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助力增产增收
时间:2022-03-03 06:11:58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本刊记者 许雅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障初级农产品有效供给。而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每年在1亿吨左右。如何破解?总书记作出明确指示——扩种大豆和油料。农业农村部迅速行动,部署在2022年全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这是一项什么样的“新技术新模式”?事实上,大豆玉米间套作技术经过四川农业大学、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杨文钰教授团队历经20年的不懈研发,逐项突破了光照、施肥、除草、机械化等诸多瓶颈,已经取得“玉米不减产,大豆稳增产”的可喜成绩。可以说,该项技术的日渐成熟为破解我国大豆玉米争地困局提出了解决方案。

  二十年攻关解难题

  “我们在四川省仁寿县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内对3个代表性田块进行的现场测产结果显示,玉米平均亩产为569.63公斤,每亩还有近150公斤的大豆产量。”2021年7月25日,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对省科技计划项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进行产量验收,结果让项目负责人、四川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教授、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雍太文十分欣喜。据了解,四川省的玉米平均亩产在380公斤左右,此次测产的亩产约是它的1.5倍,每亩可新增利润462.8元。

  “禾本科与豆科作物间套作是世界公认的集约利用土地和可持续发展模式。”雍太文表示,但传统的人力生产技术手段很难满足现代农业高产高效和规模化生产的要求。

  为了让早在公元前1世纪的《氾胜之书》中就出现的农作物间套作技术焕发新生机,杨文钰教授团队从传统的禾豆间套作模式出发,潜心二十余年,研发出了大豆、玉米间作新农艺。

  据杨文钰介绍,团队从“田间配置不合理、协同施肥技术缺乏、大豆倒伏严重、病虫草防控技术缺乏”等主要问题入手,一项项实现突破。

  “我们通过创建光能利用理论,创新了田间配置技术,用以指导具体技术的突破。如研究氮磷利用,改进高效施肥技术;创建株型调控理论,创新化控抗倒技术;摸清病虫害发生规律,完善绿色防控技术。”杨文钰团队研发的“选配品种、扩间增光、缩株保密”核心技术和“减量一体化施肥、化控抗倒、绿色防控”配套技术,破解了间套作高低位作物不能协调高产与绿色稳产的世界难题。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采用2~4行小株距密植玉米带与2~6行大豆带间作套种年际间交替轮作,让高位作物玉米株株具有边行优势,扩大低位作物大豆受光空间,曾连续12年入选国家和四川省主推技术。和净作相比,应用该技术后的土地可实现玉米不减产、亩多收大豆100~150公斤。且大豆带固氮,与玉米带轮作,土壤肥力明显提高,复合系统光能利用效率显著提升、氮磷肥利用率分别提高84.8%和34.2%,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9.8%,农药施用量降低至少25%,可为农户每亩实现增收360元以上。

  高标准示范增信心

  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的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田喜获丰收,九原区哈业胡同镇种植户金军看着房前屋后晒满的金灿灿的玉米和大豆,乐得合不拢嘴。

  金军家的100亩玉米间作大豆田,亩产玉米达到640公斤、大豆近150公斤,每亩地毛收入超过2600元。收获后,每天都有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来向他请教间作技术,他计划把间作田扩大到2000亩,周边的几个种植大户也都有了扩大种植面积的想法。

  从2018年开辟500亩示范田起,2020年包头市该技术的推广面积已达到2.4万亩,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这一年,也是包头市推广工作加速的一年。

  这要得益于当地“政策拉动、龙头带动、上下联动、技术互动”的推广“组合拳”:在市农牧科学技术研究所专门设立中心,组成技术指导服务团队,专项开展推广。同时,实行政策补贴,在生产者补贴项目的基础上提高标准;根据各地实际,统筹项目整合,将社会化服务、高标准农田、耕地地力提升、秸秆转化等项目,向间作种植户倾斜;解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业保险入保问题;协调国家级龙头饲料企业,与所有玉米间作大豆种植户签订种植订单,保障作物卖得出、卖得好。

  2021年,该技术实现了包头市5个重点农牧业旗县区全覆盖。测产结果表明,间作田的玉米、大豆平均产量分别达到820公斤和82公斤,玉米亩产量与包头市山南地区净作玉米持平,还纯增80多公斤大豆,填补了包头市大豆产业空白,每亩示范田约增收362元。

  “以前,农户认为大豆玉米间套作工序多、周期长且经济效益低,”谈及如何把技术真正推广到更大范围,杨文钰表示,“要改变这种看法,最好的办法就是拿出高标准的示范样板。”

  包头市的实践,正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全国推广的缩影。在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推动下,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制定并印发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意见》,杨文钰团队在西南、西北、黄淮海地区开展了百亩示范田、千亩示范方和万亩示范片等多点高产示范。

