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举全省之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四个转变:村庄大量积存几十年的垃圾、污泥、废弃房得到了清理,实现了从“脏乱差”向“全域干净整洁”转变;农村生活污水“靠蒸发”向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转变;农村生活垃圾“靠风刮”向有效收集治理转变;“美丽乡村示范试点”向“连线成片乡村振兴示范带”转变。广东坚持强化顶层设计、系统集成、整体推进,坚持加大人财物投入力度、改革创新涉农资金投入方式,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全省农村面貌不断改善,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
狠抓基础,久久为功,夯实美丽乡村建设的“底色”
广东全省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自然村15.3万余个,覆盖率达99.8%,清拆破旧泥砖房322万余间,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园”67.9万余个,全省村庄基本实现干净整洁。农村厕所革命扎实推进,全省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5.9%以上,标准化公厕67110座,新建和改建农村旅游厕所7479座、中小学厕所1700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共建成生活垃圾收集点32.9万余个,实现“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稳步推进,治理率达47%。
加强建设,持续用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成色”
广东全省集中供水行政村实现全覆盖,自然村覆盖率达到99%以上;“四好农村路”提质扩面,通乡镇和行政村路面硬化率、行政村通客车率、农村公路列养率均达到100%,基本实现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全省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公共服务中心(站)实现全覆盖,覆盖率稳居全国第一;全省累计建成5G基站17.5万座、4G基站52.2万座,数量均居全国第一,行政村4G网络实现了全覆盖。全省曾经的2277个省定贫困村实现“后队变前队”,89个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成为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的热门之地。珠三角农村“五大美丽”专项行动成效明显,整治乱搭乱建田间窝棚16万余间,佛山、东莞、中山60%以上村级工业园启动升级改造,整改提升落后企业3万余家,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相匹配的美丽乡村取得重大进展。
示范先行,串珠成琏,绘就美丽乡村建设的“亮色”
广东全省累计22245个自然村完成904625户存量农房微改造,创建美丽宜居村87923个、特色精品村7076个,42个村庄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建成5条省际廊道和“邓山画廊”“醉美南庄”“品尚红色经典、体验健康之旅”等570多条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启动建设广州“花漾年华”、佛山“百里芳华”、茂名“精彩一百里”、汕尾“蚝情万丈”等210多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广州从化和增城、珠海斗门、惠州博罗、茂名高州、韶关南雄、汕尾陆河、云浮新兴、梅州蕉岭等16个县(市、区)全域生态化、景区化已经形成。
建管并重,运营主导,释放美丽乡村建设的“金色”
广州市创新开展社会主义新乡村示范带和现代都市农业建设,着力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相匹配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把乡村打造成为广州都市发展的战略空间和广大市民的精神家园,有力激活了广州乡村全面振兴的“一盘棋”。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一村一特色”“一带一主题”,村村美丽、镇镇有带、带带相连、串带成环的生动格局。从化生态设计、花都花漾年华、增城时光穗稻等10条精选新乡村示范带初见成效、亮点纷呈,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市民出游的热门目的地。
聚焦“三个”坚持,全域谋化乡村建设“新路径”。一是坚持高位谋划部署,在高质量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基础上,创新开展新乡村示范带建设,多次召开调度会、座谈会等专题研究部署推进。二是坚持高效联动推进。各区充分发挥区委“一线指挥部”和镇街“一线施工队”作用,加强党建引领,完善市、区、镇街三级联动工作体系。三是坚持高质创新落实。各区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各出奇招、各显其能,如增城区以“新乡村示范带建设”为主题开展镇街打擂台,区领导一对一挂点联系示范带,高效协调解决示范带建设用地需求、项目审批等问题。花都区把新乡村示范带建设列为乡村振兴“一号工程”,一体规划20条新乡村示范带,着力构建1条“花漾翠环”、打造5大IP、形成10个特色品牌的建设格局。
落实“三项”举措,护航推动乡村建设“稳运行”。一是谋划“一带一方案”工作体系。坚持重点打造、示范引领,为每条精选新乡村示范带量身定制一套建设方案,并明确三年建设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实施挂图作战,分类分批推进。二是构建“一带一特色”工作格局。坚持规划先行,突出每条示范带建设主题与内涵,实行差异化建设与多样化发展,确保每条示范带都各具特色。三是坚持“一月一调度”工作机制。建立每月进度报送工作机制,畅通市、区、镇街三级信息通道,及时、全面、系统掌握示范带建设推进情况及存在问题困难,并逐项加以研究、推动落实,督促推动各区按时高质完成示范带建设任务。
强化“三大”保障,有效构建乡村建设“好模式”。一是强化政策保障。出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的指导意见》、《广州市新乡村示范带建设工作方案》、强镇兴村若干措施、农业产业园发展、美丽圩镇建设等系列配套政策,搭建示范带建设的“四梁八柱”。二是强化资金保障。用活“万企兴万村”平台,引入国企、民企结对共建,推动形成“政府搭台、村企合作、三方共赢”的好局面。探索金融服务示范带建设有效模式,加强与国有商业银行合作,建立项目推介、信息共享等合作机制。2022年,从化区、白云区分别筹划发行50亿、5亿元美丽乡村建设专项国债。三是强化考核保障。将示范带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全市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营造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鼓舞干劲的良好氛围。
围绕“三个”美丽,着力打造乡村建设“新高地”。一是部署实施“五大行动”,打造美丽生态新高地。组织开展“一十百千”示范创建、村庄清洁、强镇兴村、市级美丽乡村全覆盖、美丽圩镇攻坚建设“五大行动”。截至目前,全市超90%行政村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180个行政村达到省定特色精品村标准。二是推进圩镇建设与新基建向乡村延伸,打造美丽生活新高地。积极推动美丽圩镇提质升级,推进5G通信、人工智能、数字乡村等新基建向示范带内村庄延伸覆盖,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科技赋能下的美丽生活。三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美丽经济新高地。聚集23家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深度打造花卉等6大特色农业产业链,培育了155个“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村,搭建了隆平院士港等一大批农业科创平台,涌现出“乡村+文创”“乡村+游乐”“乡村+民宿”等旅游休闲与创意农业新业态。2021年国庆及2022年元旦假期乡村游共接待市民游客超809万人次,同比增长26%以上。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供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