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我国农产品消费升级明显加快——2022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侧记
时间:2022-05-11 01:51:08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杨宗辉 字号:【

  农业农村发展和农产品稳产保供,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对未来一段时期内农业发展进行展望,是研判农产品市场形势、释放供需信号、有效引导生产和消费的重要手段。

  4月20日,以“保供给、稳预期、促增收”为主题的2022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简称报告),并对未来农业发展情况进行展望。未来十年,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得到切实保障,农产品消费升级明显加快。

  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大国粮仓根基牢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惦念的事,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头等大事。“中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库存保持充裕,目前冬小麦苗情转化好于预期。”在谈到粮食生产保供问题时,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马有祥说。《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同比实现再次增长。2022年,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在高位基础上保持稳定增长,中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基本持平,大豆产量将增长四分之一。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的背景下,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那么长远来看,我国粮食产需情况如何?是否会跟有些人担心的那样出现“粮食不够吃”?对此,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未来十年,受益于农业政策的持续发力,粮食播种面积有望稳定在17.5亿亩以上,其中谷物面积稳定在14.5亿亩左右,口粮面积稳定在8亿亩以上”。“好粮需好种”。随着种业振兴行动深入实施,粮食品种有望实现一轮更新换代,与此同时,设施条件保障不断强化,未来十年,高标准农田将建成12亿亩左右,并改造提升现有高标准农田2.8亿亩,科技增产更加有力,粮食单产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常怀远虑,居安思危。当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400公斤“安全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粮食供需绝对安全。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人口规模总量仍将处于增长状态。多种因素导致我国粮食需求长期看压力仍然不小。《报告》指出,未来十年,粮食消费继续增长但增速放缓,粮食产需不平衡关系将随着产量较快增长得以有所缓解。但要注意,未来粮食生产成本将呈增长态势,资源环境面临的“硬约束”趋紧,在确保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同时,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压力较大,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

  生猪生产加快恢复,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最近两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生猪产能经历了震荡期,猪肉的价格也在高位和低位之间震荡,“二师兄”的身价节节攀升,一度“居高不下”。部分群众表示“都要吃不起猪肉了”“现在吃猪肉已经成为了一种奢侈”。好在,各方努力下,生猪生产从去年二季度已经完全恢复,“二师兄”的身价也越来越“便宜近人”。《报告》显示,2021年猪牛羊禽肉产量比上一年明显增长,肉类产品的自给率在不断提升。

  猪粮安天下。未来一段时间,“二师兄”的供应量够不够充足?高价猪肉是否会“卷土重来”?对此,《报告》给出了解答: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将会惯性增长,猪肉产量稳定在5600万吨左右。猪肉价格将趋于稳定。

  一碗饭,记录着百姓生活的日益改善,也记录着时代前进的巨大变迁。在中国人的餐桌上,肉蛋奶早已成为必需品。当前及之后一段时间,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营养饮食需求的逐步增加,肉蛋奶的需求将明显增长。《报告》显示,2022年,主要农产品消费保持刚性增长,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短期依然存在,肉类消费增速将有所放缓;奶制品消费将继续升级,保持较快增长。从更长一个时期看(未来十年),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畜牧业生产扩大将进一步带动居民消费升级。

  从吃不饱、吃不好到吃的营养、吃的健康,国民饮食结构的变化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也印证着消费升级,让生活更美好。未来,更丰富、更新颖、更健康的美食正等着人们去体验。

  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需警惕波动加大风险

  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地区的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随着我国农产品生产、流通基本恢复正常,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状况明显缓解,但在国际局势日益复杂的当下,仍需稳慎看待,提前做好预案,确保农产品价格不发生剧烈波动。

  《报告》指出,2022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俄乌冲突”带来原油价格大涨、部分主产国禁止粮食出口等影响,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势必高位震荡上行,传导国内或将放大价格波动风险。由于产能和供应总量有保障,蔬菜水果价格仍以季节性波动为主,但出现阶段性、区域性价格波动风险依然较大。未来十年,劳动力、物质投入等生产成本上涨是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稻谷、小麦价格将小幅上涨,同时优质优价更加明显;玉米、大豆、棉花、食糖、食用植物油等农产品与国际市场联动性强,价格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肉蛋奶、蔬菜、水果、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价格,受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总体趋涨,周期性因素和突发性事件仍是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

  农产品价格的变动牵动着城乡居民的生活,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损害的不只是生产者的利益,更会影响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消费者想的是“低价买到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生产者想的是“自己生产的产品能卖个好价钱”,在市场上,还有许多一些农产品销售者,他们想的是“价格更低一点,帮老百姓省一点是一点”。稳定食品价格要处理好这些关系,有专家提到,不能靠人为压低农副产品价格,而应遵循农业生产基本规律,逐步提高农产品价格,并通过价格、财政、税收、进出口、储备等多种手段扶持农业生产、鼓励增加农产品供给,这是稳定农产品价格的长远之策。

  回首过去,我国农业发展成绩斐然,展望未来,农业发展之基不断牢靠,乡村全面振兴将取得决定性进展,仍需继续做好风险预警,不断提升稳产保供能力,筑牢共同富裕的基石。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说,“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百年未遇之大疫情交汇,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国际地缘政治冲突频现等因素下,更需要加强协同、加强分享、形成合力,以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应对国内外各种自然因素和不确定因素的挑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