃饱饭向吃得营养健康的现实需求转变。

  此外,从农业资源禀赋看,要以占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活全世界1/5的人口,就注定了我国的食物供求长期处于一个紧平衡的状态,而这种紧平衡很容易被打破。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把饭碗牢牢端稳,就需要我们迅速变革生产方式,把农业着眼点从耕地转向全域资源的开发利用,构建可持续的食物系统。同时,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工业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也已举足轻重,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条件支撑。

  大食物观的深刻内涵

  总的来看,总书记提出的“大食物观”,就是要放眼整个国土资源,立足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依靠现代科技驱动,全方位开发耕地、森林、海洋资源,拓宽动物、植物、微生物来源,保障各类食物有效供给,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健康化、个性化的食物消费需求,保障我国粮食和食物的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营养安全。在新时代,大食物观的深刻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调整食物生产结构。过去的食物主要是粮食,现在讲大食物,既包括粮食,还包括其他可食用农产品。随着生活水平提升,老百姓逐渐转变以传统米面为主的消费习惯,更加青睐丰富多样的肉蛋奶、菜果鱼等“副食”。因此,大食物就是要转变食物结构,不仅向主粮要食物,更要向“副食”要食物。

  二是丰富扩大食物来源。过去我们食物的生产来源主要是耕地,而现在要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面向山水林田湖草沙庞大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资源。因此,大食物就是要看到19亿亩耕地之外,还有33亿亩森林、4亿公顷草原和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从这些资源的开发中,拓宽我们的食物来源。

  三是确保食物可持续获取。传统农业是一种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路径主要通过对资源和环境的高强度开发利用,依靠高复种指数和大量的化肥农药生产出了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食物,在“天下无闲田”的客观约束、过度投入报酬递减和环境恶化的困境下,这种生产方式必定不可持续。大食物就是要立足国土资源禀赋,依靠科技发展,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变生产方式,摆脱水土资源和劳动力的单一束缚,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有序合理开发,实现食物供应的可持续。

  大食物观的实践潜力

  事实上,近年来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已经有许多大食物观理念的典型实践,这些实践已经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设施农业(植物工厂)。广义的设施农业是指,通过人工技术手段,改变光温、水土等自然条件,优化甚至创造适合动植物生长的环境,从而提高其产量。我国耕地紧缺,发展设施农业是解决人多地少制约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最有效的技术工程。比如,在甘肃,过去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通过打造日光温室,并引进基质栽培、水肥一体化、物联网控制等技术,形成了数十万亩的“戈壁农业”,依靠设施农业,今天的西北旱地农业区已成为全国粮食产量增速最快的地区。再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植物工厂,是高度集约型的现代设施农业,集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系统管理于一体,使农业生产从自然生态束缚中脱离出来。去年,中国农科院研发的“无人植物工厂水稻育种加速器”,作为农业领域唯一的“体现科技支撑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科技成果”参加了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该成果利用植物工厂环境可控的技术优势,实现了水稻生长周期减半、60天左右收获。也就是说,依靠设施农业、植物工厂,理论上来讲一年内我们可以收获6茬产量和品质都非常稳定的水稻。

  海洋牧场。地球71%的面积被海水覆盖,我国则拥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超过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相当于近1/3的国土面积,这是一块巨大的食物资源宝库。海洋牧场,就是有效利用海域,提高渔业产量,保障水产资源稳定持续增长,实现可持续生态渔业的养殖方式。比如山东海洋集团建设的“耕海1号”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总养殖体积3万立方米(大概相当于一座小型商场的大小),每年可养殖优质海水鱼类20万尾,年产约15万公斤,按照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14.2公斤的水产品消费量计算,可满足超1万人的年消费;还有去年首次实现国产海水三文鱼养殖的深远海网箱“深蓝一号”,仅用40个标准游泳池的面积,就能达到年养鱼30万尾、产值1.5个亿的巨大产能。

