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把发展壮大优势特色千亿产业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抓手,加快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抓实“重中之重”“根本之策”,特色产业花开正艳
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重点发展十大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开创了“产业一子落,农村全盘活”的可喜局面。
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跨越“千亿台阶”。全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由2017年的9708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33万亿元,增长37.5%。其中2个产业跨越三千亿元、1个产业跨越二千亿元台阶;油菜、油茶2个产业合计达到一千亿元;茶叶、水果、水产3个产业预计2024年可分别达到一千亿元;中药材、南竹2个产业预计到2025年也可分别达到或接近一千亿元。
优势特色产业成为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绿色银行”。全省有356万人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2021年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约为13628元,增长14.1%。全省培育的22个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中,14个来自脱贫地区。全省51个县通过油茶种植、实现脱贫致富,其中安化黑茶带动10万人脱贫,南县稻虾综合种养总产值达到22.4亿元。
优势特色产业激活乡村“一池春水”。优势特色产业吸引了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加快向农村流动和聚集,为乡村发展增添了新动能。近几年,有1800多家工商企业下乡参与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行动,累计投资达28亿元。乡村产业带头人队伍日益壮大,受过培训的高素质农民达到30多万人。农村电商、物流等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2021年全省新增农村双创主体9300家,带动就业172.1万人。
聚焦“一县一特、一特一片”,促进产业全链增值
湖南以精细农业为总定位,以打造十大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为总目标,以“一县一特、一特一片”为总布局,围绕市场需求把特色做优、把优势做强,推动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
以优化布局为基础部署产业链。按照全省“一盘棋”的思路,出台十大产业的专项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推动全产业链建设。湖南4个产业集群被纳入国家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4个县纳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范围,11地通过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认定,创建省级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58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7个、特色产业园区799个,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16个,培育省级“一村一品”重点村275个。
以农产品加工为核心优化供应链。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牵头构建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的产业联合体,完善从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到营销服务的全链条供应链体系。实施“百企”培育工程和标杆龙头企业打造项目,近3年累计支持“百企”培育项目企业312家,支持标杆龙头企业45家。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99万亿,居全国第7位。
以品牌建设为引领提升价值链。统筹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努力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湘品出湘”。重点打造了“两茶两油两菜”6个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了“湘赣红”“湘南脐橙”等5个片区公用品牌,筹划打响了“三湘四水五彩茶”等区域品牌,品牌溢价能力和带动效应不断增强。
以三产融合为抓手拓展功能链。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探索拓展农业多种功能。19个农业特色小镇发展来势喜人,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23.51亿元。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全省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470.4亿元,接待游客2.05亿人次。
突出科技体制创新,产业发展向优向绿向好
湖南省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工程,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优势产业加快发展。
给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建立起10个优势特色产业技术体系,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持续实施“百片千园万名”现代农业科技工程,实现了科技专家服务团在重点县、科技特派员在重点村全覆盖。建设岳麓山种业实验室,在杂交水稻等领域开展品种选育攻关及良种推广,建立一批优势区域良种繁育基地,全省杂交稻种子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发挥湖南工程机械产业优势,加大对农机装备创新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快研发推广适合山地作业的农机设备,农业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给新型主体打开发展的空间。及时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融资、用地、设施建设等困难和问题。在5年时间内支持创建2000个左右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每年支持400户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建设,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近三年依托省内高校公费培养农技员2198名。
给产销对接搭建共赢的平台。建立产销对接平台,连接好生产端与消费端,促进从“我有什么就生产什么”向“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转变。持续开展消费扶贫和消费帮扶行动,突出加强“三专一平台”(消费扶贫智能专柜、消费扶贫专馆、消费扶贫专区、社会扶贫网平台)建设。着力补齐冷链物流短板,大力发展“快递进村”和农村电商。
给要素流动赋予创新的活力。创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任务。按照“三大体系、五级贯通、覆盖到户”的思路深入推进供销综合改革。大力推进扶贫小额信贷等农村金融创新行动,实现就地办理小额信贷业务对脱贫村全覆盖,带动超60万户脱贫户参与到优势特色产业建设中来。
强化组织推动、各方联动,特色产业综合效应凸显
湖南省依托优势特色产业建设,带动脱贫攻坚、乡村发展和组织振兴等各项事业发展,形成了一业兴旺百事昌的良好态势。
高位推动形成共振效应。省委、省政府多次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召开现场推进会,强化对各地各有关部门的考核激励。省委将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纳入年度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范围,省政府将“六大强农”行动、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建设纳入真抓实干成效明显表扬激励项目。
政策支持发挥乘数效应。按照“一个特色产业、一个规划引领、一个链条布局、一个品牌带动、一个部门统筹、一套政策支持”的总体设想,出台了加快建设优势特色千亿产业指导意见、持续推进“六大强农”行动实施意见等文件。省市县各级安排专项资金或整合项目资金,按照向核心产区倾斜的原则支持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发展。
利益紧联增强带动效应。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打造优势特色产业的核心目标,把优势特色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探索“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利益紧密联结方式,农民参与产业开发可通过“流转土地得租金、门口打工挣薪金、入股分红获股金、订单种养得现金”等多个渠道实现增收。特别是在“四跟四走”基础上,探索形成了“四带四推”产业扶贫经验。
党建引领带来聚合效应。省委出台了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意见和系列配套文件,鼓励支持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建设中发挥好组织领导、示范带动作用。全省形成各行各业踊跃参与、齐心协力抓优势特色产业的浓厚氛围。
(湖南省委农办供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