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饲料生产 保障粮食安全
时间:2022-07-19 00:50:21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李丛希 谭砚文 字号:【

  饲料粮安全与粮食安全密切相关。目前,全球饲料粮主要是玉米、小麦、大麦、高粱等谷物,其中世界玉米产量的60%被用作饲料原料。这种供给结构也导致饲料粮安全供给成为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日益严峻的发展难题。目前,地缘政治、贸易保护主义导致的复杂国际形势将进一步冲击发展中国家的饲料粮乃至粮食安全。从饲料粮和口粮的关系来看,二者在生产供给上具有竞争和互补关系。一方面,两者在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分配上存在竞争关系;另一方面,两者都是粮食,可以相互转化、相互补充。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好口粮与饲料粮的发展关系成为当前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国内饲料粮供给面临的主要问题

  人地矛盾问题仍然存在。我国人口基数大,虽然人口年均增长率仅为0.52%,但人口总量已达14.13亿人,20年间增加了1.45亿。而我国耕地总量却在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呈现出不断减少的态势。国土“三调”数据显示,我国耕地面积为19.18亿亩,比“二调”时减少近8700万亩。2017-2021年,水稻和小麦种植面积从8.28亿亩减少到8.02亿亩,已经接近农业农村部划定的8亿亩底线,同期的玉米种植面积则增加了1381.50万亩。在口粮底线的前提下,作为饲料粮的玉米种植面积已无多少进一步扩大的空间。因此,人多地少的矛盾是制约我国饲料粮供给的一大瓶颈。

  粮食供求结构矛盾日渐凸显。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居民对粮食消费的数量趋于下降,对肉禽蛋奶等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需求在增加,直接推动了我国饲料生产规模的扩大。2011年以来,我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饲料生产国,近10年我国饲料产量年均增长5.65%,近两年生猪产能的迅速恢复,使生猪产业对饲料需求大幅增加。然而,供求结构矛盾使得我国饲料产业的发展既要“不与人争粮”又要“不与粮争地”。从产品结构来看,目前我国饲料加工严重依赖玉米等饲料粮及豆粕,虽然玉米产量在不断增加,但是玉米在被加工成饲料的同时,还有一部分被用来加工成玉米淀粉、淀粉糖和乙醇。随着玉米加工业的发展,我国玉米产量逐渐难以满足生产消费需要,供需缺口不断扩大。从饲料粮种植区域分布来看,以玉米为主的饲料粮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广东、广西、江苏、湖北、湖南、福建等饲料生产大省则主要依靠“北粮南运”或者进口来满足加工需要。

  种粮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依然存在。近10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每亩总成本的上涨幅度均超过60%,种粮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因成本收益问题产生的粮食价格多重倒挂现象较重,主要表现为成品粮与原粮价格倒挂、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南北产销区价格倒挂。因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粮效益,减少流通过程中的运输、仓储、交易成本是促进我国粮食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由路径。

  复杂的国际形势进一步冲击饲料粮安全

  全球饲料粮供需严重失衡。一方面,包括玉米、大豆在内的主要饲料原料集中在美国、巴西、阿根廷等美洲国家,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基本掌控全球玉米、大豆供应链。另一方面,包括中国、印度、越南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正面临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对饲料粮的需求不断增加,供需缺口也在不断扩大。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2018年我国每天人均的动物源性蛋白质摄入量仅为美国的55.43%。未来,我国居民动物源性蛋白质摄入量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对饲料粮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全球饲料粮供需严重失衡的状况将对我国饲料粮生产供给产生重大影响。

  饲料粮短缺已成为全球粮食危机的重要诱因。2020年以来,公共卫生事件、地缘冲突、极端气候等风险叠加,使全球饲料粮供给局面发生深刻变化,饲料粮供给严重短缺可能成为冲击世界和我国粮食安全的最大风险因素。尤其是俄乌冲突对全球饲料粮供应链产生严重冲击,国际能源价格、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推动世界饲料粮价格持续上涨,并加快向国内传导。从2月下旬到5月下旬,用于加工的小麦、玉米价格的涨幅分别为11.04%和5.45%;尿素、复合肥价格的上涨幅度则分别达到21.13%和18.71%。随着乌克兰粮食出口的中断及欧美对俄制裁的持续,包括饲料粮在内的农产品供应链将受到全球价格巨幅波动的冲击,或将推动世界粮食价格持续上涨,极易引发全球性粮食危机。

  国际饲料粮短缺对中国饲料产业的冲击显现。国际形势变化对我国饲料产业的冲击主要体现在饲料粮进口市场格局调整及生产成本的大幅上涨。俄乌冲突导致世界局部地区的玉米、大麦出口中断,我国饲用玉米及其替代品的进口将更多地依赖美国和南美市场。另一方面,饲料产业链长、产业集中度低、行业风险大,目前的国际局势下,饲料粮和饲料价格的上涨提高了饲料下游的生猪、鸡等禽畜养殖业的生产成本,行业面临亏损。

  政策建议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依靠进口替代来填补饲料粮缺口的方式已愈发不可持续,饲料及饲料用粮进口将面临进口供应链中断及进口成本高涨等一系列问题。在畅通内外循环的同时,亟需制定以我为主、适当进口的长远发展战略,同时应进一步发展饲料生产,保障粮食安全。

  加强政策调控与支持,建立饲料粮多元化供给保障体系。一是要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的粮、棉、油、牧、草、水产等各类产业技术体系制定中长期的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建立从高产优质种业到机械化、数字化生产、加工等全产业链的研发推广体系,降低种粮和养殖成本,提高产业效益;二是优化撂荒地复垦的种植结构,结合各地优势特色适度增加饲料作物种植。例如,华南地区可支持饲料企业带动周边农户利用撂荒地种植木薯。三是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探索建立饲料产业链“链长制”,着力完善粮食流通体系,重点疏通“北粮南运”的运输障碍,提升流通效率并在南方地区设立多个饲料粮储备运输中心。

  持续加大节粮减损工程建设力度。加快实施粮食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环节节粮减损,是推动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建议在国家《粮食节约行动方案》下,加强节粮减损制度建设,将节粮减损作为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将节粮减损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考核评价制度,并鼓励饲料主产主销大省出台饲料粮和饲料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探索饲料粮减量替代;倡导企业开展饲料减量替代技术的研发,对相关专利技术进行保护和奖励;同时,要严格执行饲料生产安全标准,防止出现抗生素、重金属含量超标等涉及食品安全隐患的问题。

  加快饲料粮和饲料产业的全球布局。饲料粮进口来源多元化及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填补国内饲料粮缺口,有效参与全球粮食治理,保障饲料产业安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全球饲料粮和饲料产业正在加快重塑,建议加快利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政策红利,加强与RCEP成员国饲料粮和饲料产业合作,促进农业投资贸易便利化,进一步支持企业在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家建立玉米和木薯种植基地,拓宽饲料粮进口来源渠道;完善包括饲料粮在内的粮食供应链预警体系,加强对国内外粮食市场的监测预警。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