  新食品制造。新食品制造包括“人造肉”、微生物蛋白、生物合成食品等,这些非农业途径生产食物的方式,将极大地展现科技的功能,很好地解决土地过度耕种问题,对人类未来带来更多和更有营养的食物。拿近年来频频出镜的“人造肉”来讲,2013年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制造的第一个“人造肉”汉堡价格高达33万美元,到去年,由美国eat just公司制造,在新加坡上市销售的人造鸡肉汉堡每个售价仅为23美元,人造肉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我们的日常食物选择之一。再比如,微生物发酵生产蛋白的效率是传统养殖业的上千倍,在提升蛋白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具有蛋白含量高、生产周期短、能缓释营养等诸多优势。

  森林食品。森林是人类另一块食物资源宝库,我国的森林面积是耕地面积的近2倍,开发潜力巨大。走进广阔的森林,研究开发木本粮油、昆虫蛋白等森林食品,对于增加食物来源、确保营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板栗、核桃、油茶、油橄榄等为代表的木本粮油,在我国许多地区都已有相当的栽种规模。木本粮油大多营养丰富,比如板栗蛋白含量超过10%、粗纤维含量超过2%,核桃富含亚油酸可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橄榄油是公认的营养和品质最好的食用油,山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且富含茶多酚等活性物质。木本粮油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大多为多年生,属于典型的“铁杆庄稼”,受气候、降雨等自然条件影响小,由于这一特点,木本粮油在过去的战争和饥荒年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天,以木本粮油为代表的森林食品,也正在成为我们餐桌上更加重要的存在。

  草原食物资源开发。我国有各类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占国土面积比例超过40%,是世界上草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草原食物资源开发长期以来以草食畜牧业为主。优质牧草粗蛋白质含量在16%至20%之间,而小麦为12%,大米仅为8%,饲用玉米仅为3%~4%,因此,牧草资源是十分优质的动物饲料来源,草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能够增加动物性食品的供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饲料粮,尤其是蛋白饲料短缺的窘境。除此之外,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草原野生植物中,具有药用价值的多达6000多种,可制作成食品的有近2000种。可以讲,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草原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如何树立践行大食物观

  下一步,树立践行大食物观,要以“一个基础,一个理念”为指导思想,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要以粮食为基础,促进各种食物资源协同开发。

  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践行“大食物观”,不是可以放松粮食生产,而是拓展了粮食的边界,强化粮食的重要性。需要我们在夯实粮食根基的同时,从更广的维度把握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强调“耕地是粮食的命根子”、“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碗里主要装中国粮。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加快构建可持续的食物系统。

  要以创新为支撑,大力发展生物技术,推动植物基蛋白、细胞基蛋白等新食品制造产业发展,强化农业产业技术配套,推动设施农业、植物工厂规模化发展。要以协调为原则,因地制宜,立足国土资源禀赋,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构建粮经饲、种养加、农牧渔协调发展的食物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要以绿色为前提,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在挖掘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质资源和森林、海洋食物资源潜力的同时,必须充分评估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要以开放为手段,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灵活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贸易,构建安全稳定的食物供应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营养健康需求。要以共享为目标,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推动实现全民健康为最终目标,这也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具体体现。

  实践层面,要进一步加强战略研究,构建与大食物观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

  一是要以大食物观为指引,明确政策导向。要对照大食物观的要求,研究出台相应的发展规划和政策举措。以大食物观为准绳,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各地区、各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推动大食物观落实落地。

  二是要从供需两端着手,开展深入调查。一方面,要以大食物观为指引,面向整个国土资源,调查收集大食物资源,建立大食物资源种质库,充分评估和挖掘我们的食物资源供给潜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我国居民食物消费数据的收集、开发和研究,构建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大数据平台,为研判我国城乡居民食物需求变动趋势,调整优化食物生产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提供数据支撑。

  三是要制定营养标准,进行监测检测。要加快构建与大食物观相一致的食物营养标准体系,把营养标准制定工作从传统的农产品范畴扩大到“大食物”概念下的全品类范畴;定期开展食物资源营养状况监测,形成食物营养评价数据库,加大投入,研发便于推广的食物营养品质评价快速检测技术。以标准化和数字化引领农业食物生产按照大食物观要求高质量发展。

  四是要以食育为抓手,做好大食物观科普工作。加强大食物观宣贯工作,引导各类生产主体关注新食物资源开发、新食品制造等领域;利用好学生营养日、全民营养周、科普中国等各方面的品牌活动,推动大食物观理念更进一步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