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要优化布局,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保证粮食年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作为农业农村战线的一名代表,听了以后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宋虎振表示,“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责任重大、义不容辞。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认真贯彻政府工作报告安排部署,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
抓好粮食生产是必须始终扛稳的重大政治责任
河南省委省政府牢记总书记嘱托,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去年战胜洪涝灾害影响,实现粮食总产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从不同角度两次强调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提出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再次发放农资补贴、加大对主产区支持力度等政策举措,要求抓住耕地、种子等要害。”宋虎振代表介绍,今年河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省委一号文件对抓好粮食生产都进行了重点部署。
河南农业农村部门坚持把“国之大者”与“省之要者”结合起来,统筹谋划推动落实,为装满全国人民的“米袋子”作出河南新贡献。一是持续推动藏粮于地。严防流转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确保粮食面积在1.6亿亩以上。以划定的785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为重点,坚持数量质量生态并重,建好管好用好高标准农田,到2025年建成8759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5.4%。二是持续推动藏粮于技。全面落实《关于加快建设现代种业强省的若干意见》,实施六大行动,打造种业企业阵型,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建设神农种业实验室、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推进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建设,促进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三是持续优化粮食生产结构。以市场为导向,高标准建设优质强筋、弱筋和酒用小麦生产基地,到2025年发展到2000万亩。今年推广10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四是持续完善经营体系。抓好26个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试点、20个家庭农场示范县创建,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推进33个国家和省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建设,推动财政支持政策由直接补主体向补服务转变,以托管服务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提高。五是持续发挥好政策激励作用。严格落实产粮大县奖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支持政策,保护好政府抓粮、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今年实现8500万亩小麦、5700万亩玉米、910万亩水稻完全成本保险政策全覆盖。
抓好规划落实是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重要保障
如何强省?路怎么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按照《河南省“十四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部署和今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河南农业农村部门坚持把“十四五”规划与今年工作结合起来,谋划了45项重点工作,建立了128项工作台账。
“我们将全面贯彻两会精神,进一步细化实化各项工作,做到项目化、清单化。”宋虎振代表说。一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实施“五十百”工程,培育面、肉、油、乳、果蔬五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打造以小麦、玉米、花生、猪、牛、羊、禽、果蔬菌茶、中药材和渔业十大产业为重点的农业全产业链,培育100家左右全产业链“链主”企业,建成万亿级现代食品集群,充实全国人民的“菜篮子”。二是谋划建设载体和抓手。规划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生猪千亿级集群培育、现代种业、农机装备、数字乡村、农村厕所改造等62项重大工程,谋划实施耕地地力保护、生猪转型升级、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建设、数字农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3482个重大项目,参与谋划建设“中原农谷”、周口农高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等一批重大平台、重大载体。三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落实“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实施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创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化肥减量增效、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绿色统防统治等项目,打造沿黄和南水北调干渠沿线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四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通过壮大乡村富民特色产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经营性收入;通过“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每年提升50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增加工资性收入;通过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盘活用好1000亿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增加财产性收入;通过争取更多财政扶持政策,增加转移性收入,鼓起农民的“钱袋子”,促进共享发展。
坚持稳中求进是实现开门红全年红的重要遵循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要坚持把稳字当头与积极作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开门红、全年红。
一是抓好夏粮生产。“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针对小麦晚播强化夏粮田间管理’,河南作为全国小麦第一生产大省,要重担上肩,把1900万亩三类苗落实到村组地块,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分区分类管理,促弱转壮。”宋虎振代表说,目前一二类苗比例较越冬期提高7.1个百分点。河南继续坚持一招不落、一环不失,把好干旱、倒春寒、赤霉病、干热风、烂场雨5个关口,力夺夏粮丰收。二是抓好稳产保供。稳定生猪产能,对1208家年出栏3000头以上规模猪场挂牌保护,确保能繁母猪稳定在400万头左右。持续打造花生优势区,稳面积、提产能。抓好40个蔬菜大县和中心城市周边设施蔬菜生产,增强春季供应能力。三是抓好灾后重建。全省760万亩水毁农田,已完成176万亩Ⅲ类水毁高标准农田修复;6月底前完成232.5万亩Ⅱ类恢复建设项目,年底前164万亩Ι类水毁高标准农田重建项目和187.5万亩水毁一般农田新建项目大头落地。四是抓好“六清六治”。突出抓好重点区域,确保5月底前实现村庄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启动“十县百镇千村”示范创建,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推进、整体提升。五是研究出台行动计划。加快推动出台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农民持证培训意见、增加农民收入意见等,努力实现开门红全年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