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夏粮再迎“开门红”
时间:2022-07-14 01:22:55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本刊评论员 字号:【

  沃野麦飘香,满地铺金黄。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河北考察时指出,“总体看今年全国小麦比去年增产,丰收已成定局。这给人们吃了定心丸,为全年粮食稳产打下基础。”

  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双重考验下,克服受去年秋汛影响出现的近十年最高弱苗比例不利情况,夏粮生产交出的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意义非凡,为稳物价保民生、稳定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实支撑。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保持战略定力。正是为了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才有了锲而不舍的“后天努力”,这是丰收的战略密码:“国之大者”的“安全观”。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解决好吃饭问题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夏粮丰收,靠土地,靠科技,更源于中央毫不放松粮食生产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新粮食安全观要求“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对粮食这个“国之大者”念兹在兹,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抓在自己手中”,“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今年是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第一年,各地分级分层压实责任,确保3.36亿亩冬小麦播种面积落到实地,奠定丰收基础;对耕地这个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一系列硬措施,夯实丰收根基。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需要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面对复杂局面,我国成熟实用的政策支持体系让粮食生产释放出巨大潜力,这是丰收的政策密码:重农抓粮的“工具包”。如何调动地方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是稳产增产的重要因素。今年3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多点散发;同时,受到俄乌冲突影响,国际粮食市场剧烈变动,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农民种粮不吃亏,国家粮食才安全。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提高2分钱;中央在前期200亿元一次性种粮补贴的基础上,又针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100亿元农资补贴,让种地农民吃下“定心丸”。为调动地方抓粮积极性,山东对99个常规产粮大县、4个超级产粮大县给予奖励,江苏统筹安排奖励资金26亿元。针对春耕期间疫情带来的农民下田难,农业农村部及时下发通知,打通人员、农资堵点;夏收时节,各地开设农机“绿色通道”,开出流动核酸检测车“送检到田”,确保机收不漏一块地、不漏一户麦 。一揽子超常规举措,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抓住关键要害。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是稳定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的底气,也是丰收的要素密码:强本固基的“支撑力”。良田良技是提升粮食产能的两大关键点。今年小麦生产虽然开局不利,但后期转化良好,主要是良种良法集成转化了苗情。目前,我国小麦机收率达97%,今年智能收割机等新装备的亮相,促进农业生产降本提效,为减损增产再助一把力。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田,让粮食更优更绿,品质升级。从种业振兴五大行动,到提升农机装备质量,科技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日渐彰显。不仅如此,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9亿亩,今年将再建1亿亩,越来越多的农田正在变成良田,让沃野生金。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坚定信心、团结奋战。大家的努力汇成合力,彰显了三农人的担当,这是丰收的力量密码:能打善战的“生力军”。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夏粮“开门红”,是广大农民群众和三农干部过五关斩六将,实实在在干出来、拼出来的。各地创新方式,克服疫情困难,不能返乡的农民通过代收代种,实现种粮防疫两不误。针对多年少有的弱苗情形,小麦一返青,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力量就下沉生产一线,指导农民有效应对“一根针”“土里捂”,促弱转壮见到了实效。为有效应对赤霉病、干热风,农技人员战疫情、斗酷暑,手把手送技术。

  夏粮丰收,是首战。秋粮生产,是大头。我们务必保持战略定力,克服松动懈怠思想,统筹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一环不松、一招不落地抓好早稻和秋粮生产,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