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浪起,扑面穗生香。在河北望都县高优农业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百亩小麦示范田内,麦穗金黄,颗粒饱满,丰收在望。眼下,河北保定市夏收正由南到北迅速展开,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机收小麦263万亩,累计投入收割机1.18万台。
保定是农业大市,也是粮食生产大市,全市常用耕地797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一直稳定在1000万亩,产量保持在400万吨以上。2022年,保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省加强粮食安全保障工作会议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把保粮食安全作为保经济安全、保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种、藏粮于民,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三夏”工作,努力实现粮食稳产增产目标任务。
压实粮食安全责任。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定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高位部署,重点调度,压紧压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农业农村系统主动谋划、综合施策,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想尽一切办法,克服种种困难,确保夏粮丰收到手、秋粮种足种好;县(市、区)专题研究,统筹推动,抓好粮食生产,全市上下凝聚合力、重农抓粮,在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上体现时代担当和大市责任。全市冬小麦种植面积403.8万亩,预计小麦单产442.5公斤,产量和质量好于上年,丰收已成定局。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全市稳住经济运行“1+N”政策措施重要内容,落实中央财政对实际种粮生产者的一次性农资补贴,采取“一卡(折)通”方式,及时足额发放到位;落实中央、省种植补贴,对承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的每亩补贴200元;落实202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根据市场形势及时启动收购,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一揽子硬措施,确保“藏粮于民”。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立撂荒地排查常态机制,切实做到应种尽种。积极推进全市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核查及后续相关工作。今年争取建设高标准农田41.7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22.03万亩。创新经营体系,农业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全市农民合作社发展到10500家,农业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1769家,托管服务面积3167万亩次,降低农户生产成本,切实提升种粮收益。
大力实施种业振兴。坚持“藏粮于种”,积极与国家和省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保持密切合作,加大对优质节水小麦的良种良法技术推广工作力度,起草制定并发布实施冬小麦“河农6119”、“河农2063”和“科茂53”优良节水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3项。通过开展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行动,从18个县(市、区)抢救性收集本地农作物种质资源,包括玉米、小麦等大宗粮食作物和谷子、黍子等杂粮及瓜果蔬菜等农作物样品222个,筛选具有当地特色、有利用价值的样品提供给科研单位进行收集保护利用,连续三年在海南开展冬季玉米田间小区种植鉴定。
深化田间管理服务。统筹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建立分区分级农资保供运输绿色通道,加强农资供需情况监测和调剂调运,鼓励农资企业和经销商开展“点对点”生产配送。积极克服去年秋汛、冬小麦晚播的不利条件,聚焦重点区域,加强分类指导,大力开展统防统治、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组织技术专家深入生产一线,及时查苗、补苗、定苗,指导农户落实田间管理技术,科学做好水肥管理,增加穗粒数,促进灌浆,提高粒重。据田间考察,保定市主体麦田长势均衡,穗层整齐度较高,产量结构合理,抽穗期较常年提前,籽粒灌浆时间延长,弱苗转壮效果明显。
提升科技创新动能。坚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国家战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推广力度,大力培育优良品种,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提升全市粮食产量,逐步构建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的粮食学科体系。全市先后建成高标准农田447.7万亩,亩均节本增效350~400元,亩均增产100~110公斤,达到1000公斤以上的吨良田,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发挥了重要支撑。在保定首先示范采用的机械化密行匀播技术助力高产,每亩麦穗数从45万增加到65万,创保定高产记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一台植保无人机一天可实现喷防作业600~1200亩,比传统作业效率提升30倍以上。种植模式越来越科学,管理方法越来越智能,科技赋能正持续开创粮食增产的保定路径。
全面提升夏收质量。全市各级技术人员深入农机销售、维修企业、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强化机具准备、机手培训,做好作业前机具检查调试,保障“三夏”机具以良好技术状态投入作业。加强农机配件及维修技术力量储备工作,确保整机、配件物流通畅;充分发挥农机维修应急救援体系作用,及时解决“三夏”农机作业中机具故障,做到小修到田间、大修不出县。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纵轴流式小麦收割机”为代表的新型高效机具推广力度,推动全市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
在全市所有高速路口设立“绿色通道”,建立162个跨区作业服务站,对跨区作业人员实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加强农机保障,线上线下培训农机手7800余人次,维修保养各类农机具2.4万余台套,发放跨区作业证803张。按照“细安排、明底数、勤调度、强协调、保安全、优服务”的原则,建立1个中心站、6个区域站的农机维修应急救援网络,组织42支流动维修服务队,向社会公布机收机播服务热线和应急维修服务站点,24小时不间断服务。组建应急机收作业队185个,提供代收代种服务,做到麦收有机可用、有件能换、有油可加、有人可用,确保小麦颗粒归仓,小麦机收率稳定在99.8%以上。
扩大粮食储备能力。为确保全市小麦丰产丰收、颗粒归仓,今年保定全社会腾并仓容12.2亿斤,其中国有粮食企业5.6亿斤,购置维修小麦收购输送和清理机械设备等604台、维修校验容重器和测水仪等检测器材206台(件),全市通过各种形式培训质量检验、过磅和会统等人员340名,为夏粮收购入库做足准备。严格执行收购政策,维护收购市场秩序,及时做到敞开收购,努力让粮食卖得畅、农民赚得多,实现农业丰收、农民增收。
科学应对防灾减灾。着眼抓早抓小,超前防范,严密跟踪小麦条锈病、草地贪夜蛾、蝗虫等重大病虫害发生动态,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做好物资和技术准备;积极应对近期发生的强对流天气,第一时间核查灾情,积极申请保险补助资金,科学指导农户开展生产自救,确保将损失降到最低。及时与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会商,进一步加强气象信息监测、预警,科学应对大风降温、干热风、暴雨、冰雹、烂场雨等各类灾害天气,采取措施及时避险止损,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