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 创新举措促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02-17 10:11:27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李淑香 字号:【

  近年来,云南省大理州农业农村部门坚持“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主体带动”,培育了一大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为全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代农业发展以及农民就业增收提供有力支撑。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州家庭农场总数达到10813个,居全省前三,占大理州新型经营主体总数的62.3%。其中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779个,注册商标的家庭农场202个,覆盖了蔬菜、水果、中药材、生猪养殖等6个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质量居全省领先水平。

  创新举措 激活发展动力

  制定发展规划,加强政策引导。组织制定大理州2020-2022年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规划,并形成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同时,在全省率先起草州级家庭农场名录管理制度,规定了种养大户纳入家庭农场管理范围条件及“村采集、乡审核、县录入”的录入程序,健全了定期监测管理、动态管理、责任管理等家庭农场名录管理工作机制。采取加强业务培训、召开工作推进会、强化数据审核、定期通报等多种方式,督促县市加强工作力量,制定计划,倒排工期,完善家庭农场名录信息,确保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应纳尽纳、应录尽录。

  开展数据核查,摸清规模底数。按照农业农村部的统一部署,针对大理州洱海流域16个乡镇因洱海保护治理、规模养殖户搬迁减少及产业转移、现有数据不能真实反映现有情况的实际,以村级为核查单位,对全州的规模农业经营户开展15项信息指标的全面排查,摸清了第三次农业普查中现存的和新增的规模农业经营户数量,为加快推进家庭农场数量质量的双提升打好基础。

  探索多种模式,促进转型升级。引导新型经营主体融合发展,建立生产技术共享、品牌共用、农资统购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家庭农场转型升级。大理州宾川县通过探索,总结了“合作社+家庭农场”“合作社+农户+合作农场”等模式,推广了农户以土地入股成立合作农场,合作社提供资金、管理人才、技物配套、品牌营销,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模式,有效提升了家庭农场的经营能力。宾川县宏源合作社牵头组建的合作农场,创造了第一年投资、第二年收回投资成本的佳绩,有部分合作农场的葡萄亩产值达10余万元已是常态。宏源合作社结合全县产业规划,2020年在全县范围内共创建合作农场11个,涵盖6个乡镇,8个村委会,合作面积2542亩,其中挂果1453亩,实现产值4127万元,目前已经发展到21个。

  开展示范创建,强化典型引领。早在2014年,大理州就指导12县市出台县级示范家庭农场评定管理办法,按照县市级打基础、州级抓提升、省级保质量的工作流程,开展省、州、县(市)示范家庭农场“三级联创”活动。目前,已逐步形成省、州、县(市)三级示范家庭农场体系,评定省级示范家庭农场63个、州级179个、县级以上的示范家庭农场累计达到779个。组织开展家庭农场典型案例征集工作,完成了50个家庭农场典型案例的收集工作,其中有1个入选全国典型案例、4个入选全省典型案例,树立了一批可看可学的榜样。

  举办专项培训,提升发展能力。依托中央农业生产发展支持家庭农场资金,以“转理念、学知识、提能力”为思路,以“懂政策、有技术、会管理”为目标,采取专题授课+现场实训模式,连续两年组织举办全州示范家庭农场能力提升培训班。通过政策解读、发展产业、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产品质量认证、电子商务、乡村振兴普惠金融政策宣讲等内容的专题授课,和实地对新技术、新理念在家庭农场生产全过程的应用、“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融合发展新模式的观摩学习,培养一批懂政策、善经营、会管理的家庭农场带头人,增强了示范家庭农场发展实力、经营活力和带动能力。两届培训班共培训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主241人。

  借力农业保险,发挥保障作用。鼓励引导各县市因地制宜开展地方优势农产品保险,逐步提高地方特色农产品险种比重。探索绿色、有机农产品收益保险,发挥农业保险对绿色、有机农业发展的保障作用。探索依托养殖和规模养殖家庭农场创新养殖模式和财政支持方式,提高保险机构开展养殖保险的积极性。目前全州有3484个家庭农场参加农业保险,占农场总数的32.2%,其中种植业农业保险参保率为61.37%,养殖业参保率6.09%。

  创新服务模式,争取金融支持。加强与金融保险机构对接,积极探索更多务实有效的合作模式,争取合作一批、见效一批、带动一批,充分发挥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的最大效益。积极宣传、推广农业农村部推出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登陆新农直报平台,直报贷款需求。2021年,全州获得贷款支持的家庭农场达到685个,比上年增长350.8%;获得贷款资金总额13049万元,比上年增长120.2%。

  深化利益联结

  带动农户增收

  家庭农场主前身多数是种养大户,通过引导鼓励其稳步扩大规模,建立起集中连片的“生产第一车间”,促进了土地、资金、技术、市场等各类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发展了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了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最终促进了农户增收,提高了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一方面,家庭农场通过流转土地实现规模经营,既可充分发挥家庭经营的独特优势,又克服了传统承包农户“小而散”的不足,有效破解经营主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难题,有利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高农户加大投入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引导小农户走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全州种植类3382个家庭农场,户均经营土地面积94亩,其中1265个粮食类的家庭农场中,经营土地面积50~100亩的1089个,100亩以上的176个。另一方面,家庭农场还承担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的角色,利用自家的机械设备和生产技术为周边农户开展农机、植保、农业生产托管等社会化服务,2020年,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家庭农场达666个,服务小农户92050户,服务小农户经营收入1.52亿元。

  促进了乡村生活富裕。按照“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户”多种方式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劳务输入、订单合同、托管服务、技术培训指导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让农民共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带动了农民增收。全州共有低收入农户1804户6246人加入到家庭农场中,参与产业化经营。同时,家庭农场通过引进优良品种、采用新技术,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农业生产效益明显提高。2020年,全州5273个家庭农场年经营总收入达到12.31亿元,平均每个家庭农场23.35万元,按照往年46.2%的毛利率测算,平均每个家庭农场毛利为10.78万元,远远高出当年全州13645元的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同时,家庭农场的发展促进了乡村生态变优和人才回流。作为规模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比一般农户更迫切需要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也更有能力接受推广和使用。全州每年培训高素质农民2000人以上,直接录入农业农村部新型职业农民管理系统现代青年农场主300人,占全州示范家庭农场总数的55.9%。家庭农场的发展,培育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带头人,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有不少家庭农场探索出了“一片粮田+一座饲养场”的生态种养模式,通过建设标准饲养场,畜禽粪便经堆放发酵后就地还田,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生态链接,保护了农村生态资源环境。还有的家庭农场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不但拓宽了农户增收渠道,还保护和传承了乡村文化。目前,全州共有2726个生态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推动了农业生产实现生态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云南省大理州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