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通城县 “双抢”忙 稻谷香
时间:2022-08-17 00:27:35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廖象文 字号:【

  夏日炎炎,机声隆隆,当下正是早稻抢收晚稻抢插“双抢”季节,鄂南山区通城县广阔田野呈现一派“双抢”繁忙的景象。100多名农机手聚集在通城县沙堆镇兴旺家庭农场,在县农业农村部门的引导下,参加全县水稻机收减损现场观摩培训会。由此,通城县12万亩早稻进入大面积开镰收割已拉开序幕。

  今年以来,通城县委、县政府以推进粮食生产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切入点,把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答卷书写在希望的田野上,稳住基本盘,筑牢压舱石,在喜获夏粮夏油丰收的时候,又迎来了早稻丰收“开门红”。7月11日,由市国调队组成的专家测产组,预计早稻平均亩产达到390公斤,比上年亩增17公斤,预计早稻总产达到4.68万吨,比上年增产13.5%。

  强政策,提高站位抓落实

  通城县曾经是以“杂交育种”而闻名全国的粮食生产先进县。多年来,由于种植结构调整,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民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年龄老化等因素,导致耕地抛荒,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针对这一现状,县委、县政府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立“政府引导,政策推动,部门促动,乡村联动”机制,多措并举,夯实粮食生产基础,确保粮食稳产增产。

  高度重视、提前谋划。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抓好今年三农工作的第一要务来抓,明确把发展粮食生产纳入乡镇党委书记抓农业农村工作重要考核指标,各相关部门要明确职责,担当作为,形成合力引导农民发展粮食生产。为把市级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落到实处,通城县农业农村局迅速制订了2022年粮食种植面积指导规划,组成粮食生产督导工作专班,分赴11个乡镇,实行县、乡、村、组四级联动,采取专车巡回宣传,现场技术培训等措施,将全年生产目标任务落实到乡镇、村、组、专业大户,并张榜公示。由于领导重视,提前谋划,部门履职尽责,全县47.98万亩粮食生产面积(其中早稻12.5万亩、晚稻12.2万亩、中稻11.6万亩)在3月份全部落实到了乡镇、村、组田块。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降低农民种粮投入成本,调动积极性,通城县在地方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一是积极向上争取“双季稻轮作项目”资金900万元,高产创建示范资金100万元;二是整合其他农业发展基金1000万元,对农户种植双季稻、耕地地力提升、统耕统种、统防统治、购买农机等进行奖补。同时还引进社会资本500万元,投入开展耕地抛荒整治,实行代耕代种,确保全县种粮面积稳中有增,保护好农民积极性。

  办基地,典型引领抓示范

  为推动全县水稻生产,通城县形成了以村级基层党组织为引领,县农业农村局负总责,农业专家为骨干,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为基地,全体农户积极参与的粮食生产技术推广网络。

  党建引领带动。大坪乡种粮大户黎逢友是村党支部联农带农示范岗党员,他带头联系8名党员牵头成立了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水田1000亩,投资200万元购置各种农机具30台套,配套安装了稻谷烘干设备,建有稻谷收储库,采取统一耕田、统一播种、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收割,既代耕代种代收收取劳务费,又反哺流转租金增加了农民收入。全村有30%的农户加入合作社,其中10亩以上种粮大户有20户,早稻种植面积达到80%以上。

  科技入户发动。利用“科技闹春耕”“送文化下乡”“送农资下乡”等活动,以田间地头为舞台,请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现场传授种粮经验和技术,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发放技术资料,激发农户种粮热情。

  树立典型推动。近年来,全县涌现了一大批种粮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如周兴旺、黎逢友、黎明海、李进良等。他们不仅是全县粮食生产高产创建基地,而且对推动粮食产业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今年5月26日,全市稻田综合种养现场会在五里镇黎明海农业耕种专业合作社稻田养鸭基地召开。来自全市的100多名种粮大户、农技专家代表,看到了鸭群欢闹嬉戏、水稻郁郁葱葱的景象。黎明海介绍说,鸭子吃掉的是稻田杂草和虫害,产生的粪便能做肥料,减少了农药、除草剂和化学肥料使用,实现“鸭促稻长,鸭稻共生”的良性循环,每亩可增加收入300元以上,节省人工农资50~100元。

  办点示范促动。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成的技术团队,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技术,在沙堆镇湾船咀村神仙畈创办10000亩示范基地,指导11个乡镇建有1000亩示范带,各村有200亩示范片,各组办有种粮大户。在四庄、大坪、关刀、塘湖四个乡镇建示范区4个,通过技术指导,辐射带动全县双季稻种植面积比2021年净增了2万亩。县种子管理局助力农民选好种服务,粮食增产增收,在塘湖镇创办了良种展示示范基地,组织农民“看禾选种”,打造农民选用良种看台、种子企业比拼擂台、种子部门监管平台,让种粮农民放心。

  建机制,优化模式抓服务

  为了确保全县双季稻有序推进,通城县采取“统筹兼顾、奖补结合”的办法,建立水稻生产发展机制,确保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对水稻种植核心区和种粮大户采取“五统一”的方式,提供耕、供、种、防、收一体化产业服务。

  一是按照农户种植计划要求,由县、乡统一配备农资,送货上门,点对点服务打通农资服务最后接点;二是乡镇农技服务中心统一调配农机,集中统一代耕服务,由农户验收把好整田质量关;三是由县种子管理局会同种子营销企业开通种子供应直通车,由农户按需选购,同时根据农户意愿,愿意集中育秧的,由县农业投资公司集中育秧,统一提供秧苗,统一安排机插;四是统一病虫防治。日常的田管由农户负责,其他均由县农技中心、植保站、土肥站的技术人员查病情,测水土、配施肥等,实行科学田管服务到位。五是统一机收服务。全县农机大户达138户,农机专业合作社17家,大型联合收割机152台,农业机械拥有量达到28.62万千瓦,谷物烘干机27台套,总吨位2000吨。县农业投资公司协调各农机专业合作社,统一调配农机,采用北斗定位,分片作业收割,保证了农户粮食随时收割入库和晚稻抢插时间。

  保面积,创新机制抓灭荒

  今年以来,全县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负责,财政、发改、国土、统计等部门协调配合,对耕地抛荒和“非粮化”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建立了档案、分类制定了整治方案,尤其是针对外出务工、无劳动力户的田地和耕作条件差的抛荒田,组织龙头企业、种粮大户租赁、流转。如北港镇为落实耕地精准灭荒,成立“湖北农田灭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购置了19台旋耕机、收割机等机械设备,实行“公司+农户”模式运作,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与公司签订流转协议,头三年的田地收益归公司所有,国家的粮补政策归农户所有;三年后,如果农户愿意自己耕种,公司无偿归还田地,如果农户想继续合作,再续订利益分配协议,全镇已完成整治抛荒面积90%。

  目前全县推广北港镇的做法,整合资金由县农业农村局在县农投公司组建了专业耕地灭荒公司,各乡镇农技中心成立了分公司,既精准灭荒,又流转代耕代种,确保全县精准灭荒顺利推进,防止了耕地抛荒。目前全县精准灭荒达到80%,面积达到3万亩。大坪乡墨烟村村民刘传斌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在外面打工,田抛了荒,今年政府进行抛荒整治,帮我们把田耕好,并提供社会化服务,我们在外打工也安心了。”

  (作者单位:湖北省通城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