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打实地调整结构,扩种大豆和油料,见到可考核的成效。这一指示为我国2022年三农工作指明方向,定下目标。目前我国的大豆生产情况如何?《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1-2030》显示,2020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为1.48亿亩,达到近十年最高值,产量达到1961万吨。与此同时,我国每年约85%的消费量靠从国际市场进口。
提高大豆自给率应从哪些方面发力?本刊记者围绕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及国际市场等问题,专访了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司伟教授,以期为提高我国大豆自给率带来有益思考与建议。
为什么我国大豆自给率低?
记者:您长期研究大豆产业政策及国际市场变化,请问怎么理解大豆在我国初级产品供给中的位置,为什么我国的大豆自给率始终比较低?
司伟:大豆为我们提供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和脂肪,对满足中国居民的营养与健康需求发挥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中国居民收入增长带来的食物链不断上移,居民对畜禽产品消费需求增加,而豆粕又是畜禽生产的主要蛋白饲料来源。因此,大豆生产发展和产业兴旺对中国粮食与油脂油料安全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自给率低的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需求数量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是国内的供给跟不上。
需求增加这里需要注意,在不同的阶段,大豆需求增长背后的推动力量不同。起先的推动是我国豆油消费的快速增加,过去我国的食用油消费以动物性油脂和菜籽油为主,现在已经变成了豆油主导。近二十年又有了新变化,我国对豆粕需求的增长推动了大豆的需求增加,背后是中国居民对肉类消费的增长。所以,这里的逻辑是,我国居民在膳食结构上的变化,带来农产品需求的变化,最终带来大豆需求的大幅增长。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大豆供给没有太明显的增加。我国大豆2016年总产量为1293. 7万吨,2020年增加到1960万吨。农户种植大豆的效益相对玉米来说比较低,导致缺乏积极性,这是面积增长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什么大豆产业难破局?
记者:国家于2019年提出大豆振兴计划,但是从近两年发展来看,自给率提升缓慢,较难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改善,请问为什么大豆产业如此难破局?
司伟:大豆难破局说简单点就是供给跟不上,为什么跟不上呢?可以从两个变量分析,一个变量是面积,一个变量是单产。前者受限于土地总面积的刚性约束,增长空间有限,在政策调控下有所波动;后者虽然潜力大,但是想要获得明显提升,难度也不小,需要依靠品种和科技。
首先来看面积。中国大豆种植面积起伏较大,产量总体呈增加态势。我国大豆历史最高种植面积是1957年的1.9亿亩,1976年曾减少到1亿亩,达到历史最低值。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面积基本稳定在1.2亿亩左右,2000年增加到1.39亿亩。21世纪以来,逐年下滑。“十三五”期间,国家实施以减产玉米为重点的种植结构调整,并再次推出大豆振兴计划,大豆生产得到恢复性增长,面积从2016年的1.08亿亩增加到2020年的1.48 亿亩,达到近十年最高值。接下来看分布情况。中国三个大豆主产区,分别是东北春大豆产区、黄淮海夏大豆产区、西南和西北的带状复合种植区,共涉及20个省份396个县。东北春大豆产区大豆面积约占全国大豆播种面积的40%;近20年黄淮海产区萎缩较快,目前约占全国的20%;复合种植区生产有较大发展,约占全国的40%。
面积增长难主要是受制于我国土地资源有限,玉米大豆争地是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其次就是受政策影响波动大。当玉米补贴高了,农民就种玉米,当大豆补贴高了,农民就种大豆。现在就像过山车,一会儿是大豆高,一会儿是玉米高,农民跟着政策走。目前大豆玉米单产比大约是1:3,补贴政策要考虑单产比,进而提高政策稳定性和平衡性。此外,可以在土地挖潜上下点功夫。比如加快开发改造盐碱地、丘陵坡地荒地,增加边际土地,用来种植大豆,其实推广间套种也是增加面积。
其次,再看单产的问题。目前,世界大豆平均亩产水平在185公斤左右,其中巴西和美国单产水平最高,达到220~230公斤。而中国大豆亩均单产水平较低,亩产从2016年的119.75公斤增加到2020年的132公斤,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50多公斤,与美国和巴西相差100公斤左右。中国三个大豆主产区单产水平各有差异,东北春大豆产区单产130公斤/亩,黄淮海夏大豆产区和复合种植区单产则比东北春大豆产区略高。
近30年来,我国不同作物品种的单产水平增长有明显差异,四大主粮中唯有大豆单产增长极其缓慢,年均增速仅0.05%,单产水平一直在120公斤/亩左右徘徊;而水稻、玉米和小麦年均单产增速分别是0.51%、0.61%和1.90%,单产水平增长速度较快。
