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最新数据显示,农村网民规模达3.09亿人,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55.9%,数字乡村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在数字乡村发展过程中,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乡村人口的现代信息技能得到了普遍提高,出现了一批善于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乡村形象建构与传播的数字精英。最近引发网络广泛讨论的“张同学”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张同学”短视频的广泛传播,既是互联网环境下的一个传播现象,也折射出乡村生活图景网络传播的新视角。对“张同学”现象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字变量引入乡村场域后所引发的变革,突显出在数字时代讲好乡村故事的重要性。
“张同学”之火:依托互联网的媒介传播现象
“张同学”是一个视频博主,在抖音APP中的身份介绍是“剧情短视频创作者”。“张同学”本名张凯,在2021年12月4日接受澎湃新闻的采访中表示,自己学历不高,一共念了八年书,因想念小时候无忧无虑的生活,怀念在校园的感觉,起了“张同学”这个名称。“张同学”自2021年10月4日起,已在抖音平台发布了自己拍摄剪辑的五十多条短视频,在开通后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抖音粉丝数量超千万,“张同学”爆红网络,走红出圈的速度堪称惊人。
官方账号的隔空互动和点评也强了“张同学”的网络关注度。“张同学”拍摄的短视频主要展现了农村起居劳作的日常生活场景,如喂猫喂狗、买肉做饭、跟邻居一起吃饭喝酒等等。但在视频片段中也有出现一些危险操作,如贴胶布的插座有起火漏电危险、炭火盆取暖有一氧化碳中毒危险、骑农用三轮车载人违规等。对此,中国消防和国家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官方账号相继点名“张同学”,提醒大家注意防范。2021年12月10日有记者探访“张同学”,采访时像“张同学”一样用手机竖屏进行拍摄,以“张同学”的方式认识“张同学”,让大家更充分了解了“张同学”本人。这些官方关注和互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张同学”的网络火爆。
“张同学”已在网络平台中被广泛知晓和传播,正如在一段视频中邻居对“张同学”说的话,“听说你火了”,就辩证地指出了“张同学”的多重空间语境含义,即“张同学”既是当地人眼中一个具体的个体、一个生活在这个地方的普通人,也是具有了一定网络知名度的名人,“张同学”已然超越地域语境,衍生为网络语境中的存在。此时,“张同学”这一称呼,除了可以指称短视频拍摄者本人即张凯,也可以指称其所构成的传播现象。
“张同学”之火本质上是一个传播现象。一方面,“张同学”将这些短视频发布到视频平台之后,这些内容构成传播内容自身,是传播的基础。另一方面,“张同学”成为网络“红人”,获得广泛关注。这种火与红是由网络关注度来衡量的,具体包括粉丝数量、点赞数量等,因而也是流量算法下的火,是全网凝视下的火,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媒介传播之火。
缘何能火:乡村影像叙事的网络传播效应
技术赋权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以乡村元素为载体的原创短视频从2018年开始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短视频内容中最生动的单元。“张同学”为何能够在网络平台火爆以致成为现象级话题?从“张同学”拍摄的短视频来看,虽然透着浓浓的“土味儿”,但他所拍摄的短视频作为一种叙事方式,又在内容、形式与主旨等方面契合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和情感共鸣点,是乡村共同记忆的群体共鸣和网络放大效应的直观呈现。
叙事主题聚焦乡土情怀表达。在“张同学”发布的短视频中,日常起居、生火做饭、上街下田、砍树捉鱼、清扫洗衣、邻里来往等都是入镜的主题。这些活动都发生在村里或街上,每期时长平均六分钟左右,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看似流水账的视频记录,其实生动地表达了乡村生活的肌理,传递出一种在乡土生活氛围中的自在、融洽与和谐,在不经意间刻画出了“张同学”对乡村生活的深刻感受。其中频频出镜的一些物件独具乡土特色,如火炕、大炕席,可以放在炕上的小饭桌、炭火盆,大水缸、舀水的瓢,土灶、大铁锅,给人传递出满满的氛围感。上山挖菌子、下河捉小鱼等展现了生活的素朴与活泼。挖地窖、绞豆腐等活动,也表现了乡村生活的独具特色之处。视频中与“张同学”频繁互动、频繁出镜的二涛、大叔,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表达,也把乡土熟人社会的往来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短视频中小猫小狗环绕左右,人物互动的直白既令人莞尔,又给平静的日常生活增添了种种意趣。在国人的记忆中,乡村蕴涵着巨大而深远的象征性与符号性。像娃哈哈AD钙奶、小当家、金正DVD等很有年代感的物件,也使怀旧感通过视频生长播散开来。短视频抓住了乡村生活的独特内核,有力地表现出来,在城市化背景下展现了一种乡土怀旧的情感表达。对受众而言,这是情感共鸣的根本来源。
