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面向农民农村的再分配力度
时间:2022-06-22 01:50:41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 字号:【

  加大面向农民农村的再分配力度

  叶兴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

  一是加大财政对农民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农村不同群体之间和不同地区农村之间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转移性收入差距。既要加大财政对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支出力度,也要改进在缴费、待遇领取等方面的制度设计,加大财政对农村低收入群体和欠发达地区农户的人力资本投资。二是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应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统筹推进农村生产性和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用财政性资金投资或者由国有企业投资建设交通、水利、能源等重要基础设施时,应注重向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村布局,逐步消除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

  来源:《经济日报》

  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的机制体制

  汪建华 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坚持两个轮子一起转,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要加强规划、交通、基础设施等一体化的对接,因地制宜抓好城乡产业融合,从机制体制上冲破障碍,建立和完善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服务等城乡流动市场,逐步推进城乡教育、卫生、养老、就业、文化等方面共享发展,真正实现农民市民化,城乡互动、一体化发展。要积极发展城郊型经济,发挥近郊区位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大力发展果蔬产业和特色产业,主动对接城市需求,积极发展为城市发展、为市民生活服务的新项目、新业态、新产业,探索乡村振兴和城镇化同步发展的新路经。

  来源:《中国国情国力》

  切实完善乡村生态振兴制度体系

  张俊飚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主任

  乡村生态资源与环境禀赋具有公共产品特性,也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所在,是农民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必须采取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构建完善的生态环境制度体系,确保乡村生态振兴有序推进。为此,根据制度功能特点,分门别类地制定和完善与乡村生态资源环境特性相吻合的制度体系,尤其需要在土地生态修复与质量保护、小流域小湖泊小池塘治理、化学农资包装废弃物回收、畜禽粪污循环利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制度规则,如约束性制度或激励性政策等。在此基础上,通过经济激励、法律惩戒、邻里监督和市场诱导等方式,建立完善的乡村生态振兴制度支持体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推进厕所革命要保障资金投入

  于法稳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生态经济研究室主任

  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应根据厕所革命的需求,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切实做到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乡村倾斜,并逐步建立公共财政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为厕所革命持续提供资金保障;在市级、县级层面,应依据当地财政状况,将厕所革命所需资金纳入每年的财政预算,作为国家和省两级财政资金投入的有效补充。与此同时,逐渐完善多元化的融资机制。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基层政府在引进社会资本时,应认真研究社会资本在短期、中期、长期产生的正面效应,分析存在的潜在问题,尤其是政府的债务风险。此外,在推进厕所革命中,有条件的地方可依规探索农民付费机制,以利于改厕后的永久利用。

  来源:《光明日报》

  调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结构

  胡志平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改变以往政府在公共服务事业领域独揽包办的地位,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合作的模式,使供给主体单一化朝着供给主体多元化方向发展。坚持政府主导,承担兜底服务,向农村免费提供非营利性的公共服务以及市场失灵的公共服务,如义务教育、文化站、国防建设、公共安全等。鼓励市场参与,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鼓励政府购买行为,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改善公共服务项目投资方式,采用PPP模式,加强政府资本与社会资本合作,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的资金渠道。扩大公共服务市场化水平,满足部分民众自愿付费前提下自主选择的供给模式。支持非营利性公益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尤其是向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服务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应通过税费减免、财政补贴、政策优惠等形式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激发个人志愿式社会服务,如乡村社区成员组成志愿者团体参与社区管理、关爱社区老幼、维持社会治安和支持环保工作,小力量的不断汇聚足以为整个社会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来源:《学习与探索》

  完善农业执法监管体系

  高强 南京林业大学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一是深化农业综合执法体制改革。针对农业领域风险特点,强化行政管理、执法监督和技术支撑体系,整合组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全面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建设,建立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执法联动机制。二是提升农业执法能力和水平。实施农业执法监管能力建设工程,落实农业执法机构和人员编制,保障和加大农业执法投入,改善执法设施装备,强化依法履职条件,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大农业执法监管力度。健全农业执法信息共享和执法联动机制,强化省部两级监督指导基层执法、协调跨区域执法和查处重大违法案件等职责。建立执法人员教育培训制度,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完善以随机抽查为重点的监督检查制度。

  来源:《中州学刊》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