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培育乡村振兴“五好生”
时间:2022-04-07 01:30:52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夏惠娟 字号:【

  穿上戎装,保家卫国。脱下戎装,创业致富。在福建省福鼎市,退伍军人郑为铨,扎根茶业数十年,始终坚守制作生态、有机、健康白茶的初心,创办了福建畲依茗白茶有限公司,现有合作茶园5000多亩,有机茶园2000多亩,年生产量达300多吨,2020年实现营收2200多万元。

  郑为铨在做足生态白茶文章,推动家乡白茶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还积极为茶农们“扶智”“扶技”,带动大家一起致富。截至目前,共带动2700户茶农增收,培训1000多人。

  人才兴,事业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在福建,有一大批像郑为铨这样的人扎根乡村、服务发展。人才来源于民间,成长于乡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宝贵力量。一直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人才振兴,制定五年实施方案,出台深化农业农村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和扶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促进乡村人才队伍总量壮大、结构优化、能力提升,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保障。

  抓好“带头人”,增强村级组织战斗力

  选好干部、配强班子,才能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福建紧紧抓住村党组织带头人这个关键,在“选”“育”“派”上下功夫,全面提升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水平,为乡村振兴培养一支“领头羊”队伍。

  选优配强。拓宽选人视野,聚焦致富能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退役军人、大学生村官等“八类”群体,将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党员选拔为村党组织带头人。

  提升整体素质。全面教育培训,加强跟踪管理,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制度,对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日常管理等作出刚性要求,做到在届期内对村党组织书记考核一遍、对“两委”班子体检一遍、对村情摸排一遍。

  建立选派长效机制。加强驻村第一书记服务管理,建立“四全”机制,推动派出单位与驻村第一书记进行项目、资金、责任“三个捆绑”,进一步提升帮扶实效。全省累计选派1.8万多名驻村第一书记,第五批省派驻村第一书记400名共落实资金26亿元,实施项目6936个。

  选好“科特派”,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力

  他们行走于阡陌之间,穿行于村居小道,讲解农学,传授农经,破解瓶颈,探索市场,将课堂搬进田间地头、山坳水坎,在福建,这些人被亲切地称为“科特派”。

  近年来,福建坚持人才下乡、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导向,不断深化、拓展、提升科技特派员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人才支撑。

  首先,拓宽“科特派”选认渠道。每年选认省级科技特派员2000名,实现省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和技术服务乡镇全覆盖,带动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行政村全覆盖,常年有近4000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业生产一线。

  其次,创新供需对接机制。坚持双向选择、按需选认、精准对接,健全“基层提出需求、市县主动认领、省里统筹安排”的自下而上“订单式”需求对接机制,建立科技成果和人才市场信息及时发布的自上而下“菜单式”服务,增强服务供给有效性和精准度。

  除此之外,做实产业帮扶。目前,全省科技特派员共领办创办各类企业、专业合作社5298家,建成省级以上星创天地56个、创业示范基地102个。

  育好“田秀才”,增强现代农业发展源动力

  “生态茶园要在保持水土良好、植被丰富、生物多样性良好,与茶园产生共生关系的同时,形成特色的茶园景观……”初春时节,在福鼎市硖门畲族乡的青翠茶园内,郑为铨聊起“茶叶经”如数家珍。

  十年前,郑为铨还是对茶叶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从“学员”到“老师”,这一转变源于他的不断学习。创新学历教育、职称评定、技能培训……近年来,福建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为乡村振兴培育一支永不走的乡土人才队伍。

  一是开展免费学历教育。在全国率先采取“四免一补”政策(免学费、杂费、书本费、报名考试费,给予一定的生活费补助),每年选送一批农村青壮年、返乡农民工、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等到农业大中专院校接受非全日制大中专学历教育,全省已累计招收学员5.06万人,其中大专学历教育1.4万人。二是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打破学历、资历、身份、年龄、论文等限制为新型职业农民评定职称,目前龙岩市已累计开展2批为56名农民评定了中级职称。三是完善技能培训体系。依托涉农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培训机构,构建开放、多元、立体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实行分段式、交替式、分模块技能培训,目前全省已培训形成一支超50万人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用好“新乡贤”,增强乡村发展助推力

  新乡贤是难得的乡村人才,更承载着宝贵的乡村文化。福建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引导和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大学毕业生等,通过多种方式返乡服务乡村振兴事业,使“新乡贤”成为乡土、乡愁、乡韵的“守护人”,乡村发展的“智囊团”,引导村民向上向善的“好榜样”。

  引导企业家反哺故里。发挥福建民营经济活、海外侨胞多的优势,通过组建新乡贤促进会、发展“回归经济”、开展“千企帮千村”活动等方式,引导海内外企业家回乡投资兴业、公益捐赠,有效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改善提升。目前全省共1445家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结对帮扶1498个贫困村,投入资金9.7亿元,惠及6.7万贫困人口。

  推动公职人员下乡。在市县探索公职人员回乡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出台职级晋升一级退出现职,提前退休每月享受相关待遇,引导临近退休的处级、科级干部回原籍村庄或生活工作过的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推动紧缺专业大学毕业生返乡。针对乡村教师、医生紧缺问题,委托省内高校建立免费师范生、定向委培医学生制度,通过政府代偿学费、“订单定向”培养,让大学生回原籍就业,目前每年为山区定向输送乡村教师500名左右,已累计为乡镇卫生院定向输送卫生专业技术人才3426名。

  打好“闽台牌”,增强人才登陆发展吸引力

  发挥对台优势,福建加快推进闽台三农领域人才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台胞台企来闽发展的“第一家园”。

  加快引进现代农业人才。在推动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基础上,围绕特色产业在9个县(市、区)设立规划面积近15万亩的9个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给予资金奖补、贷款贴息、用电优惠等政策扶持,鼓励台湾同胞来闽创业;在全省推动建设100个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引进示范和普及推广台湾农业“五新”,将融合效应从园内外溢到全省各地。目前全省累计批办台资农业项目2748个,合同利用台资41亿美元,数量和规模保持全国第一。

  加快引进乡村建设人才。开展两岸建筑师联合驻村行动,成立青年建筑师协会服务专班,出台奖励政策,支持台湾建筑师和文创团队到乡村开展村庄规划设计、文创等陪伴式服务,目前已累计引进50个台湾建筑师团队,落地合作项目66个。

  加强高素质农民交流合作。设立海峡两岸新型农民交流培训基地,开展“台湾农民福建行”等交流活动,每年吸引1500多名台胞来闽交流、受训人员达1800多人次。开展两岸特色乡镇交流对接活动,全省已有300多个乡镇与台湾200多个乡镇结对互动共促发展。率先开展台胞农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审,已有7名台籍人员取得农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