  “山东肥城双北农业专业合作社积极利用当地农业保险政策提高种植户热情,扩大种植面积,四川安居奉光荣种植家庭农场、山东禹城子轩家庭农场等建立了标准化示范基地,都取得了良好成效,规模效应十分明显。”杨文钰补充。

  目前,“四川中心、西南重点、西北带动、黄淮海试验示范”的技术应用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四川大豆产量跃居全国第五,对助推西南成为全国大豆优势产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统计,2003-2020年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累计推广8960万亩,新增大豆产量1120万吨,减施纯氮35.85万吨,新增经济效益311亿元。

  走出国门提士气

  随着“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推广在国内稳步发展,一些同样人多地少、大豆供需不平衡的国家也注意到了这项技术。

  2020年3月,日本作物学会会长、京都大学农学研究科作物学研究室主任白岩立彦教授访问四川农业大学,专题调研复合种植。

  同年,四川农业大学留学生穆罕默德·阿里·拉扎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巴哈瓦尔布尔县进行了30亩复合种植实验,每亩地玉米产量达到660~700公斤、大豆90~110公斤。定制方案、筛选品种、设备配套……在导师杨文钰的全程指导下,试验田苗壮叶茂、错落有致,丰硕的成果让原本怀有疑虑的农民信心倍增,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注意。

  2021年8月11日,由四川农业大学和巴哈瓦尔布尔伊斯兰大学共建的巴基斯坦国家带状复合种植研究中心在巴哈瓦尔布尔成立。据报道,与2020年相比,2021年春季该技术在巴试验示范点数量由4个增至15个;新增5家科研机构、1家企业和5户农场。7月,12个灌溉农业区试验示范点取得良好收成,玉米和大豆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分别达到了7603公斤/公顷、1052公斤/公顷。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认为“这项技术可以为巴基斯坦的农业部门带来革命”。凭借因地制宜的技术模式和个性化指导,复合技术实现了“墙里墙外一样香”。

  “凡种植玉米、大豆的区域都适合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只是不同区域技术特点有所不同。”杨文钰团队计划提供更精细的技术培训,“东北、西北、黄淮海地区多采用带状间作模式,西南地区则实行带状间作和套作均可。”

  据了解,去年入冬以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冬闲时节,组织栽培、农机、植保等方面专家,逐省对接、逐一开展这项技术的省级大连线、大培训、大讲座。

  “截至目前,所有承担种植示范推广的省份均已结束第一轮培训,我们累计培训了各级农业农村行政管理人员、农技人员和规模生产经营主体等30多万人次。”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经济作物技术处处长汤松表示。

  根据多年经验,杨文钰团队依据不同生态区的资源禀赋和生产条件,集成了不同的生产模式:粮食产区进行籽粒型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可用于食用、饲用或加工;城郊型农业区进行鲜食玉米、毛豆复合种植,用于鲜食或者秸秆混合青贮饲用;农牧交错区和草食性牲畜养殖区,可复合种植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与青贮大豆,为草食牲畜提供优质全价混合青贮饲料;轮作休耕和土壤瘠薄地区可进行籽粒玉米品种与绿肥饲草大豆品种带状复合种植,玉米粒用,大豆直接还田肥用。

  “我们的技术简单地讲,就是在净作玉米基础上增种大豆10000株左右。扩间增光、缩株保密是发挥边行优势的关键。因此,玉米要选用当地株型紧凑、株高适中、适宜密植和机械化收割的高产品种,大豆选用耐荫抗倒高产品种。”雍太文说,“大豆、玉米具有不同的需肥特性和病虫发生特点,需要对水肥和病虫防控进行分别控制,种植和植保也需要专用机具的完成。”

  为实现“一田双收、稳粮增豆,机具通过好,间套轮作融为一体”三大目标,团队筛选出耐荫抗倒、适用于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品种16个,研制出了相匹配的种管收作业机具,制定了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和首部间套作国家行业标准,引领了间套作技术发展方向和标准化应用。

  而更多针对气候土壤、地形地貌条件差异和技术参数本土化的专项研究已经“在路上”——四川农业大学玉米栽培专家王小春在仁寿县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内,选取十余个不同的玉米品种进行对比筛选;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河子大学教授、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陈学庚领衔,江苏大学、石河子大学、四川农大联合开展的大豆玉米间作新农艺机械化智能化装备开发合作项目也已启动……

  人勤春来早。在这个注定忙碌的春耕时节,将有更多专家和农技人员奔波在广袤的乡野间,为完善技术模式继续努力,让更多农民学得会、用得上、种得好。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