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四大举措打造“菜篮子”工程
时间:2022-10-31 06:41:30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武汉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玉珍 字号:【

  近年来,湖北武汉市坚决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立足保供、固安全的工作定位,坚持系统思维,创新方式方法,加强投入保障,持续提升生产保供、市场流通、调控保障、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全面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菜篮子”主要产品物丰、质优、量足,价格指数在36个大中城市中常年保持在中下游水平,“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连续多年位居全国优秀行列。

  出台一套政策,种好“菜园子”。突出常态和应急两种状态,打出政策组合拳,提升生产保供能力。常态突出一个“稳”字。从“菜篮子”基地提升、科技支撑、政策扶持、服务保障、品牌打造方面强化政策集成,保持投入强度,稳步提升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稳定源头供应。2021年全市财政投入2.86亿元用于“菜篮子”产品生产建设,同步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近20亿元,3家企业物联网应用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节本增效物联网应用模式,生产环节信息化率总体达到41.08%;签单保费共计3.8亿元,保险保障金额60.42亿元,为350余家农业经营主体安排贷款补贴9500万元;打造了市域全品类农产品公用品牌“江城百臻”,洪山菜薹、蔡甸莲藕、汪集鸡汤在央视新闻频道投放宣传。应急突出一个“快”字。制定“菜篮子”产品保供应急预案,推行应急保供能力储备行动,支持快生菜、芽苗菜、食用菌、“蔬菜工厂”建设,激励快种快收、抢播轮作,力求快保障、快见效。2020年疫情期间,对本市生猪销售给本地屠宰加工企业、屠宰后生猪产品供应中心城区的,分别给予100元/头的奖补,安排专项资金2500万用于蔬菜应急生产,快生菜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保供活鱼1.4万吨,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整体突出一个“足”字。依据全市消费量核准“菜篮子”产品的合理生产供应量,按品种和计划落实到经营主体、田间地块,动态掌握种养植和产出情况,提升全市本地“菜篮子”产品总体自给率。目前全市蔬菜设施化基地达到10万亩、常年园基地45万亩,年出栏万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82个,部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5家,蔬菜、水产品、猪肉年产量分别达到770万吨、43万吨、14.36万吨。

  打造一个体系,建优“菜摊子”。着眼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健全和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全面夯实“菜摊子”连接生产端和消费端的枢纽功能。一是网点焕发新气象。全市建成“菜篮子”产品零售网点1.9万个,公益性零售网点3219个,每个社区平均网点数达到6个,形成了15分钟消费圈。国企“加码”零售网点750个,政府投资建成标准化农贸市场320个,打造了一批即有高颜值又有烟火气的农贸市场。二是冷链扩充新容量。从2021年开始,市级财政每年列支3000万元资金,用于产地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目前全市两大批发市场库容总量达到5.59万吨,产地仓储冷链设施容量达到47万吨。三是模式实现新拓展。着眼疫情常态化防控需要,优化线下保供通道,推广对口保供、企业直供、商超直配、社区团购等保供新模式,实现更高效的产销对接。拓展线上供应途径,实施农村电商发展三年行动,引进盒马鲜生、本来鲜等电商新业态推动农产品市场流通,2021年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93亿元。四是产业抢夺新赛道。推动产销加一体化纵深发展,布局预制菜加工业,制定专项扶持政策,聚力打造“预制菜”产业链,创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预制菜品牌,培育一个全国性标杆预制菜品牌展会,力争到2025年,预制菜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

  健全一项机制,拎稳“菜篮子”。建立覆盖产、供、销全链条的市场调控机制,确保“菜篮子”物丰量足价稳。一是加强监测预警“防”。建立“菜篮子”产品供应动态信息监测系统,每日对市场的41个主要农副产品价格进行随机监测,加强信息研判,及时发布市场价格异动和预警信息,做好生产保供舆论引导。二是落实储备制度“调”。发挥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在稳市、备缺、恤农方面的重要作用,常年储备冻肉2500吨,季节性储备鲜鱼、蔬菜,2022年总储备量达到1.41万吨。加大投入,引导企业提升本地“菜篮子”产品低温处理和商品化加工处理率,实现错峰上市,有效耦合市场需求。三是突出应急保障“控”。成立了市应急保供调控指挥部,实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建立保供主体目录,完善应急网点建设,与北方设施蔬菜、“南菜北运”基地等蔬菜产区形成稳定的对接关系,加强与武汉城市圈及对口帮扶城市的合作,实施应急联动保障。四是实施价格补贴“保”。严格落实“六保”任务,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实施消费者补贴。2020年,全市启动价格临时补贴联动机制11次,为210.1万人合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4.27亿元,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的生活压力。

  构筑一条防线,端牢“菜盘子”。构筑市、区、街(乡镇)、企业“四级安全防线”,加强巡查监测和执法监管,切实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一是坚持重心下沉、关口前移。以综合执法改革为契机,强化区、街道执法监管,加快推进基层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全市统一建设了74个街(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管站,制定了网格化管理公示牌模板,落实农安网格员及村级协管员制度,推动监管资源下沉,监管防线前移。2022年市财政按照10万元/站的标准对街(乡镇)硬件进行了提档升级。二是坚持长线思维、专项突击。大力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健全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运行机制,推动市级平台与省级平台对接,严格产地准出和质量追溯,以“技防”和“制防”管长远。聚焦重点品种、重点时节、重点场所,组织开展专项督导行动,2022年上半年出动执法人员6252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3076家次,办结案件31件,处罚金额11万元。三是坚持梯度推进、整体提升。以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创建为抓手,按照成熟一批创建一批、创建一批巩固一批、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的原则,集中力量梯度推进6个主要涉农区创建国家级、省级质量安全区。目前已建成国家级质量安全区3个,省级质量安全区2个,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2012年以来国家和省级在汉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9.9%以上。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