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城乡关系一直是影响我国整体发展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走向的关键内容。随着工农关系的不断调整,城乡融合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发展总基调。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出更为细化的要求,从基础设施、产业带动、消费提升、县域农民工市民化等方面进行部署。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关系
城镇和乡村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有机体。两者在地理空间、人口结构、产业特色、公共服务、社区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另一方面,城镇社会和乡村社会共同组成了社会(区域)全部,两者相互支撑、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具有较强的相互依赖性和共生性,乡村是支撑城镇发展的基础,城镇是带动乡村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引擎。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共同推动现代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具有目标的融合性。首先,从两者发展的整体性来看,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解决城乡区域差距的共同核心因素。由于中国长期的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区域差距是实现我国发展现代化的最大短板,而最根本途径就是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发展。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乡村振兴问题,同时研究乡村振兴问题时更要强调以新型城镇化为前提,二者在缓解城乡差距目标上缺一不可,拥有着共同重要的职责。其次,从二者内部关系来看,新型城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先决条件。乡村振兴不能就乡村来谈乡村,必须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路子,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来破解它的一些难题。一是农村资源的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农村闲置资源,在农村实现全产业的发展。二是农业科技的更新。现代农业的发展依赖于农业科技的创新,只有提升了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做好“现代化”工作。三是农业人才的双向流动,只有完善城市与农村人才流动机制,才能真正提升农村发展的人才队伍,提升农业专业化人才水平,而这些要素都离不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和推进。最后,乡村振兴是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成熟表现”。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但同时不能以乡村的荒芜、衰败为代价。相反,乡村高质量的发展更是新型城镇化推进下、城乡互促机制不断完善下的显著表现。只有达到乡村与城市互通发展,才能促进新型城镇化长久地推进。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具有内容的互动性。一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具有“内容互推力”。从中国目前发展现状来看,我国2019年城镇化率为60.6%,发展空间仍然较大;与此同时,城乡人口收入差距较大也是目前城乡发展的主要矛盾,现阶段农业发展的核心还是农业的工业化、产业化和规模化。新型城镇化的继续推进可以吸纳乡村持续发展过程中游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为构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利益联结机制提供保障。二是新型城镇化与乡村产业振兴具有“产业互动力”。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周边农村同样具有较大的辐射作用,尤其表现在乡村农业休闲、旅游休闲、生态休闲等融合产业。与此同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也为新型城镇化中产业升级提供基础,通过充分利用农业农村资源,发展地域特色鲜明、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创新现代化的乡村产业模式,为新型城镇化推进提供产业支撑。三是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人才互吸力”。无论是城镇化的产业互动提升,还是农业农村现代化都不离开人才的构建,而人才资源的再分配构成两者发展的基础,也构成了两者发展的下限。城镇中具备文化水平、生产技术的人才回流乡村无疑将大大加快乡村现代化实施进程,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同时,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会再一次解放乡村劳动力,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为新型城镇化进程补充劳动力资源。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具有实施互促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城乡统一规划、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等方面提出具体内容。《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通过产业融合、文化融合、生态融合等方面对两者协调推进提出新要求。可见,实施乡村振兴与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互相“借力”,才能有效达到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双轮驱动”。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几点思考
当前,全球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疫情冲击、复杂国际形势等不确定因素,我国确定了稳中求进的发展总基调。在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有效激发城乡间的要素流动动能,促进形成城乡发展合力,是新时期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以县域高质量发展为突破口促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必须是城乡融合视角下的乡村振兴,而县域内城乡融合又是重中之重。
一是要打造县域产业带动发展机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县域发展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提出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大力发展县域范围内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推动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格局。
二是要加强县域范围的就业吸纳能力。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要求实施县域农民工市民化质量提升行动。各地要以县域为核心载体,打通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带动、物流渠道、销售平台、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城乡壁垒,为当地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创业提供较好的发展条件,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三是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促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升级。在双循环格局下,随着乡村振兴实施效果不断凸显,我国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形成强大消费能力,成为扩大内需,稳定增长预期的核心主体之一。各地要加大农村物流快递网点布局,通过建立“多站合一”的乡镇客货邮综合服务站、“一点多能”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等推进物流主体下沉,打通县乡村物流渠道。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走公平普惠的共享发展之路
要加快补齐乡村发展中的基本公共服务短板。
一是要优先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基本实现教育资源城乡均等共享。尤其针对深度贫困地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强教育政策支撑,引导教育资源的均衡流动,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
二是要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医疗卫生保障城乡快速均等化和共享。要加快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合适的农村服务管理体系,整合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完善乡镇公共卫生网络,建设农村卫生服务站,划片服务,提高针对性。
三是要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城乡文化资源快速均等化共享。优质的公共文化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保障。要统筹城乡公共文化的设施布局、服务提供、队伍建设;推动文化资源重点向农村倾斜,通过广播电视涉农节目、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和宣传片等形式,加大对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支持和宣传。要继续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联结机制,通过图书馆、文化馆等平台搭建,加强城乡之间文化资源的互动、共享和帮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介,加快发展线上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增强公共服务在城市、县城、小城镇和乡村之间的同步性,进一步缓解城乡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关系。
打造城乡多元经济,走要素互动、主体联动的内生发展道路
近年来,我国农村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农民增收渠道呈现多元化发展。但是就目前来看,农村地区仍然存在资源利用率低,产业发展结构单一等问题。十四五期间,应继续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农企利益紧密联结机制,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一是发展方向上,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和农业产业空间重构,形成新业态、新品牌,凸显更高的产业附加值,同时建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业融合的技术链、产业链、生态旅游产业链等等,实现我国农村的综合向前发展。要围绕优质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理念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促进与国内外市场的对接。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减少低端无效供给,拓展中高端供给,增加销路好、品质高、市场缺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品牌,推动形成“一县一业”的乡村产业格局。要深入完善以农业特色产业为主线的跨行业产业链条,结合产业技术及内容全力打造产业品牌,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具有聚集性和品牌效应的农业特色产业,并结合生态、旅游等产业形成跨行业产业
链条。
二是发展途径上,要突出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途径和价值体现。要根据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规划将村庄划分为集聚提升类村庄、城郊融合类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和搬迁撤并类村庄等不同类型,明确分类推进。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电子商务等多元产业。要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以一二三产业融合为突破口,发展大田托管、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市场化服务,促进农业与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农村电商、数字乡村等“互联网+”新业态,鼓励社会力量利用互联网发展各种亲农惠农新业态、新模式,满足三农发展多样化需求。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生态资源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转化,要充分借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做法经验,做好“十四五”期间的“绿”、“革绿”和“点绿”创新,在有效保护生态资源基础上,增强农村经营性资产收益效率,达到生态与农村农民发展双赢。
三是发展形式上,要完善多主体联农带农机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因此,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可以通过完善联结抱团发展模式,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要增强政府在利益联结机制中的组织、协调、保障作用,增强服务意识,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商资本等参与产业化经营。加大对农民教育的投入力度,扩大县域农村职业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网的覆盖面,组织实施农村专业人才培训工程,针对种养能人、科技带头人和专业合作社领头人等群体制定针对性的提升培训计划,鼓励和引导企业和农户建立长效的合作关系,规范双方合同的有效性和约束性,使农企合作常态化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