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旅游资源 探索广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时间:2022-03-03 06:04:16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冯丹萌 黄雨 张莹 字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古就是山水胜地,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优越的旅游发展条件。同时,广西是壮族、瑶族等多民族融合发展地区,拥有刘三姐歌谣、壮族歌圩、桂南采茶戏等几十余项非遗文化,历史积淀深厚。目前,广西有60处自然景观,4个国家森林康养基地,7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截至2020年底,广西旅游产业收入达到7267.5亿元,位居全国第四。

  同时,广西土壤、气候等条件优越,特色农业产业丰富,是全国金桔、火龙果、百香果等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广西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突出绿色、富硒、长寿等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绿色、有机高品质农产品,打造出一系列“桂字号”农业品牌。近年来,广西着力推动旅游、农业、生态融合,探索发展特色精品旅游项目,进一步促进乡村产业升级,增强农村内生发展动力,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利用旅游资源,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模式及实践经验

  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完成,广西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上,从旅游资源角度入手,找寻旅游带动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并且探索出了多样化的创新模式。

  物业租赁支撑模式。这种模式是现阶段广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最基础的模式之一,主要适用于区域优势明显的城郊村和城中村,以及旅游资源覆盖面广的地区。依靠较高的市场要素流动优势,对村集体闲置的会堂、厂房、祠堂和废弃学校等设施,通过公开拍卖、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盘活,增加村集体收入。桂林七星区穿山村、和平村利用村集体经济发展预留用地,合作开发五里店果蔬批发市场项目。从此村集体经济有了质的飞跃,每年穿山村和和平村可从五里店果蔬批发市场项目中获取收益数百万元。

  自然景观资源开发利用带动模式。广西借助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大力推进乡村生态旅游开发项目,通过集体土地租赁、集体经营性资产入股等方式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素有“广西张家界”之称的北帝山坐落于平南县大鹏镇景华村,近年来景华村按照“三权分置”原则,依法以村集体1.75万亩山地入股参与旅游开发公司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有效解决了景区建设用地难、农民增收难、就业难等三大难题。

  农业旅游融合产业带动模式。此类模式适用于农业产业丰富且区域优势明显的村,以特色产业为核心,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乡村休闲风光,形成“采摘—垂钓—观光—体验—住宿”等为一体的参与式乡村休闲旅游模式。这种做法打破以往“靠山吃山”的传统理念,走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的产业发展之路,打破过去产业发展“散、乱、杂”的现象,让昔日的荒山变成名副其实的金山银山。桂林市阳朔县光坡镇栏冲村借助当地土地条件优势,带动村民灭荒复耕,让原来荒草丛生的田地上种满了海红米,通过集体流转土地、公司统一经营、冷链加工配套等环节的有效配合,打造有机绿色农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海红米参观等乡村休闲旅游项目,让村民能够享受到村集体经济带来的多重红利,每年增收3000多元,让传统的“粮饱肚”变迁为“地淘金”。

  民俗文化嵌入带动模式。广西在有条件的村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通过村集体牵头与公司对接,将当地传统文化资源融入乡村旅游项目中,开发农家乐、渔家乐、度假村、采摘园、生态体验、休闲农庄等乡村旅游项目,引进社会资本开发乡村旅游业。如防城港市企沙镇簕山古渔村借助临海区域优势、稀有的陆地红树林—千年银叶树资源和自古以来的“耕海”传统,发展起“观光+渔家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模式,村集体通过举办民间观潮节等活动,每年游客量达15万多人次,村集体收入从无到有,年收入超40万元。

  生态康养、运动休闲创新带动模式。广西很多乡村抓住市场机遇,通过创新挖掘集体资源,打造以康养、运动等为核心的模式。如平南县借助北帝山等生态资源,成功举办平南北帝山毅行登山节、中国旅游日贵港分会场暨余甘嘉年华活动、中国平南富硒石硖龙眼节和平南国际龙舟邀请赛、2020年中国(平南)富硒石硖龙眼节、2021年“开年游广西·平南在等你”等一系列活动,用创新形式带动集体经济发展。

  服务经济创收探索带动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针对一些资源相对匮乏的村,围绕村域产业化经营,创办多种形式的村级经营性服务实体,包括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创办农业服务队、运输公司、益农信息社等服务实体,发展信息、农机作业、订单收购、代购代销、加工物流、集中运输等服务业;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农业机械、病虫害防治、技术咨询等服务。如广西贺州市贺街镇成立劳务服务公司,为贺州市农投公司肉制品厂项目提供屠宰、清洁、安保等用工服务,农投公司将24万元的劳务项目“切块外包”给村集体劳务公司组织实施,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当地村民就业。

  撬动旅游资源,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建议

  加强党建引领,提升党支部在发展集体经济中的话语权和组织力度。广西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时,注重基层党建工作,让基层党组织工作开展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供凝聚力、影响力、战斗力。阳朔县遇龙村以“梦幻遇龙党旗红”党建品牌为载体,挖掘漂游文化,牵头筹办阳朔第二届遇龙河竹筏漂游节,同时以旅游红色驿站为载体,开设党员服务岗,成立党员先锋志愿队,在旅游旺季期间分组维持交通秩序、在人员聚集地提供旅游咨询及相关服务,提升了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知名度。要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发展。要加强骨干队伍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后备人才力量。要继续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发挥村党支部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之间的合作关系,稳固产业利益联结机制。要强化村党支部的规范监督作用,加强公开公示,保障集体资产在阳光下运营,提升老百姓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找准定位,突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资源亮点。“十四五”期间,建议以更动态化、时代化、特色化的观点对现有旅游资源重新定位、重新打造、重新升级。在旅游资源开发上,要以景观旅游为突破口,打造集特色产业、文化风情为一体的乡村休闲式融合旅游项目,拓宽旅游增收渠道、提升旅游带动能力,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动能。在集体经济发展定位上,要突出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和社会等多重性功能,可以通过出租、股份投资、参与经营等多种方式深度参与到项目的发展中,充分发挥村集体的组织协调和经营能力,打通旅游资源开发与村集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合作通道。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集体经济发展效益。一是要基于旅游景点、挖掘潜在乡村元素,提升集体资源利用率。要以有限的旅游景点为核心探索出更多的乡村元素、挖掘卖点,打造全域式、低成本、接地气的乡村旅游点,为农村集体资源的盘活利用提供发展空间和条件。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各主体之间的合作和利益分配制度,要积极探索股份合作、支部领办、订单管理、服务带动、农民互助、流转聘用等合作模式,提升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参与度和竞争力。

  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夯实集体经济内生动力。一是要进一步调动村里带头人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通过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制度,探索建立“保底底薪+绩效奖励+股份分红”等薪酬体系,激发村(社区)干部的参与积极性和干事创业激情。二是要允许主要从事科技创新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作的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下乡领办、创办、兴办农村集体经济项目,通过知识产权、资金等要素入股、参股等方式获取股份受益。三是要支持能人下乡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探索下乡企业家、优秀农民工、退伍军人、大学生等能人通过自有资金入股或参股,担任集体经济组织的职业经理人,为村集体发展注入活力。(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