攥紧中国种子 种企如何融入系统创新
时间:2022-05-11 02:00:03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韩仁长 字号:【

  种业振兴事关百姓生活,更关乎国家战略。笔者结合多年种子行业工作经验,围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五大行动,浅谈种企该如何充分融入创新,转换发展动能,为提高中国种业的核心竞争力,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作出贡献。

  系统创新对种业发展意义重大

  振兴种业是应对变局、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种子是中国饭碗的底座,是农业大国的基石,种源自主可控关乎国家的核心利益。

  作为种质资源大国,我国高度重视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目前中国收集保存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达52万份,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主粮基本上实现“中国种”。中国水稻、小麦在育种、产量水平上居全球领先地位。但我国种子企业作为种业创新的主体,发展较为缓慢,系统创新能力不足,更多的是低水平的复制,尚未形成有竞争力的突破性优势。

  种业作为农业的“芯片”,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支撑,是世界各国争相占领的制高点和经济增长点,对提高我国农业话语权至关重要。必须要通过打造系统创新链,形成种业发展新范本。

  种业振兴,本质上是种业创新。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环环相扣,相互交织,发展只拎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是不够的,必须全面部署,并坚定不移推进。理论创新、基础创新、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应用创新以及制度创新、政策创新与文化创新都需要协同发挥作用,让系统创新的所有轮子一起转。

  通盘谋划构建种业系统创新体系

  世界种业发展大致分为4个阶段:1.0时代的农家育种,2.0时代的杂交育种,3.0时代的分子育种,4.0时代的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育种。多数发达国家的育种水平已迈入4.0时代,而我国依然处在2.0至3.0时代。当前,我国种业发展取得了一些突出成果,但是受起步较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储备短缺、制度体系不健全、营销推广不新颖、政策导向不明晰等一系列问题制约。

  笔者认为,种业发展,必须放眼全球,拉高标杆,通盘谋划,构建种业系统创新体系,并且加速种企创新融合。

  重点突破,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种业发展,创新是基石。解决种业“卡脖子”的问题并非朝夕之功,作为技术和资金密集的高科技产业,中国种业企业集中度不够,领头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广大中小企业研发基础薄弱。以往我国育种工作主要依靠科研单位,种业领域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研发能力虽然已经在国际上排名靠前,但总体来看,有效转化不足。所以未来要更多发挥企业的作用,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协同、育繁推一体的育种创新体系,以“公司+研发平台+研发团队”的协同机制,联合农业科研院所、院校和种业龙头企业,组建以公司为主导的紧密型育种创新联合体。

  完善机制,强化种业创新人才支撑。科技创新,人才是根本。目前,我国种业高精端人才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高等学府,更注重课题、论文,对生产应用和市场需求的关注不够。种业企业一直面临高端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种业系统创新缺少人才机制创新。可以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引导企业加强校企合作,由院校向企业定向输送专业人才,鼓励科研人员到企业中去。除此之外,企业也要重视人才引进,构建专门的科技团队和专业队伍,以人才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注重推广,加快种业创新品牌培育。价值提升,品牌是关键。我国种子企业共有7000多家,但多数规模小、竞争力不强,区域性公共品牌更是寥寥无几。要实现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的转变,亟待培育更多大而强的领军企业,在此过程中,品牌推广与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同等重要。种子企业需要充分推进品牌战略,借鉴公共品牌建设经验,深挖品牌内涵,构建彰显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种业品牌。

  用好政策,激发种业创新动能。行业提速,政策添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种业企业科技创新高度重视,多次强调要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随着大量破解种子企业创新难题政策的出台,种业发展正迎来明媚的春天。种子企业要充分理解政策、用好政策,为行业发展增添动能。

  数字融合,引领种业创新风向。引领发展,数字促改革。我国种业发展模式正向“构建现代种子产业体系”转变,种子供应链的链条不断延伸,形成了育、繁、推三大环节和主体紧密关联、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随着数字科技的推广和应用,种业供应链数字化经营趋势加速,应积极搭建种业数字供应链平台,在线上聚合种业供应链参与主体,形成种业数字供应链的大数据体系。并依托种业大数据,建立智能化的风险控制体系。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的汇聚融合,引领农业育种发展新方向,培育优质、高抗的绿色新品种。

  精准行动融入种业系统创新进程

  助力种业系统创新,种企该如何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抢抓生物育种技术,提升企业自身的育种水平。近日,中科院院士万建民建议,加快构建以科研单位为主体的基础性研究和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双轮驱动”现代种业创新体系,用生物育种技术攥紧中国种子。

  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成为当前国际生物技术育种研究的核心与前沿。我国一些通用生物技术如基因编辑技术的基础专利大都掌握在外国机构手里,迫切需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生物技术。在当前的政策机遇期和窗口期,种子企业急需拥抱生物育种前沿技术,努力构建技术新壁垒。

  创新服务形式,以优良配套生产技术促进推广应用。种业发展如果只注重品种选育,不注重配套技术研究;只重视品种技术转让,不重视生产技术服务,都将严重限制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和效率提升。实现新品种推广销售“良种+良法”相结合、互联网平台“线上推介+线下展示”相结合,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全产业链一站式综合服务,彻底解决种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发挥种子是农业“芯片”的核心作用,需要企业通过新品种成果的推广应用,引领农业种植业按优势农产品区域化,以及绿色、高效、生态栽培技术规程标准化种植,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加强高素质农民的技术培训和示范观摩,提升我国农村和农民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的整体水平,提高成果转化的社会经济效益。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抓手,用良种繁育保障种粮一体化发展。种粮一体化可以实现统一供种、统一田管、统一回购,能够降低农民种地风险,节约种粮成本,增加种粮收入。

  种子是种粮一体化战略布局的源头,“勺子”和“筷子”是种粮一体化的末端,种企不仅要盯紧种子,加快培育出一批优质、高产、多抗、绿色和适应机械化作业、设施化栽培的新品种。更要有全局意识和战略眼光,与种粮各环节主体凝聚共识、抱团发展,探索实现种粮一体化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协同做通从种子到餐桌的“种+粮”全产业链经营模式。

  新形势下,种子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愈加显现。作为振兴种业的参与者,种业行动的实践者,种子企业应该把创新的思想,尤其是系统创新的意识,充分融入到国家种业大发展的熔炉中淬炼成长,切切实实打赢种业振兴战。

  (作者系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安徽省农学会副会长、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