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 “先建后补”试点 农田变良田
时间:2022-07-19 00:44:01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 字号:【

  南通滨江临海,现有耕地587万亩,是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化整体推进示范区。2021年底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449万亩,占耕地比重的76.5%。2022年,南通市千方百计克服疫情影响,积极探索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先建后补”试点,45个共40.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呈现开工早、建设快、质量好等特点。

  积极开展“先建后补”,化解农时与建设矛盾。南通属于长江下游平原地区,稻麦种植“一年两熟”。过去,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一般在春节后获批,施工设计、工程招投标完成时间与5月份水稻种植期交叉,开工时间往往在10月份以后,当年项目当年完工压力巨大。2021年下半年,在省农业农村厅的精心指导下,南通市积极开展“先建后补”试点,实现了早立项、早审批、早开工,所有工作均可提前半年开展,有效化解农时与建设矛盾。

  加快设计和招标,缩短开工前期准备时间。克服疫情影响,多措并举加快项目初步设计编制。一是充分利用网络做好前期工作。县级农业农村局充分利用电话、网络等方式征求村集体和农户意见,为摸清项目建设需求打下基础。项目勘察设计单位利用遥感影像、无人机等确定项目实施区域,做好项目区测绘和工程设计勘察。二是灵活组织初步设计评审批复。利用网上传送等形式传递设计文件,通过网络采用“不见面”“非接触”等方式开展项目初步设计汇报、讨论答辩、评议审查,加快项目评审与批复。三是优化招标方式。按照规定合理确定招标方式,抓紧确定招标代理机构,完成招标文件,及时发布招标公告。结合各地实际,采用网上招标、评标等方式,抓紧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确定项目施工、监理单位。

  规范执行防疫政策,灵活保障生产要素。一是分散开展技术交底。为减少人员聚集,改变过去集中开工、集中技术交底为视频培训,分项目分标段技术交底,分乡镇培训,督促参建单位细化施工方案。二是有序组织施工人员进场。受疫情影响,外地中标单位施工队伍难以进入本地,直接影响工程开工。及时主动与中标单位取得联系,指导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先行来通,接受隔离;同时想方设法帮助施工单位就地招收施工人员,现场进行技术培训,开足马力确保施工进度。三是灵活保障原材料供给。受疫情影响,物流受限,原材料购置周期变长,设备难以快速运进,南通市指导施工企业核准工程量,按照需求提前采购原材料和防疫物资、准备施工设备,及时与疫情防控部门沟通对接,使外地调入的所有设备及时进场。

  强化施工现场防疫,闭环管理建设工地。一是加强施工人员闭环管理。对所有高标准农田施工工地全面实施封闭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工地现场人员外出流动。全面落实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对进场人员实行每日体温检测登记,落实“一人一档”制度。二是严格落实防疫保护措施。严格要求施工工地人员在公共场所必须佩戴口罩。工地作业区域、生活区域等公共场所严格按照有关疫情防控要求,做好通风、消毒等防疫工作,确保施工工地环境卫生安全。三是保障施工现场防疫物资供给。参建单位加大防疫物资储备力度,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口罩、消毒液等卫生防疫用品,做到储备充足、随用随调。

  建立挂钩联系制度,开展全面监督检查。一是建立挂钩联系制度。市农业农村局每名农田建设工作人员负责联系两个县(市、区),县级农田建设工作人员分头负责联系乡镇或片区,每个项目建立一个市、县、乡、村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人员组成的微信群,挂钩联系人员通过网络、电话和现场踏勘等方式,全方位提供项目建设管理服务。二是加强项目督查指导。出台项目建设督查办法,邀请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组参与,通过例行督查和专项督查,对项目工程进度、计划执行、工程质量、制度执行、安全生产等事项进行督查。督查结果及时通报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求限期进行整改。

  (江苏省南通市农业农村局供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