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竹笋,在广东省英德市西牛镇是一种经济作物,当地人称之为“剥皮黄金”。
“种麻竹笋不难,一亩地大概种六七十颗,一年施两三次肥,第二年就可以有收成了。”“打理麻竹笋并不需要耗费许多时间,其他时间可以用来干别的事情。”西牛镇下洞村村民丘桂林表示,麻竹全身都是宝,竹笋可食用,叶子能做粽叶,老竹子可以卖给纸厂,竹根也能用于种植。
“只要勤劳肯干,种笋能致富。”丘桂林承包了300亩山地种笋,每年总收入30多万元。目前,下洞村种植麻竹笋10000余亩,年产笋干250吨,按照今年的市场价格,仅笋干收入就有2000万元左右。“在麻竹笋产业的带动下,大多数村民都脱贫致富,在村里盖起了新楼房。”丘桂林说。
麻竹笋是西牛镇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因其种植门槛低、产业基础雄厚、带动能力强,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麻竹笋在英德市栽培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清朝,但过去没有科学的种植技术,竹笋产量不高,农民种植麻竹笋收入并不高,形成不了产业。而且仅仅种麻竹笋,没有其他产业带动,即使竹笋丰收也卖不起价钱,反而浪费土地资源。
多年来,西牛镇党委、镇政府致力于做大做强麻竹笋产业。通过引导成立麻竹笋产业协会,组建科技服务队,制定地方标准,推行麻竹笋产品加工标准化,创建无公害麻竹笋生产示范基地等系列措施,西牛镇麻竹笋产业形成品牌、基地、加工、销售四大发展优势。西牛镇先后引进和培育了巧口笋厂、鸿德食品公司、丰源农副产品厂、和一丰笋厂、家怡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吸引包括台湾等地区的加工生产企业落户西牛镇,现建成投产的笋产品加工厂有10多间,在全国各地分别建立了近百个销售网点,麻竹笋产业已成为西牛镇的经济支柱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龙头行业。西牛镇成为“中国麻竹笋之乡”,“西牛麻竹笋”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西牛镇是麻竹笋主产区和生产加工基地,拥有麻竹笋种植面积20万亩,年产量30万吨,年产值达10亿元。全镇从事麻竹笋行业人口约2.5万人,拥有规模加工企业共10多家,竹笋专业合作社共54个,家庭农场及加工点200多个。
西牛镇党委书记罗亚生介绍,西牛麻竹笋易于种植管理,林地、荒坡地、旱地均可种植,因此产量极高,鲜笋平均亩产约1.5吨,年管理成本约700元/亩,户均可管理60亩的麻竹笋,笋农户均年收入15万元。“麻竹笋浑身都是宝,能加工成笋尖、笋干、笋衣和酸笋等,产品分为调味笋、笋干和酸笋三大系列,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2021年,西牛镇以麻竹笋产业为主导,成功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以此为契机,西牛镇不断深化“三变”改革,形成民企联合、产业连片、基地连户、合股联营、责任连体的“五连模式”,建立起“竹笋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协议收购保民收益”“公司+基地+扶贫村+保底分红”的联农带农模式,努力实现农民持续增收。西牛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万元,高于英德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
西牛镇在创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的过程中重点探索推广了以下模式。
龙头带动增收模式。西牛镇探索出了“连锁经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产业协会、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户建立订单合作关系,带动了种植示范户200多户,镇内各基地设立了近100个收购竹笋网点,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和利润返还等方式,构筑企业与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依托麻竹笋产业协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领英德市鸿德食品有限公司和和一丰食品有限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纳入麻竹笋产业化经营环节,并按照股份合作的方式构筑了“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合作经营方式,稳步推进产村融合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激发农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农村双创增收模式。通过搭建“西牛镇乡村振兴农业产业电子商务园”,为农村创业创新提供交流平台,重点打造一批针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的孵化基地,出台创业优惠扶持政策,支持引导返乡农民工、致富能人与大专院校毕业生等群体积极开展以麻竹笋种植、加工和销售为主的创业创新活动,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优先将镇内土地、设施转租给各类创业创新主体,吸引了大批原先在广州、深圳等地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麻竹笋经销大户前来西牛镇开展二次创业。
以党建助推产业脱贫模式。西牛镇大力推进党建促扶贫工作,制定了“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公司与村集体、农户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通过开展村企合作,前进食品有限公司租赁农户承包地、委托农户代种代管、雇佣村民参与收割分拣包装等,多渠道带动农户增收。种植项目四大经济发展模式:一是土地出租收入,公司以每年700元/亩价格租赁农民承包地,租金每五年递增20%;二是扶贫开发资金入股分红,由镇政府统筹财政扶贫开发资金共计299.5万元入股公司,公司按投资总额不低于10%的收益返还当地贫困户,在合作期限届满后公司返还投资本金给镇政府;三是田间管理收入,公司聘请当地农户参与田间管理,按产量0.25元/斤计提报酬,户均可管理20亩,按亩均产量2万斤计,户均年收入约8万元;四是工资收入,公司雇佣当地村民在麻竹笋交易中心从事分拣、清洗、和包装等工作,按照0.53元/斤计付工资。西牛麻竹笋产业有效解决近千名农户家门口就业问题。
目前,西牛镇党委政府仍在不断加大对麻竹笋产业的规划和投入,引进企业,打造占地350亩的麻竹笋产业园,不断提高麻竹笋产品质量,打造更多麻竹笋知名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