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红杉中国创始人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发掘农业微生物应用潜力
时间:2022-03-25 01:09:02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本刊记者 李锦华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

  全国政协委员、红杉中国创始人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关注到了微生物农业这个领域,他认为该领域发展前景广阔,但还存在一些发展短板。

  一是农业生产领域对微生物重视不足。目前对微生物在作物增产、植株抗病、生态修复等方面的价值普遍认知不足,成功产业化开发的微生物菌种相对较少。二是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有待加强,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需要专业的保藏技术和特殊的保藏设施。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目前保藏菌种2.3万株,仅为海外发达国家同等菌种库保藏量的1/4。由于企业研发投入相对不足,大量有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的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面临污染、退化、灭失和专利侵权等风险。三是微生物肥料的市场接受度落后于化肥、农药等化学品。就价格而言,微生物肥料普遍比化学肥料更贵;就肥效而言,微生物肥料见效需要一定时间,且在生产施用环节中对环境要求较高。受制于成本和肥效稳定性等因素,农民对生物菌肥接受度不高,这对微生物肥料的推广带来较大挑战。

  沈南鹏认为,充分发掘农业微生物的应用潜力,促进其产业化发展,对推进高产高效、绿色环保的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他建议从四方面努力发掘农业微生物应用潜力。

  加强农业微生物科研突破,拓展研究专项支持范围。建议建立跨学科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微生物学、遗传学、农学等科研人员联合开展农业微生物应用基础研究;推动形成饲料发酵、农业废弃物无害利用、土壤改良和污染防治等子专项,资助相关领域微生物资源发掘利用研究。

  加大微生物产品的应用推广,尤其是要加强对固碳菌株的支持。依托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和服务组织,通过将微生物肥料列为主推技术示范任务、开展田间效果试验讲解等方式,加强微生物产品的应用宣传推广;菌种选育优先支持促进固碳功能的关键菌株挖掘利用;加大对可用于食物和饲料的微生物蛋白质生产技术的长期研发支持,逐步降低畜牧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政企共建充实菌种保藏力量,以资源摸底和知识产权保护促开发利用。建议参照深圳国家基因库政企合作经验,政府遴选一批具有成熟保藏条件的企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补贴形式,联合共建新型菌种保藏库;建议农业农村部制定更全面的农业微生物资源目录并更新发布,为研究各种农业微生物相互作用与发挥效能提供基础支持;建议优化农业微生物专利菌株鉴定方法和侵权判定标准,明晰基因序列相似程度达到何种比例即可认定为同一种微生物,加强创新菌株保护。

  加大减税补贴力度,优化肥效评价体系。建议进一步深化“肥药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有效缓解对土壤微生物的伤害;参考生物有机肥免征增值税先例,将生物菌、土壤修复剂等纳入免征增值税范围;设立微生物肥料分级补助制度,根据微生物肥料中化肥占比不同分级给予补贴;进一步完善微生物肥料肥效评价体系,将有效活菌进入土壤后定殖性、抗逆性、增产效果等纳入生物肥料标准体系。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