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坚持创新集体资产管理、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和扶持集体经济发展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将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和引领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有机结合起来,实践出一条富民强村高质量发展之路。最新数据显示,全市村级集体资产总额806亿元,村均收入967万元,相对薄弱村收入全面达超200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75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81:1。
强化资产监管,筑牢集体经济发展基础
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印发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的意见,全面开展以村会计“统一选聘、统一委派、统一职责、统一薪酬、统一考核”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财务管理方式改革。全面实行村务卡和非现金结算制度,规范村级预决算、小额工程和物资采购管理。
建设智慧监管平台,高标准打造、一体化运行全市集体资产监管平台、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有线电视“户户通”公开平台和“e银通”预警系统。形成全市联网联动的集体资产大数据,对诸如烟酒、招待、娱乐等敏感关键信息进行识别预警,变事后监管为事中、事前监管。
开展“两项清理”专项行动,在全省率先开展村级集体资金出借和资产出租问题专项整治,追缴到账资金13.4亿元,村均增收145万元,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建立资产出租指导价、价格增长和集体资产监管责任追究等长效机制。
深化产权改革,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无锡早在2002年即启动村级股份合作制改革, 2017年以来又对照中央最新规范要求进一步完善了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成员界定、股权设置、“三会”运行、收益分配和章程修订。通过产权改革,量化集体经营性净资产总额318.45亿元、确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99.42万人,累计股份分红近60亿元。
推进 “政经分开”改革,划分村(居)委会与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工作职责和承担事务,将集体经济组织从繁杂的公共事务中解脱出来,专注于集体资产的运营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全市966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全部与村(社区)实行“账户分设”,有223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完成了与村(社区)的资产财务、职能事务和工作人员“三分开”,实现完全独立运行。
开展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模式改革,通过自主经营、合作开发、集体收储、入股经营、有偿退出等模式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开展社会化服务,发展乡村旅游康养、三产融合等特色产业。如惠山区桃园村结合农房翻建盘活闲置宅基地605平方米建设综合服务中心,收回2栋闲置农房开办民宿,每年增加村级收入30万元。
多方抱团联合,丰富集体经济发展要素
“村社联合”,引导村集体创办集体合作农场、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富民合作社、物业公司等。整体推进农田连片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土地级差、发展规模经营,承接农业社会化服务。
“镇村联合”,引导辖区内村集体将自筹资金、帮扶资金、固定资产、建设用地指标、自然资源使用权等入股共同组建联合社、公司等镇村联合发展平台,合理布局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推动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向园区集中,目前全市涉农镇街的联合发展平台组建率达100%。
“村企联合”,开展“村企共发展同奔现代化”行动,从党建联盟、发展联动、项目联推、人才联育、载体联创5个方面推动村企共同发展、共同受益。通过土地流转、投资入股、保底分红、配套服务、吸纳就业等利益联结机制,全市所有涉农村居均与企业合作实施了实际投资额超100万元的产业项目,投资总额近80亿元,每年带动村均增收超过15万元。
政策扶持引导,营造集体经济发展良好环境
无锡在省内率先出台财政政策支持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值税、所得税、房产税、契税等税费减免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与小微企业税收享受同等优惠政策。
无锡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千万”计划,明确拓展集体经济发展空间、完善管理运行机制、规范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16条发展举措,建立组织保障、队伍建设、财政扶持和考核激励等保障措施。对村集体腾退低效集体产业用地给予用地指标支持,对村集体发展三产融合项目给予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村集体承接。
开展新一轮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五增行动”,采取“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帮助相对薄弱村脱困转化。组织市级部门、单位和国有企业与薄弱村开展一对一挂钩帮扶。
典型示范引领,拓展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在“共同富裕 无锡实践”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推介会上,无锡总结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10种类型。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无锡品牌”将更加耀眼。
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宜兴市西望村在村集体领办的紫砂陶瓷专业合作社成立党支部,带动全村80%的农户加入合作社,紫砂产业年产值达到1亿多元,合作社社员年均户收入超过35万元。
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江阴市红豆村发展水蜜桃种植,开发水蜜桃酒,结合红豆“相思文化”和水蜜桃“甜蜜文化”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村级集体收入超千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万余元。
承接社会化服务带领农民共同致富,锡山区新厚桥村组建物业服务公司,吸纳村民就业,承接本地和周边保洁服务、物业管理、垃圾收集清运等,甩掉了“薄弱村”帽子。
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惠山区桃源村充分利用桃资源、桃文化,依靠“一朵桃花”发展旅游业,建设20余家民宿、农家乐,年均接待游客超100万人,完成了从经济薄弱村到美丽乡村的蜕变。
盘活集体闲置资产资源,滨湖区阖闾社区以“净地”标准对村民坟地进行迁移,同时将分散出租的集体土地逐一回收,整合成近千亩的“大地块”,吸引总投资超10亿元的小南湾乡创综合体落地,实现市级薄弱村“摘帽”。
镇村之间抱团联合异地发展,锡山区云林街道牵头8个村(社区)组建公司,承接云林商贸城项目,异地拍地建设云林科创中心,突破了资源发展瓶颈。
发展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数字经济,宜兴市屺山村打造屺山稻米产业电商矩阵,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建立稳定的电商销售渠道,培育电商“爆款”产品,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增收1000余元。
推动城乡要素互换、优势互补,宜兴市美栖村以“投资方+技术方+村集体”三方合作的形式成立以玫瑰花产业项目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实现玫瑰花种植、深加工和观光旅游的三产融合发展,增加村级稳定性收入160万元。
规范集体资产和财务运行,宜兴市大东村将村级工程委托镇代建办专业规范地实施,解决了村级工程日常监管力度不足和资金支付不规范的问题,3年减少村级资金支出近100万元。
积极推进各类改革试点,江阴市曙光村开展“政经分开”改革,理清村委会和股份经济合作社事务清单、推进人员分流、落实财务分离、修订合作社章程,引进集体经济发展新项目,全面融入城市经济。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农业农村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