从具体生产情况看,大豆增产的制约因素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立地条件影响大豆产量水平的提升。东北及黄淮海大豆主产区,基础设施好、肥力水平高的地块都主要用来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玉米等其他作物,大豆种植普遍是高纬度地区和坡岗地,豆农大多靠天吃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这导致大豆产量低而不稳。二是品种对大豆生产的支撑能力不足。所有投入要素中,种子依然对单产的贡献最大,因此以种业为核心的技术进步是提高大豆单产的关键。三是种植制度变革条件下的大豆病害虫害防控技术有待完善。针对病虫害种类复杂、抗性资源不足、防控药剂缺乏等现实情况,急需通过联合攻关,为大豆生产安全提供技术保障。四是高产高效绿色生产技术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尚需形成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技术模式;同时需要加大推广力度,提升技术到位率。
单产水平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通过品种、政策、科技多方面发力。科学家也非常努力,有的实验品种很好,区域实验测产单产水平甚至能达到400多公斤。但是把生产潜力转化为农民实际的生产能力,这中间需要科学的田间管理,即需要真正做到农机和农艺相配套。最核心的还是需要农民有积极性去学技术、做田管,尤其是要发挥社会化服务的功能,提高经营规模。
从哪些方面发力
可保障大豆供给安全
记者:通过您的介绍可以看到,提高大豆自给率确实任重道远,但是从保障初级产品供给安全来看,我们又必须攻坚克难扩大大豆种植,那么请您围绕如何发力才能保障我国大豆供给提出一些建议。
司伟:破解这一难题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撑。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完善大豆支持政策。今后应继续加大对大豆生产的支持力度。一方面,要继续完善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在不造成竞争性作物市场扭曲的前提下,统筹安排东北地区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按照总量稳步增加、结构逐步优化的原则,充分考虑平衡玉米大豆种植收益,确定玉米大豆合理补贴标准,充分调动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同时应该将生产者补贴实施区域逐步扩大,实现大豆主产区全覆盖,尤其是要覆盖黄淮海地区和西北、西南带状复合种植区,以保障农户的合理预期收益。另一方面,继续探索完善轮作补贴政策,应该提高轮作补贴政策目标的瞄准性,采取差异化的补偿方式,避免过度补偿,稳步扩大粮豆轮作规模。东北地区每年将1/3的旱地(约1亿亩)纳入轮作范围,三年实现旱地轮作倒茬全覆盖,也能解决大豆重迎茬问题。
第二,持续开展大豆品种选育联合攻关,提高品种对生产的支撑能力。通过推进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有机结合,包括分子育种技术等前沿公益性研究,来推进良种科研联合攻关。可以建设一批国家级制繁种基地,促进大豆品种更新换代,掌握大豆科技发展主动权。当前世界上大豆种子技术专利数量最多的两家公司均为外国企业,分别是美国的杜邦先锋公司和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中国大豆品种的产量品质水平、抗性的水平都要落后于美国或跨国公司,应着力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将国外的先进经验与国内数量丰富的种质资源库相结合,推进科企合作与对外合作,取长补短,做强做优做大产业主体。同时,还应该引导企业加快选育一批适应机械化生产、设施化栽培、轻简化管理等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突破性新品种,来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多元化市场需求。
第三,强化绿色生产技术研发,加大对农户的技术推广与服务。降低病虫草害的发生率、正确使用农药是提高大豆产量很重要的措施之一。明确高发病虫害危害与发生规律,完善防控技术,简化防控过程,可以有效降低农户种植成本。对于可能形成重大危害的病虫草害,应形成系统化的预警机制,做到预警、研究、防控一体化。另外,要加强大豆高效施肥技术、根瘤菌利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依托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示范推广深松浅翻、秸秆还田、减量施肥、病虫害防控等绿色生产技术。总之,要通过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帮助农户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高豆农种植积极性。
第四,强化加工技术的研发,延长大豆产业链。在扩大种植提高产量的同时,也要关注加工产业。为提高大豆原料的利用率和产品率,鼓励大豆加工技术的研发和优化。建议加快集成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开发高品质大豆新产品,实现加工高品质全籽粒、全营养豆制品的升级。为提升豆粕综合利用率,鼓励采用酶法制取大豆油关键技术,有效去除抗营养因子,获得高品质大豆油脂和蛋白。
第五,加强农机装备研发,提高大豆生产机械化水平。中国大豆生产主体仍以小农户为主,种植规模小,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和新品种、标准化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此外,东北地区玉米大豆价格比超过1:2.5的收益平衡点,农民种豆积极性下降,导致管理粗放,关键技术落实不到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但全程机械化是大豆生产的必然趋势。建议加快新型机械设备的研发,强化农机农艺融合,提高作业质量。通过提高大豆生产的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水平等方式降低大豆生产成本。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