叙事主体具有乡村内部视角。从“张同学”视频镜头来看,绝大部分镜头都是用他的第一视角呈现,这与他手持拍摄有关。同时,“张同学”本身就生活在村子里,生于斯长于斯,具有鲜明的内部人身份,也就是从乡村人自身的视角来看乡村,是内部视角下的乡村图景呈现。从叙事的角度看,叙述自我和叙述他者有着根本的区别。叙述他者实质上是一种转述,叙述自我则是一种自我陈述。这种自我陈述是直观地基于主位视角铺陈所见所闻所感,天然地排除了转述者理解偏差的情况。对于视频平台上的受众而言,乡村内部视角下的乡村呈现,让受众看到了乡村生活之于乡村人的内在意义。自我讲述使得受众更容易受到主人公的情绪感染,仿佛是借由“张同学”的第一视角去看乡村,体会到一种真切感。受众也很容易将自己代入到“张同学”的位置,隔空去感受“张同学”的感受。
叙事策略融合建构与真实。“张同学”短视频下的乡村生活并不是一种全息呈现,而是有选择、有截取的呈现。从央视走访“张同学”的报道来看,他的主要拍摄场地是爷爷曾经居住过的老房子。如果说现实生活中的乡村是客观的乡村,那么“张同学”视频中的乡村则是带有主观建构色彩的乡村。拍摄视频时的取景就是取舍,需要确定选择哪些画面进入镜头、哪些画面被排除在镜头之外。选择与不选择,其间体现的是主观理解和偏好的差异。“张同学”平时住在老房子边上的另一所房子里,但是拍摄的内容也都是真实经历过的事情。因此,可以把“张同学”的视频视作有选择的真实,是对真实生活片段的重新编码组合。这样,他的视频中呈现的仍然是真实的乡村环境和真实的生活样态。对于受众来讲,借助短视频所看到的影像是经“张同学”编码处理过的新的意义系统,这一意义系统既基于现实,又是聚焦之后的现实。正因为“张同学”短视频是对乡村生活的再建构、再表达,但同时又没有脱离真实属性,这种内容的真实和情感的真诚才能够打动人,引起人们的共鸣。
可见,“张同学”短视频的网络火爆,是以乡村怀旧感的有效呈现、乡村共鸣感的有效激发为基础的乡村影像的生产,并以此内在特质激发了网络传播。
“张同学”现象的启示:发挥网络媒介优势讲好乡村故事
乡村需要表达,乡村需要被认识和理解,城市也需要认识乡村。在城乡空间分隔的时空背景下,乡村图景的呈现需要一定的平台、路径和视角。“张同学”的创作折射出互联网背景下展现乡村生活形态、铺陈乡村叙事的崭新视角,提示我们可以充分借用网络媒介优势,讲好新时代乡村故事,描画全面立体真实的乡村图景。
发挥主位视角优势,展现在地乡村图景。长期以来,乡村往往是被表述的对象,是由学者、官员、记者等外部群体所描绘的形象。“张同学”的短视频,是他作为当地人,以乡村文化持有者的身份构思、拍摄、剪辑形成的乡村影像。短视频以主位视角的独特优势呈现出乡村生活中最自然质朴的地方特质,甚至短视频中一些无意识入镜的元素也在观者那里引起强烈共鸣,这正是在地乡村图景的丰富性得到充分表达的印证。今天的乡村人口众多、地域面积广大、地区差异突出,相较于非文化持有者的客位视角,以主位视角生成的乡村影像极大地强化了乡村的自我表述,在地居民可以借助乡村影像发出自己的声音,通过乡村人讲述乡村,为在地乡村图景的真实呈现创造了新的可能。
建构影像叙事风格,展现乡村多元特征。“张同学”的短视频在平台火爆之后,人们往往将之与李子柒的视频进行对比。“张同学”本人在接受央视记者走访时也表示,“区别很大,李子柒拍的是那种唯美的田园生活,是别人向往的田园生活。虽然我这个房子稍微有点怀旧,但是很多时候确实是我身边发生的一些实事”。可见,与李子柒对乡村生活的浪漫唯美化呈现不同,“张同学”更多讲的是真实日常的乡村生活状态,不事雕琢又有独特味道。正如他所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阅历,通过视频来表达出来每天的想法和内容,包括你的喜怒哀乐,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没必要去模仿。”各大视频平台涌现出一大批使用“张同学”同款背景音乐和相似拍摄技法的视频,也正说明“张同学”视频的独特吸引力和受众认可度。可见,通过乡村影像建构独特的叙事风格,也有助于展现乡村的多元特征,使乡村生活意趣得以更好地表达。
借助网络媒介交互,联动讲好乡村故事。“张同学”现象为网络空间提供了再创作的符号资源,为网络互动话题的衍生创造了契机。“张同学”这一指称在经由网络传播后,其所指含义也变得更加多维。以“张同学”于2021年12月10日在抖音平台发布的“消防安全平安万家”主题视频为例,“张同学”与当地消防救援支队的防火监督员一起通过短视频进行防火宣传,结合“张同学”日常生活中的消防隐患点,如插排老旧、液化气罐阀门未及时关闭、灶台周围堆放干柴等,提醒大家注意消防安全。当地消防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张同学”的网络影响力相结合,使得联动讲述乡村故事的积极效果拉满,也使乡村故事讲述更为活泼生动。
广大乡村地区不只是静默的物理空间,更是广大乡村人口的生活空间,其间融汇着日常琐碎、人际交往、生活方式、情感体悟等诸多面向。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更全面地认识理解乡村,讲好中国乡村故事,对乡村和城市都具有重要意义。“张同学”让我们看到了数字时代发挥媒介优势形成独特乡村叙事新的可能,“张同学”的火爆也正说明我们的社会呼唤更多真实立体全面且富有情感的乡村讲述。
(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